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环境的滋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029
颗粒名称: 一、自然环境的滋育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4
页码: 15-18
摘要: 天台山,地理优越,形胜险要,位于浙东丘陵南部,属仙霞岭山脉东北端,呈西南—东北走向,是甬江、曹峨江和灵江分水岭。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主峰华顶山海拔1098米。又称天梯山,或称灵越,或称台岳。山之形势高大,西南接括苍雁荡,西北连四明金华,蜿蜒东海之滨,直延伸入海,形成舟山群岛。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天台山,地理优越,形胜险要,位于浙东丘陵南部,属仙霞岭山脉东北端,呈西南—东北走向,是甬江、曹峨江和灵江分水岭。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主峰华顶山海拔1098米。又称天梯山,或称灵越,或称台岳。山之形势高大,西南接括苍雁荡,西北连四明金华,蜿蜒东海之滨,直延伸入海,形成舟山群岛。
  广义天台山指天台山脉,包括盘安、新昌、宁海、三门、仙居、临海等县市部分山。仙霞岭山脉总支东伸,以始丰溪为界,蜿蜒于县境南北,由北东向,蜿蜒曲折,一山雄居,横贯四出,经新昌、宁海、鄞县,入海为舟山群岛;由东南向经临海,入东海为大陈、东矶、一江山岛。
  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云: 天台山,在县北三里。自神迹石起。按陶宏景《真诰》:“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十道志》谓之“顶对三辰,或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曰天台。一曰大小台,以石桥大小得名。亦号桐柏栖山。”《登真隐诀》云:“大小台处五县中央。”五县谓余姚、句章、临海、天台、剡县。顾野王《舆地志》云:“天台山,一名桐柏。众岳之最秀者也。” 徐灵府《记》云:“天台山,与桐柏接而少异。”神邕《山图》又采浮屠氏说以为“阎浮震旦国极东处,或又号灵越”。孙绰赋所谓“托灵越以正基”是也。……《魏夫人传》云:“天台山,下有祠堂,方三里,乃司命君府。其东南二门,有日月三辰之精,光烛洞天。”《抱朴子·内篇》云:“诸山不可炼金丹,以其皆有木石之精,惟太华、少室、缙云、罗浮、大小台正神主之,可以修炼。”① 正神居住可以修真炼药的大小台,就是浙江天台山。
  陈甲林的《天台山游览志》云:传灯《方外志》所谓父于南岳,祖于岷山,曾于昆仑是也。……若论全山,则西南接括苍雁荡,西北接四明金华,经台明越婺四郡之地,蜿蜒东海之滨,如衣之有缘,倘不以县为界,非止八百里也。① 狭义的天台山,指现今行政天台县范围之天台山。始丰溪北为天台山脉, 西南绵亘大雷山脉,形成四面环山中部较为平坦的丘陵盆地。东北部形成以华顶为中心的千米以上高峰21座,华顶峰海拔1098米,东部最高的苍山顶海拔1113米。《台州府志·山水略》云:“东眺海门,南瞻温处,西览金华大盆诸山,遥望晴空,如展画轴。”又云:“寒风烈,两崖如阙,置风蓬口,即六月亦披裘而懔矣。” 天台山的得名有多种解释。《西域记》亦云“震旦天台石桥方广五百阿罗汉居焉,按此则天台之称其来远矣。”② 徐灵府《天台山记》中,记录了南朝梁陶弘景《真诰》的说法:“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牛女之分,以其上应台宿,光辅紫宸, 故名天台,亦曰桐柏。”③又《登真隐决》云: 大小台处五县中央。五县谓余姚、句章、临海、天台、剡县。大小台乃桐柏山,六里,乃至二石桥。先得小者,复行百余里,更得大者,在最高处, 采药人仿佛见之。石屏虹梁与画相似,又见玉堂金阙,望桥边有莲花状, 大如车轮,其花恍惚不可熟见。大小台者以石桥之大小为名。④ 天台宗九祖荆溪禅师云: 云天台山者,天者,巅也。元气未分混而为一,两仪既判,清而为天, 浊而为地,此本俗名,且依俗释。台者,星名。其地分野,应天三台,故以名焉。有云:本名天梯,谓其山高,可登而升天;后人讹转,故云天台。又章安禅师《(天台)山记》云:“本称南岳,周灵王太子子晋居之,魂为其神, 命左右公改为天台山也。”① 天台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东晋名僧支遁《天台山铭序》说:“余览《内经·山纪》云:剡县东南有天台山。”②天台因“顶对三辰,上应台宿”而名。
  晋葛洪云: 是以古之道士,和作神药,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为此也。又按仙经,可以精思合作仙药者,有华山、泰山……大小天台山、四望山、盖竹山、括苍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四望山、大小天台山、盖竹山、括苍山,并在会稽。
  凡诸小山不堪作神丹金液,皆有木石之精,千岁老魅,能坏人药。唯嵩镇、少室、缙云、罗浮、大小台,此诸山正神居处,助人为福,可以修真炼药者矣。③ 明万历天台知县王孙熙《天台山方外志·序》云: 夫中国名山有七而五岳为尊,天台山其南岳之佐理乎。昔大禹治水会天下诸侯于于越,乃封其山为南镇。当是时置瓯闽为蛮夷之地,舟车阻绝。疑天台者,大禹未之至,至则不封于越而封天台矣。④ 神秘的天台山远离中原,充满神奇。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并序》云: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① 徐灵府《天台山记》曰: 山去州一百四十八里,去县有一十八里,一头亚入沧海中。有金庭不死之乡,在桐柏之中,方圆可三十里,上常有黄云覆之。树则苏玡琳碧,泉则石髓金浆。……群峰峥嵘,碧障合沓;摩霄凌汉,日蒸云起;雾桑迸芳, 瑶花间发;光彩辉烛,四时如春。凤翔神鸾栖于其上,丰狐文豹隐于其中。
  南驰缙云,北接四明,东距溟滶,西通剡川。又多产柽。松桂垂珠,积翠于重岩;玄光灵芝,吐耀于幽谷。至于岩烟匿景,匪徒与五岳争雄;考异搜奇,自可引三山为匹。爰洎晋宋,至于梁陈,咸以日中星鸟,望秩兹山,藏璧献琛,率为常典。②

附注

① (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二十一,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9月,第315页。 ①陈甲林编:《天台山游览志》第一编,中华书局,1937年9月,第4—5页。 ②(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百通香港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页。 ③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2741页。 ④ 同上。 ①《摩诃止观辅行弘诀》卷第一,转引自周琦:《东瓯丛考》,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7月,第43—44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493页。 ③(晋)葛洪撰、张宋辉译注:《抱朴子内篇》,中华书局,2013年1月,第159页。 ④ (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百通香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493—494页。 ② 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2741页。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