(二) 草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037
颗粒名称: (二) 草本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4
页码: 26-29
摘要: 草属食物有荠菜、孟菜、野葱、木耳、韭、山茹、白茅根等。寒山子诗提及的有芝、术、黄精、蕨等。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草属食物有荠菜、孟菜、野葱、木耳、韭、山茹、白茅根等。寒山子诗提及的有芝、术、黄精、蕨等。
  1.芝术芝有许多种,寒山子诗中提到芝术,紫芝出现二次。诗云: 山客心悄悄,常嗟岁序迁。辛勤采芝术,披斥讵成仙。(〇六八) 自古如此多,君今争奈何。可来白云里,教尔紫芝歌。(〇一九) ……携篮采山茹,挈笼摘果归。蔬斋敷茅坐,啜啄食紫芝。
  清沼濯瓢钵,杂和煮稠稀。……(二九五) 拾得也有一首诗提到“灵芝”:“闲入天台洞,访人人不知。寒山为伴侣,松下啖灵芝。”(拾得三一首) 芝术,即芝和术,是道家的二种药物。芝有紫芝、灵芝等。灵芝,别名赤芝、红芝、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等,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
  夏秋季多生于林内阔叶树的木桩旁,或木头、立木、倒木上,有时也生于针叶树上;有栽培。性平,味甘,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功能。
  《抱朴子》曰: (神农四经)又曰:“五芝及饵丹砂、玉札、曾青、雄黄、雌黄、云目、太乙禹余粮,各可单服之,皆令人飞行长生。……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肉芝,有菌芝,各有百许种也。”① 术有白术、苍术等。白术,别名于术、冬术、于潜白术等,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性温,味苦、甘。白术系栽培,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
  苍术,别名茅术、南苍术、穹隆术等,为菊科植物苍术的根茎,生于山坡灌木丛、草丛中。性温,味苦、甘。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能。
  《抱朴子内篇》称赞术云: 南阳文氏,说其先祖,汉末大乱,逃去山中,饥困欲死。有一人教之食术,遂不能饥。数十年乃来还乡,颜色更少,气力胜故。……术一名山葪, 一名山精。故《神药经》曰:“必欲长生,常服山精。”② 2.蕨寒山子在《卜择幽居地》中写到“采蕨”,诗云: 卜择幽居地,天台更莫言。猿啼溪雾冷,岳色草门连。
  折叶覆松室,开池引涧泉。已甘休万事,采蕨度残年。(〇七八) 蕨,羊齿类植物,亦称“蕨菜”,天台俗称“乌糯”。幼叶可食,称“蕨菜”;根状茎含淀粉,俗称“蕨粉”、“山粉”。天台旧有“卖盐人断盐花,卖柴人断柴芽。
  柴株当绵袄,乌糯当糯稻,孟菜吃到老”之说。蕨菜可吃的历史,在天台已经悠久了。
  寒山子隐居寒岩,听着凄厉的猿啼,看着朦胧的溪雾,屋里屋外草色相连, 树叶覆盖着松枝搭起的居室,引来山泉,依仗蕨菜来度过残年。以诗所见,寒山子非常倚重蕨菜,把蕨菜当作度过余生的主粮看待。看来,蕨菜在寒山生活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黄精拾得诗中提到“黄精”: 一入双溪不计春,炼暴黄精几许斤。
  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
  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
  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
  黄精,别名鸡头黄精、鸡头根、黄鸡菜等,为百合科植物多花黄精的根茎。
  生于荒山林下,以根状茎入药,性平,味甘,有补气、养阴、润肺功能。
  《抱朴子内篇》云: 黄精,一名兔竹,一名救穷,一名垂珠。服其花胜其实,服其实胜其根,但花难多得。得其生花十斛,干之才可得五六斗耳,而服之日可三合, 非有大役力者不能辨也。服黄精仅十年,乃可大得其益耳。俱以断谷不及术,术饵令人肥健,可负重涉险,但不及黄精甘美易食,凶年可以与老小休粮,人不能别之,谓为“米脯”也。① 葛洪赞美黄精,非但可以药用,更可以凶年救荒,故曰“救穷”。“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天台俗称“九蒸干”,指把黄精的根状茎洗净煮熟, 晒干;再煮熟,再晒干;反复数次,越蒸越甜。
  天台山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滋育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疗效独特的中草药。比如乌药,被徐福带去日本,成为长生不老药,它承载着天台山博大精深的佛道文化,三教融会的和合文化。
  不管王子晋受浮丘公的灵药,还是徐福传去日本的长生不老药,还是刘晨阮肇遇天台二女采的仙药,还是鉴真大师带至东瀛为皇太后治愈的天台乌药, 都是天台山物华天宝,琪花瑶草凝结而成,与世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寒山子在物华天宝的天台山,凭依着丰富的食物资源,他在山林中岩穴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在优美的大自然里,寒山子的心灵不断得以净化,他的生命因无为,无求,无得而延长到一百多岁。“寒山子,这是真正的‘寒山子’。是他的寒岩,是他的肉身,是他的性灵。他常常到国清寺去吃剩饭,找拾得说说疯话,在树皮上,石头上,留留诗句。”①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