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魯齋王文憲公文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2718
颗粒名称: 目录
页数: 8
页码: 一-十四

内容

卷之一
  賦
  宋文書院賦 寶婺新樓賦
  氷壺秋月賦 喜雨賦
  詩四言
  嚩依 洌非
  詩五言古今
  和立齋對菊二歌 和暘谷春郊韻
  川玉成韻題秋臺詩卷 夜觀野舟浩歌有感
  贈仙山剛公新創香林 宿寶峰呈玉澗
  牧歌寄謙牧翁 天基節雨有感
  壽潘介岩 和立齋書懷二首
  小酌敬岩梅下和韻 書隱和韻謝再答之
  和立齋芙蓉觀三十韻 和伯兄新竹韻
  和立齋荔子樓韻 和敬岩韻迓其歸
  効希夷和陳北溪韻 和立齋宿友韻
  高風行懷本齋 和立齋橘花韻
  再和適莊韻 送立齋入閩哭久軒
  壽秋壑 送希夷之江西
  秋熟 和立齋蹋月韻
  和叔〓禽聲放言 和寛居見懷韻
  赤松卽景 和葉聖予山中韻
  和前人小桃源韻 題砥齋
  卷之二
  五言律
  代壽忠王 題屏岩詩卷
  立齋遊山不能偕次遁澤韻二首
  台山周詠道別五年因詩寄借韻以謝二首
  題徐觀之字說 舟中和葉聖予三首
  野興 題効奇
  題適莊茅亭 和趙師曰韻
  水仙 瑞香
  蘭 梅影
  自述 過故家有感
  過白鶴寺 晚興
  新愁 題蟄庵
  題寧庵 宿倍儡店有感
  宿仙山浸碧軒 遣興
  催雨 喜雨
  和汪元思喜雨韻 題抱膝庵
  冬至和適莊卽事韻
  七言古風
  汪功父聘石友 和叔〓橘花韻
  贈葉綠澗 和立齋番公吟
  再詠番易方節士 和立齋蠟梅韻
  和立齋喜雪韻 寄敬巖
  題魁星 題定武蘭亭副本
  和易嵒兄芙蓉吟 用其韻畫易岩
  用適莊賜韻回祝 和遁澤武夷石乳吟
  薰風歌代壽節齋 和遁澤惠豆粟韻
  題正心堂 和叔〓春寒韻
  題東邨所藏宮錦 賦雙松堂
  侍伯兄宿履庵卽事呈本老
  拍手行
  七言律
  和碩夫兄五松韻 蜀葵韻
  和秋澗惠蘭韻 和得全喜雪韻
  贈吳晠 和遁澤喜雨韻
  和易品蘭菊韻 和易嵒雪
  八詠新樓 題康湖偉觀
  和易品首夏韻 次前人韻
  寄立齋 春歸
  舉業有感 和遁澤初夏韻
  重題八詠 和易嵒喜雨韻
  送馬秋山寄友人 用前韻答車玉峰
  題涵古
  卷之三
  和遁澤雨中韻 和通齋密窩韻
  和易嵒梅下韻 題秋臺詩卷
  送趙書記 和易嵒韻
  寄東湖諸友 次希古韻送天台金吉甫
  次前韻寄鄭悅齋 和楊石溪璚花詩
  脩翁誕辰韋軒府判寺簿同宴三姪孫陪僎介間以紀
  其事
  新堤行借山長韻以呈韋軒
  仲夏遊赤松有感 和詣曹西溆明月樓韻
  再次前韻 和喜雨韻
  和無適四時賦雪梅 送耐翁住天柱延恩
  南省有感 送碩夫兄之武昌
  舟中和陳子東 和曹盤齋積雨韻
