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7408
颗粒名称: 瞻卬
分类号: Z126
页数: 3
页码: 二十九至三十二
摘要: 范處義對有關《詩經·變大雅·蕩之什·瞻卬》研究之說解。
关键词: 经学 诗经

内容

瞻卬仰下同凡伯刺幽王大壞也
  凡伯為板之詩以刺厲王有曰老夫灌灌又曰匪
  我言耄已非少壮矣今歷年既久又刺幽王大壞
  則非板之凡伯明矣凡為周同姓之國豈非入為
  卿士歟瞻卬召旻二詩盖板之子若孫也厲王大
  壞始病者也幸遇宣王之良醫幽王大壞再病者
  也平王乃庸醫耳周室殆不可為矣
  瞻卬昊天則不我惠孔填知隣不寜降此大厲邦靡有
  定士民其瘵側界蟊牟賊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
  有夷瘳勅留
  昊天望其明也瞻卬而呼窮則反本也先陳其意
  而後呼天以告亂猶未甚也遽呼昊天始言其情
  則心愈急矣此亂之極也惠養也填塞也瘵病也
  厲凶也夷平也届止也瘳愈也謂天何不惠養我
  乎使我甚抑塞不皇寜處也今天之降此大凶厲
  庶邦無有安定為士者為民者俱病矣而小人為
  惡以蠧民如食根之蟊食節之賊以病禾者猶未
  平猶未止也國之刑罰以罔罟斯民者猶未收也
  病安得平而愈乎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奪之此宜無罪
  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說他活之
  此章言國之罪罟不明如此夫刑罰清則民服今
  國之罪罟無故而黜削其地是土田彼所宜有而
  上自有之也無故係累其民是民人彼所宜有而
  上奪取之也無罪者乃拘囚之有罪者乃脫出之
  刑罰不中如此何所措其手足哉
  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古堯為鴟處之婦有
  長舌維厲之階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匪教匪誨時
  維婦寺
  此章言幽王之亂皆生於襃姒因言男子有智者
  乃能成人之國女子有智者適足敗人之國懿美
  也以哲婦為美而尊寵之必為梟鴟之惡盖二物
  皆隂類也長舌猶多言也婦人之多言必為凶亂
  之階梯與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同意故亂非自天
  降也由婦人而生也婦寺類也婦人與宦寺之所
  為皆不俟教誨而能謂人人相似也幽王既喜婦
  人必喜宦寺豈非以其同類乎
  鞫人忮之豉忒譖始竟背佩豈曰不極伊胡為慝如賈
  古三倍蒲罪君子是識婦無公事休其蠶織
  此章言婦人之患最為窮極而不知止也鞫窮也
  心忮害而多變忒所以能窮人也始則譛毁之終
  竟棄背之豈不曰已極哉何為尚作慝惡而未已
  也盖君子與婦人固自各有其職售物而謀三倍
  之利商賈之事也而君子識之猶婦人不當與公
  事乃休其蠶織也盖為君子而貪三倍之利為婦
  人而與公家之事此心豈有厭足哉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爾介狄維予胥忌不弔如字不
  祥威儀不類人之云亡邦國殄瘁似醉
  刺猶責也富猶福也介狄猶言大戎賊也謂天何
  以責王神何以不福王以王惟婦人是信而不用
  善人是舍大戎賊而不治維予之善類則皆忌之
  耳此天所以不弔我民多降不祥王柰何不恐懼
  脩省謹其威儀以弭天變乎所謂謹其威儀如側
  身脩行無敢戲豫是也今善人皆喪亡無有為王
  之輔者邦國殆盡病矣
  天之降罔維其優矣人之云亡心之憂矣天之降罔
  維其幾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上章既言天降不祥善人亡去故此章申言之謂
  天降禍以及人猶罔之取禽獸優猶多也幾猶危
  也天禍既多危故善人多罹其禍而喪亡詩人愛
  君憂國豈不憂思至於悲傷乎意作此詩時見善
  人喪亡之多人以為天之降禍而罔取之故有是
  言也罔與罟同
  觱必沸弗檻泉維其深矣心之憂矣寜自今矣不自
  我先不自我後藐藐亡角昊天無不克鞏無忝皇祖式
  救爾後檻泉從下湧出之泉也其源之來為甚深遠喻我
  心之憂其所從來亦非止今日故其憂源源未已
  亦如泉也所可嘆者適今値禍亂耳若禍亂在我
  之先或在我之後則憂固可免矣遂嘆昊天雖藐
  藐高遠然未嘗不仁愛人君無有不能鞏固我國
  之理王誠率德改行無沗於皇祖今雖禍亂已至
  尚可用以救後來也傷其大壞尚欲救之此詩人
  所以為忠厚歟是詩七章卒章興也餘皆賦也

知识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诗补传三十卷》

三十卷。范处义撰。范处义号逸斋,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曾任殿中侍御史,除《诗补传》外,着有《解颐新语》等。范氏认为《诗序》是国史及作诗者之本意,有圣人之言,然而“其不通者辄欲废序,以就已说”(《自序》),于是写了《诗补传》这部南宋尊序的代表作。《诗补传》,原称《逸斋诗补传》,全书共分三部分,正文之前有《序》、《诗补传篇目》、《明序篇》三篇,提出尊序的理由及《诗经》篇目的写作年代。说诗部分一诗一题,先释《诗序》,再释正文,注音夹于句中。《附说》部分对风、雅、颂的含义及《诗经》中的有关音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训释。如果说,南宋初期,郑樵是疑序的代表人物的话,那么范氏则是尊序的代表,他认为“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明序篇》)。书中对《诗序》和《毛传》进行再解释,对我们理解传统的《诗经》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词气畅达,有许多地方已突破《毛传》的局限。对诗义的体会方面也有许多精微独到之处。为了维护《诗序》的权威,范氏引用了许多三家诗的资料加以对照,在客观上开了整理、研究三家诗的先声,宋末王应麟作《诗考》,清人范家相作《三家诗拾遗》,均受其影响。该书的局限也很明显,过分拘守《诗序》,没能作更多的开拓与探索,脱离文学说诗,强作解人,亦有不少错解文义的地方。此外在资料运用上也有失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他:“引据《孔丛子》,既属伪书,牵合《春秋》,尤为旁义。矫枉过直,是也一瑕。”现存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阅读

相关人物

范處義
责任者
成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