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7382
颗粒名称: 韓奕
分类号: Z126
页数: 4
页码: 十五至二十一
摘要: 范處義對有關《詩經·變大雅·蕩之什·韓奕》研究之說解。
关键词: 经学 诗经

内容

韓奕亦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錫命諸侯
  大雅美宣王詩五篇外而方伯内而宰相如崧高
  烝民則既言之矣韓奕錫命韓侯則為崧高之類
  盖亦建國親侯之事也江漢命召虎平淮夷則為
  烝民之類盖亦任賢使能之事也四詩皆出尹吉
  甫一手故其序如此常武一詩乃召穆公於既平
  淮夷之後慮宣王狃於一勝窮兵不已故因以為
  戒雖均為美詩而常武深矣說者謂錫則錫之以
  物命則命之以政分而為二此鑿說也春秋莊公
  元年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文公元年天王使毛
  伯來錫公命則錫命云者天子寵諸侯之事也春
  秋不言其物而詩人言之盖詩人之言侈上之賜
  也春秋不言以王命為重也盖申伯之鉤膺介圭
  韓侯之鉤膺鏤錫皆異禮也所以旌有功後世乃
  竊錫命之美名為九錫之簒且兼取弓矢圭瓚之
  屬雜以不臣之禮與誦詩發冢者何異昔周公有
  人臣不能為之功故成王賜以人臣不得用之禮
  樂持正論者猶謂周不當賜魯不當受使周公無
  恙必有辭以處之盖名分之嚴聖人尤致其謹人
  臣不得用之禮樂既非周公之志則謂成王以是
  祀周公惟周公之廟可用羣公之廟不得而用亦
  非通論也豈有生既非其志殁則享其祀由是言
  之所謂周不當賜魯不當受盖知禮矣孔子入大
  廟每事問非不知而問也微意盖在於人臣不得
  用之禮樂也
  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有倬其道韓侯受命王親命之
  纘戎祖考無廢朕命夙夜匪解䖍共恭爾位朕命不
  易榦古旦不庭方以佐戎辟壁
  梁山在古韓國之地禹貢言壺口治梁及岐盖壺
  口在冀州言禹之治水自壺口始由梁山以及岐
  山也孟子言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盖邠在
  梁山之東岐在梁山之西言大王去邠過梁山以
  及岐山也韓非六國之韓乃武王之後左氏傳所
  謂邗晉應韓也後為晉所滅則梁山又在晉矣故
  爾雅曰梁山晉望也案九域志同州韓城縣古韓
  國也梁山在焉左氏傳言晉梁山崩是也梁山其
  大奕奕而其下則道路倬然而顯明盖將言韓土
  之美因思禹去水之害而後梁山始可以為田尤
  可思也故曰維禹甸之韓侯之受命于此也王親
  命之曰其繼汝之祖考無廢我之命能蚤夜不解
  怠䖍固恭謹以在位則我之命汝亦當久任責成
  不輕變易不特用以捍禦不來庭之方國亦以佐
  助汝為君之道也韓既為姬姓之國則為諸侯非
  一世矣故宣王舉其祖考而命之
  四牡奕奕孔脩且張韓侯入覲以其介圭入覲于王
  王錫韓侯淑旂綏章簟茀弗錯衡玄衮赤舄昔鉤膺
  鏤漏錫羊鞹苦郭鞃苦弘淺幭莫歷鞗條革金厄
  韓侯乘奕奕之四牡甚脩長而張盛盖不言其人
  而稱其車馬美之至也介圭王者服御之重器韓
  侯以是脩覲禮亦美其能尊上也案禹貢雍州厥
  貢球琳琅玕古韓在雍州之地雖曰韓侯貢其方
  物然如介圭至重而可寶亦不易得故詩人美之
  韓侯之入覲既知尊君親上有功而無廢禮故王
  之錫韓侯其儀物亦為甚盛淑善也交龍為旂綏
  大綏也謂注旄於竿首為貴賤之章表故曰綏章
  此言旂之美也簟茀者漆簟以為車之藩蔽錯衡
  者錯置文采於車之衡此言車之美也玄衮者以
  玄帛為衣而畫以衮龍赤舄者赤色之履舄此言
  衣用上公之制也鉤膺者馬之膺以金為鉤而加
  以纓金路之鉤樊纓是也鏤鍚者馬之額飾以金
  在眉之上玉路之鍚樊纓是也此言兼用金玉二
  路之飾也鞹鞃者鞹革也鞃軾中也謂以去毛之
  皮施於軾之中央也淺幭者淺虎皮淺毛也幭覆
  軾禮記作幦謂以有毛之皮覆盖於軾上也鞗革
  者以革之鞗為轡首也金厄以金為小環纒搤之
  也此言車馬之飾無不備者案巾車五路之制金
  路無鍚有鉤今曰鉤膺既用金路之飾又曰鏤鍚
  是兼玉路之飾也可謂異禮矣然用以賜人臣故
  不嫌於厚若王者服御則不可紊其制也
  韓侯出祖出宿于屠徒顯父甫餞之清酒百壺其殽
  維何炰薄交鼈鮮魚其蔌速維何維筍恤尹及蒲其贈維
  何乘馬路車籩豆有且子余侯氏燕胥
  此章言韓侯既朝于京師其反于韓也有祖道犯
  軷之祭其出宿于屠之地也王之卿士有顯父者
  為飲餞之禮酒則用百壺言其多也殽則有魚鼈
  言其旨也蔌則有筍蒲言其時也又贈所乘之馬
  大路之車以將其厚意盖上章言王之所錫皆車
  馬之飾以章其異禮此章專言車馬乃朋友之贈
  遺孔子在鄉黨朋友之贈雖車馬非祭肉不拜則
  知古之人臣有相贈以車馬之義籩豆有且者謂
  既有而又多言飲餞之籩豆其盛如此而諸侯之
  在京師而未去者來與飲餞皆燕樂也覲禮稱來
  朝之諸侯皆曰侯氏
  韓侯取妻汾符云王之甥蹶俱衛父之子韓侯迎止于蹶
  之里百兩彭彭八鸞鏘鏘不顯其光諸娣大計從之祁
  祁巨移如雲韓侯顧之爛其盈門
  此章言韓侯既覲而還遂以親迎也汾王厲王也
  王流于彘在汾水之上故以為汾王也猶晉侯居
  翼謂之翼侯晉人納諸鄂謂之鄂侯鄭叔段居京
  謂之京城大叔及出奔共謂之共叔也又楚人謂
  王不終者為敖葬郟者曰郟敖葬訾者曰訾敖其
  汾王之類乎說者以莒郊公犁比公為比非也案
  左氏傳莒夷無謚於是有犁比公郊公兹丕公著
  丘公皆以號為稱與汾王以地為稱不類矣蹶父
  卿士姞姓也韓侯親迎于蹶里百兩彭彭而張盛
  八鸞鏘鏘而和鳴其光華豈不顯乎此諸侯親迎
  之禮也諸侯一娶九女二國媵之皆有娣姪故言
  諸娣從之祁祁如雲之貌而衆也韓侯望而視之
  爛然盈蹶父之門盖合迎送而言之也
  蹶父孔武靡國不到為于偽韓姞其一下同相攸莫如韓樂
  孔樂韓土川澤訏訏況甫魴房鱮序甫甫麀憂鹿噳噳
  愚甫有熊有羆有貓如字又武交有虎慶既令居韓姞燕譽
  此章言蹶父甚武健嘗將王命而行諸國隂為其
  女視其所居以韓國為最樂其所樂者何以言其
  地則川澤訏訏而大以言其物則魴鱮甫甫而美
  麀鹿噳噳而衆有熊羆焉有貓虎焉庶類既蕃則
  居可樂矣慶喜也令善也喜其居之善也韓姞於
  是燕安而稱譽其韓土之樂也或曰熊羆與虎皆
  摯獸也足為人之患而韓土乃以為樂何哉曰詩
  人之詠取其物之蕃以驗其土之美故雖摯獸必
  深山大澤而後生焉天地之間安能決擇必生瑞
  物故雖治世有麟鳳亦有梟獍有芝草亦有鉤吻
  所貴於人者能制其惡使之不為患耳非能絶其
  類使之不生育也摯獸雖猛苟有機穽罔罟之屬
  以禦之適足為用故熊羆之皮可衣而其肉可食
  貓以食田鼠虎以食田豖豈不樂哉
  溥彼韓城燕師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時百蠻王錫韓
  侯其追其貊武伯奄受北國因以其伯實墉實壑實畝
  實籍獻其貔毗皮赤豹黄羆
  溥大也燕召公之國也以燕師而城韓雖不可考
  然申伯之宅亦召公之所營安知韓初封時非王
  命燕師往城之邪春秋之時城邢城〓之類皆霸
  主合諸侯之力為之豈非尚存先王之遺制邪所
  謂以先祖受命即指韓初封也是時因百蠻肆擾
  周王於是錫韓以追貊之地奄者撫而有之也如
  後世羈縻化外之郡帥府領之是也韓既奄受北
  方之國為之方伯於是實墉則脩其城實壑則濬
  其池實畝則治其田實籍則正其稅又貢其北國
  之所有貔之似虎者豹之赤者羆之黄者皆奇獸
  之皮也用以獻于天子此皆追記韓初封時事以
  為韓侯之寵也蠻夷可以通稱北可稱蠻猶西可
  稱夷也貊為北方之國先聖有蠻貊之說追為北
  方之國始見於此詩六經之所存學者必欲求他
  證何其惑邪是詩六章皆賦也