  題伯兄新樓 夜坐呈外舅
  贈曾敬仲歸三衢 題果齋集後
  題西樓有感 送金華趙宰
  和德夫弟韻 題承庵
  有感 適莊兄遊山
  元夕後卽事 題潘氏高遠臺
  送蒙齋姪宰餘姚 和胡子升大欠韻
  新秋自警
  長短歌
  黃華歌 竹石屏歌
  和希夷木犀韻 和易嵒春雪韻
  和立齋抱膝吟 和易嵒木犀韻
  和叔〓 和立齋元日韻
  壽立齋 贈朱道人
  夜宿赤松梅師房 汲齋吟
  壽藤杖行 廣曾敬仲
  和立齋歲寒歌 和廬山高韻
  五言絕句
  題玉澗八景 題時遁澤畫卷
  題澤翁小卷 題潘氏山水壁
  獸官人三絕 題梅
  七言絕句
  題流觴園 題浴沂圖
  題長江圖三絕 獨坐看海棠
  題山橋 題易道傳心圖
  和易嵒木犀韻 和前韻
  春雪 和叔〓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 和叔〓淸明後偶成
  題立齋天台圖 元正
  和玉成書秋臺詩卷 韋軒遊山遇雨
  和前韻 答子宣雪中惠吳中珍味
  跋潘默成詩 書補之梅
  題王伯忠雪月圖 除夜訪楊此齋
  秋興 塗中卽景
  宿寧庵聞溪聲 感舊
  湖上 歸舟
  伯兄新樓十首 謝葉聖予送筍
  題江山葉氏翠香亭 白荷花
  三衢紀聞 過趙淸獻故居
  題思泉庵 赤松夜宿
  中秋 題胡子升讀易亭韻
  葉西廬惠冬菊 和乘雪遊山
  三閭大夫一絕
  卷之四
  辭
  詛楚文辭 時在字辭
  汪功父字辭 吳子善字辭
  竹字詞
  序
  續國語序 重改庚午循環曆序〓
  送倪君澤序 宜晚堂序
  墨林類考序公 考蘭序
  默成賜硯序 重攺石筍淸風錄序
  研幾圖序 發遣三昧序
  送立齋入京序 宇宙紀略序
  卷之五
  書疑序 雅歌序
  先世遺蹟序 送曹西溆序
  樓說之名字序 好生錄序
  送王伯忠序 啟蒙發揮後序
  會拜題名序
  記
  默成定武蘭亭記 淳化帖記
  靜觀堂記 婺州都稅院記
  保寧軍節推官廳建造記
  復齋記 長嘯山遊記
  慕庵記 陳氏世系記
  卷之六
  說
  洪範九疇說 皇極說
  獲麟說 蜀先主託孤說
  明帝告馬后說 矯齋說
  三姪字義說 四孫字說
  姪孫進父字說 時哲夫字說
  葉涵字說二 吳弱翁字說
  箴
  本齋箴 古鏡箴
  外孫字箴 考德問業箴
  敬脩齋箴 中處箴
  宜齋箴 汲齋箴
  贊
  河圖贊 洛書贊
  漢高祖像贊 唐太宗像贊
  徐伯光道廪贊 甲寅畫像贊
  乾道御書贊 截斷提起贊
  乾道九贊 古賢像贊
  卷之七
  銘
  醫銘 日新齋銘
  夜存齋銘 求志銘
  拱辰爵銘 善則堂銘
  文定家藏淳化帖銘 默成賜硯銘
  新聘端石銘 淳祐歙石銘
  瀘石銘 淸端石銘
  餽臺銘 愛日銘
  存齋銘 充實齋銘
  遣書銘 懷古廚銘
  四友廚銘 界則銘
  手板銘
  頌
  陳奧頌 橘榮頌
  知樂仁壽頌
