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7064
颗粒名称: 采菽
分类号: Z126
页数: 3
页码: 二至六
摘要: 范處義對有關《詩經·變小雅·魚藻之什·采菽》研究之說解。
关键词: 经学 诗经

内容

采菽刺幽王也侮慢諸侯諸侯來朝直遥下同不
  能錫命以禮數色角徵會之而無信義君子見微而思古焉
  此詩之序有見微之說案史記襃姒不好笑萬方
  故不笑幽王為數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襃
  姒乃大笑幽王欲悦婦人至以烽燧為戲自常人
  觀之以為事若甚微君子憂之以為後真有宼諸
  侯不信則將罹大禍及廢申后去太子宜臼申侯
  怒乃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王舉烽火莫有至者
  遂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盡取周賂而去豈非大禍
  乎且無故而召諸侯可謂侮慢矣及其至也又不
  能錫命以禮故思古之王者所以待諸侯者無所
  不用其至未嘗忽於其微况敢數徵會而無信義
  邪蓋深譏數舉烽火之事也
  采菽采菽筐之筥舉之君子來朝何錫予之雖無予
  之路車乘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觱必沸弗檻銜覽泉
  言采其芹巨斤君子來朝言觀其旂其旂淠淠匹弊鸞聲
  嘒嘒呼惠載驂七南載駟君子所届赤芾弗在股邪幅在
  下彼交匪紓舒天子所予樂只君子天子命之樂只
  君子福禄申之維柞子落之枝其葉蓬蓬樂只君子殿
  多見天子之邦樂只君子萬福攸同平平婢延左右亦是
  率從汎汎芳劍楊舟紼弗纚力馳維之樂只君子天子葵
  之樂只君子福禄膍頻尸之優哉游哉亦是戾矣
  詩人以物為喻惟國風為多二雅則主於言政亦
  時取物以見意是詩五章皆以物為比幾與國風
  相似雖曰陳古事乃變雅之體也菽葉謂之藿案
  公食之禮饗賓有鉶羮用牛則以藿芼之此物之
  微而可用者也既欲其用可無器以貯之乎楚葵
  謂之芹案醢人之職加豆之實以芹為菹則配以
  兔醢此物之美而可貴者也既欲其美可無泉以
  養之乎赤芾以蔽膝而其下又有行縢邪纒於脛
  謂之邪幅左氏曰帶裳幅舄言其相副也枝葉蓬
  蓬而盛由維柞之根本有以滋之楊舟汎汎而流
  由紼繂以為纚有以繋之五章取五物雖各有其
  義大槩皆言天子之於諸侯不可無錫命之禮也
  一章采菽之喻謂將采菽以為芼必有筐筥方圓
  之器以貯之况王者之於諸侯可無禮以寵之乎
  今於其來朝既欲予之以車馬之富又欲予之以
  衮服之貴則所以寵之者甚至故其言有加而無
  已也二章采芹之喻謂將采芹以為菹必有觱沸
  涌出之泉以養之況天子之於諸侯可無澤以及
  之乎今於來朝視其旂則淠淠而飛動聽其車則
  嘒嘒而中節而其馬又或驂或駟而不亂則所以
  惠之者有素故其所届有威儀之可觀也三章赤
  芾之喻謂赤芾之在股所以蔽其下而其下則有
  邪幅以副之不敢以有蔽而不自偪束也以況諸
  侯雖蒙王者之蔽覆自能偪束來朝以交於上不
  敢紓緩故天子喜之又欲予之也天子既予之故
  諸侯樂之以為天子之寵命是以福禄申重於我
  也四章維柞之喻謂柞木之枝葉蓬蓬而盛必賴
  根本之壯以滋之故枝葉亦能為根本之助以況
  諸侯既被王者之澤以富彊其國故其力足以為
  殿於天子之邦以禦後患蓋諸侯附綴於天子誠
  如軍之有殿以其能禦患所以能同天子之福禄
  也諸侯同天子之福禄豈惟一己哉凡左右之臣
  皆平平而辨治亦是率從諸侯而受福禄也五章
  楊舟之喻謂以楊木而為舟汎汎於中流必得紼
  繂以為纚而繋之故舟之涉險斯能無飄泊之憂
  以況王者有信義以維持諸侯既可以無患而天
  子又益庇之如葵之衛其足盖天子為天下首諸
  侯乃足也以其賴天子之庇所以受福禄之膍厚
  也諸侯受福禄之厚豈止一端㦲凡所以優游享
  其逸樂者亦是福禄膍厚而至此也竊嘗謂君臣
  交際之道貴乎兩盡也桑扈言彼交匪敖上之交
  乎下也采菽言彼交匪紓下之交乎上也上能匪
  敖則能接下矣故受福於天曰萬福來求受福於
  天也下能匪紓則能謹度矣故受福於君曰天子
  所予受福於君也彼交匪敖有天道下濟而光明
  之象彼交匪紓有地道卑而上行之象君臣同以
  彼為稱猶君臣同以爾為稱也是詩五章皆比而
  賦之也

知识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诗补传三十卷》

三十卷。范处义撰。范处义号逸斋,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曾任殿中侍御史,除《诗补传》外,着有《解颐新语》等。范氏认为《诗序》是国史及作诗者之本意,有圣人之言,然而“其不通者辄欲废序,以就已说”(《自序》),于是写了《诗补传》这部南宋尊序的代表作。《诗补传》,原称《逸斋诗补传》,全书共分三部分,正文之前有《序》、《诗补传篇目》、《明序篇》三篇,提出尊序的理由及《诗经》篇目的写作年代。说诗部分一诗一题,先释《诗序》,再释正文,注音夹于句中。《附说》部分对风、雅、颂的含义及《诗经》中的有关音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训释。如果说,南宋初期,郑樵是疑序的代表人物的话,那么范氏则是尊序的代表,他认为“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明序篇》)。书中对《诗序》和《毛传》进行再解释,对我们理解传统的《诗经》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词气畅达,有许多地方已突破《毛传》的局限。对诗义的体会方面也有许多精微独到之处。为了维护《诗序》的权威,范氏引用了许多三家诗的资料加以对照,在客观上开了整理、研究三家诗的先声,宋末王应麟作《诗考》,清人范家相作《三家诗拾遗》,均受其影响。该书的局限也很明显,过分拘守《诗序》,没能作更多的开拓与探索,脱离文学说诗,强作解人,亦有不少错解文义的地方。此外在资料运用上也有失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他:“引据《孔丛子》,既属伪书,牵合《春秋》,尤为旁义。矫枉过直,是也一瑕。”现存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阅读

相关人物

范處義
责任者
成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