知识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诗补传三十卷》

三十卷。范处义撰。范处义号逸斋,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曾任殿中侍御史,除《诗补传》外,着有《解颐新语》等。范氏认为《诗序》是国史及作诗者之本意,有圣人之言,然而“其不通者辄欲废序,以就已说”(《自序》),于是写了《诗补传》这部南宋尊序的代表作。《诗补传》,原称《逸斋诗补传》,全书共分三部分,正文之前有《序》、《诗补传篇目》、《明序篇》三篇,提出尊序的理由及《诗经》篇目的写作年代。说诗部分一诗一题,先释《诗序》,再释正文,注音夹于句中。《附说》部分对风、雅、颂的含义及《诗经》中的有关音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训释。如果说,南宋初期,郑樵是疑序的代表人物的话,那么范氏则是尊序的代表,他认为“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明序篇》)。书中对《诗序》和《毛传》进行再解释,对我们理解传统的《诗经》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词气畅达,有许多地方已突破《毛传》的局限。对诗义的体会方面也有许多精微独到之处。为了维护《诗序》的权威,范氏引用了许多三家诗的资料加以对照,在客观上开了整理、研究三家诗的先声,宋末王应麟作《诗考》,清人范家相作《三家诗拾遗》,均受其影响。该书的局限也很明显,过分拘守《诗序》,没能作更多的开拓与探索,脱离文学说诗,强作解人,亦有不少错解文义的地方。此外在资料运用上也有失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他:“引据《孔丛子》,既属伪书,牵合《春秋》,尤为旁义。矫枉过直,是也一瑕。”现存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阅读

相关人物

范處義
责任者
成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