  書
  上王右司書 上呂寺丞
  社倉利害書 賑濟利害書
  答劉復之求行狀 答何子恭
  卷之八
  上宗長 答嚴陵史君書
  答倪孟德 復吳太淸書
  答葉都倉書 與何無適
  通趙星渚 回前人書
  謝得御書 回趙稅院
  答車玉峰 答王栗山
  復天台陳司 答葉通齋
  卷之九
  帖
  朱子帖第七卷 寺簿徐公帖
  先友陳葉二公帖 同郡五公帖
  紹興五公帖 默成十一帖
  默成十八帖 夏戴二公帖
  雜著
  通鑑託始論 魯齋淸風錄
  武當贈行軸識 金吉甫管見
  汪功父知非稿 古易音訓
  大學沿革論 家語考
  水災後劄子
  卷之十
  大學沿革論 中庸論上
  中庸論下 誠明論
  朋友服議
  卷之十一
  鄱陽三臺劉傑編輯
  靈陵銅溪劉同校正
  題跋
  跋道統錄 跋時遜齋遺言
  跋朱子與時遜齋帖 跋麗澤遺文錄後
  跋季兄大學編 跋汪約叟高安紀程後
  跋張魏公愛居帖 寶晉小楷跋
  題九老圖後 常卿王忠惠公家問跋
  跋朱子帖 跋唐致政詩卷
  跋桐江書舍記 跋董氏族譜遺跡
  題賈菊徑龍眠馬圖 跋趙遠庵帖
  跋勑額代明招作 跋蘇滄浪二詩眞蹟
  題碧霞山人王公文集後
  跋唐侍御家問 跋呂申公試卷
  古貴人押字跋 跋武昌解氏善居圖
  跋趙宰先天圖 跋張氏家傳
  跋文公梅詞眞蹟 沙隨易雜記贈賈師文
  跋邵絜矩詩 古易跋
  跋昌黎文粹 跋勉齋北溪文粹
  跋歐曾文粹 跋朱子大愚帖
  跋周吳蔣三君帖 跋久軒定齋帖
  書伯兄心箴後 跋默成詩卷
  卷之十二
  書仰觀圖後 跋東邨得朱子帖
  跋朱子與訥齋帖 跋徐毅齋帖
  跋曹昌谷叙荆門遺事 跋字韻
  跋先訓 書先君遺獨善汪公帖後
  跋汪公祭文 跋機庵潘公帖
  跋信州史君李公帖 跋果齋時公帖
  跋史君梁公帖 跋陳中書帖
  跋陳大卿帖 跋銅官三公帖
  跋李侍卿五公帖 先友總跋
  跋麗澤諸友帖 跋曾樂道帖
  跋陳鄭答問目 適莊友于帖跋
  跋東峴帖 跋南山倪三愧帖
  跋何無適帖 跋徐彥成考史
  跋劉楊二先生帖 跋寛居帖
  跋介岩潘公帖 跋蜀帖
  跋趙星渚帖 跋趙傃軒帖
  跋韓初堂帖 跋林宗山帖
  跋蘇愚翁帖 跋趙草巢帖
  王石潭帖跋 林省吾帖跋
  跋胡怡堂跋 大安迷道詩跋
  鄭文振帖跋 跋如山東坡魫冠頌
  跋東邨繹山碑 跋葉氏家世墓銘後
  卷之十二
  古中賡 跋西樓姪孫三帖
  跋蘇愚翁詩 跋前人垂死兩日前分韻詩
  跋鄭北山梅花三絕句 跋大愚四帖
  書葉西亭鈍漢傅後 書鄭北山祭忠烈廟文
  跋東邨山谷詩軸 跋朱子帖
  跋潘竹眞四尖詞 跋北山書朱子詩送韋軒
  跋竹溪吳君詩集 跋東邨所藏帖
  跋怡齋吟稿 跋朱子與江獨善手帖
  跋朱子升所書出師表 跋劉僞堂作立齋銘
  書尹和靖墓後銘 跋滕行父三峽圖
  朱子詩選跋 朱子繫年錄跋
  跋潘子宇還淳集 德夫弟史斷跋
