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7012
颗粒名称: 大田
分类号: Z126
页数: 2
页码: 十九至二十一
摘要: 范處義對有關《詩經·變小雅·甫田之什·大田》研究之說解。
关键词: 经学 诗经

内容

大田刺幽王也言矜寡不能自存焉
  甫田既言省耕之事大田疑為省斂而作其間雖
  及田祖興雨之祝蓋備陳田間之事所謂不穫穉
  不斂穧遺秉滯穗皆矜寡之所資幽王之時田萊
  多荒既不復有此又不能省斂以助不給故矜寡
  不能自存也
  大田多稼既種章勇既戒既備乃事以我覃以冉耜俶載
  南畝播厥百穀既庭且碩曾孫是若
  此章美成王知稼穡艱難留意農事故農夫皆盡
  力於南畝以順承成王之意大田非一田多稼非
  一稼也稼之類既多故差别其種戒飭其具豫備
  其事覃利也耜欲其利俶始也田事之始百穀既
  皆播種庭猶庭然言直而明也碩大也謂其立苗
  無邪曲而明白所以苗長而碩大也農夫之治田
  如此凡以順承成王之意不敢鹵莽滅裂故曰曾
  孫是若
  既方既皁才老既堅既好不稂郎不莠餘欠去起呂其螟莫庭
  螣徙得及其蟊莫侯賊無害我田穉稚田祖有神秉畀炎
  火
  方房也謂房甲始生實而未充曰皁堅成也好美
  也謂既成而美此皆禾生之次第也稂童粱也禾
  生而不成者莠似苗也似稷而無實者不稂不莠
  謂禾皆善也禾既善矣當去其害食心曰螟食葉
  曰螣食根曰蟊食節曰賊害既去矣雖禾之旁出
  而穉者亦成況其長茂者乎時和歲豐蟲蝗不作
  民不知所自以為田祖有神盡持此四蟲付之炎
  火耳
  有渰於撿萋萋七西興雨祁祁雨于付我公田遂及我私彼
  有不穫穉此有不斂力檢穧才計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
  寡婦之利
  渰雲興貌萋萋言如草木之茂密也祁祁多也時
  雨貴多先公而後私民之言如此謂因雨公田而
  遂及我之私田實賴君之餘惠也穉謂旁出之幼
  禾穫不及者穧謂既刈而束不及者遺秉謂失墜
  而載不盡者滯穗謂折亂而收不盡者先王盛時
  百穀豐稔農夫力不能盡取故矜寡獲其利
  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來方禋祀
  以其騂黑與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曾孫來止謂成王來省斂也見其婦子之饁田畯
  之喜與耕時無異又所來之方皆見農夫祭田祖
  之神用騂黑之牲與黍稷之盛以享以祀欲神助
  君以大福此皆記斂時事也農夫樂君之省斂因
  祀而祈君之福忠厚之至也甫田大田皆農夫之
  祭也說者以方社與禋祀為王者之祭夫方祀之
  說前篇既辯之矣國語以精意以享為禋凡出於
  精意固皆可以為禋不必拘以王者禋祀之說騂
  黑二牲在王者用之則禮有所宜稱農夫田間則
  騂黑皆可用亦不必拘以王者陽祀隂祀之說況
  大田卒章方詠婦子之饁田畯之喜不應遽及王
  者之禋祀學者試思之是詩四章皆賦也

知识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诗补传三十卷》

三十卷。范处义撰。范处义号逸斋,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曾任殿中侍御史,除《诗补传》外,着有《解颐新语》等。范氏认为《诗序》是国史及作诗者之本意,有圣人之言,然而“其不通者辄欲废序,以就已说”(《自序》),于是写了《诗补传》这部南宋尊序的代表作。《诗补传》,原称《逸斋诗补传》,全书共分三部分,正文之前有《序》、《诗补传篇目》、《明序篇》三篇,提出尊序的理由及《诗经》篇目的写作年代。说诗部分一诗一题,先释《诗序》,再释正文,注音夹于句中。《附说》部分对风、雅、颂的含义及《诗经》中的有关音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训释。如果说,南宋初期,郑樵是疑序的代表人物的话,那么范氏则是尊序的代表,他认为“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明序篇》)。书中对《诗序》和《毛传》进行再解释,对我们理解传统的《诗经》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词气畅达,有许多地方已突破《毛传》的局限。对诗义的体会方面也有许多精微独到之处。为了维护《诗序》的权威,范氏引用了许多三家诗的资料加以对照,在客观上开了整理、研究三家诗的先声,宋末王应麟作《诗考》,清人范家相作《三家诗拾遗》,均受其影响。该书的局限也很明显,过分拘守《诗序》,没能作更多的开拓与探索,脱离文学说诗,强作解人,亦有不少错解文义的地方。此外在资料运用上也有失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他:“引据《孔丛子》,既属伪书,牵合《春秋》,尤为旁义。矫枉过直,是也一瑕。”现存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阅读

相关人物

范處義
责任者
成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