  復齋書日跋 跋里積約
  跋蘇太古書 跋北山遺蹟
  跋金八行家傳 跋文公興月林帖
  跋思成字詞
  卷之十四
  傳
  宗忠簡公傳 大𢈔公世家傳
  卷之十五
  續雜著
  皇極總圖 九會說
  述民志
  卷之十六
  辨
  詩十辨 毛詩辨
  風雅辨 王風辨
  二雅辨 賦詩辨
  豳風辨 風序辨
  魯頌辨 詩亡辨
  卷之十七
  尺牘
  答季嚴州 慰鄭定齋
  答湖滄王全夫 通蔡子明
  答季伯韶 答何師尹
  答吳松林 賀陳本齋
  囬鄭卿求岩桂賦跋 囬潘丞
  囬葉成父 復陳本齋
  答王景梁 答蔡子明
  答何寛居 通陳本齋
  囬楊行父 囬陳樵翁
  囬于晦仲 囬韋軒
  卷之十八
  哀挽詞章
  挽曹叔獻 挽汪帥參
  挽潛齋王樞相四首 代挽王潛齋二首
  挽丁知縣 挽施子華
  挽郡博士待班劉公歌 桐陽散翁挽詩
  哭錢學老 挽汪約叟
  挽鄧夫人 挽司直兄
  挽朱侍郞 宗夫人挽章
  挽何無適 馬華父母葉氏挽章
  挽頤軒張朝奉 挽張佛子
  挽徐郎中 挽趙龍泉
  挽思泉居士 挽朱侍郞
  挽朱宜人 挽何南坡
  林省吾挽辭 滕勿齋內楊氏挽詞
  陳卿内邵氏挽詞 鄭寺正挽詞
  馬母葉氏挽詞 李三朝奉哀詞
  蔣叔行挽詞 朱昭父挽此
  悼蔡修齋 挽時僉判
  徐制參挽歌 挽邵公容春
  宋史舘檢閱所性先生時天彝父挽些
  挽蔡文叔 哀倪孟容父詞
  盛化州挽些 挽通守陳帑院
  挽施子華 挽王夫人
  卷之十九
  祭文
  祭趙星渚文 祭常簿姪孫文
  祭潘蔚平 祭徐彥成
  祭松下胡子升 祭定海縣丞楊元定
  祭鼓院叔父 祭吳充之
  祭汪約叟 祭南坡老人
  同祭北山何先生 祭時遁澤墓文
  祭王堂賓文 立齋人祥祭文
  北山行狀告成祭文 祭趙草巢文
  祭蘇愚翁文
  卷之二十
  墓誌銘
  宋金華令蘇公墓誌銘 徐彥成歲月記
  宋故太府寺丞知建昌軍王公墓誌銘
  太學進士樓叔茂墓誌銘
  定海縣丞楊公墓誌銘
  魯齋王文憲公文集目錄終

知识出处

魯齋王文憲公文集

《魯齋王文憲公文集》

出版地:北京

元吴師道撰《王文憲公行述》稱《王文憲公集》七十五卷。按原書久佚,各家書目均未載。《四庫》二十卷本,外間罕見。清康熙間,馮如京所刻名《遺集》,爲十三世孫承秀重輯,凡十三卷。家刻《金華叢書》本十卷,卷九以上及卷十一,編次與馮刻同,惟以《研幾圖》爲單行本,及卷十二與馮刻異。後有《補遺》八篇,亦較馮刻多四篇。此二十卷本,乃江安傅沅叔先生所藏明初精槧,每葉二十八行,行二十五字。余《續刻叢書》,行皆二十六字,欲依原書行款。故此刻特變異以存其真。其卷九之第八葉,卷十一之第十一葉、第十二葉,卷十八之第二葉皆闕,余從《四庫》本鈔補。餘亦間有譌奪。僭撰《考異》一卷附後。季樵胡宗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