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倪石陵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倪石陵書》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2438
颗粒名称: 敘倪石陵書
分类号: K206.5
页数: 1
页码:
摘要: 《叙倪石陵书》是倪朴撰、胡宗楙校锓的一篇奏书。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宋代 奏书

内容

宋景濓傳倪公朴于文學浦陽人物記可考也公當宋紹興中爲書
  萬言論滅虜事宜弗得進韶子讀其傳尚論其人求其遺書得於鄉
  人趙氏之壁遂併他所考錄刻之名曰倪石陵書舉重也公以布衣
  而有廟堂之志以文儒而兼武將之略是書其緖餘爾而弗一試此
  予所以重有感慨痛念于斯也嗚呼公譬則良醫也是書譬則良方
  也良醫逝而良方存不患乎其不試也公何以有是哉浦陽山川之
  勝之所萃也觀公之直節勁氣壁立萬仞發於議論如山嶽隨步異
  狀疊見迭出巍乎其高是有得於仙華者也通達事理周流無滯發
  於議論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浩乎其無窮是有得於浦汭者也今
  皆泯滅無傳焉嗚呼惜哉是刻成以布于邑人邑人曰斯文不墜侯
  之功也嗚呼微景濓之傳孰從而知之微趙氏之藏孰從而得之而
  顧以功予非所望也雖然公之文眾矣此其一爾浦陽之文衆矣公
  其一爾邑之人誦其詩讀其書尚友先賢以之淑其身則爲德行以
  之用於世則爲事業昭浦陽文獻之懿續斯文墜緖之傳是則所望
  也巳

知识出处

倪石陵書

《倪石陵書》

宋倪樸撰。樸字文卿,浦江人,居於石陵村,因以爲號。嘗應進士舉。紹興末為萬言書擬上高宗而不果,鄭伯熊、陳亮皆極稱之。後爲里人所搆,徙置筠州,以赦得還。吴師道、宋濂皆爲作傳。師道稱其究悉用兵攻守險要,尤精地理,著《輿地會元志》四十卷,今不傳,傳者僅此集。前載吴、宋二傳,次《擬上高宗書》,又書劄八篇,書唐史諸傳七篇,辨一篇,大抵皆古健有法。惟其《觀音院鐘刻辨》,論吴越所以改元者,乃因梁滅於唐,不肯反面事仇,奉正朔於唐,爲錢氏立國之大節。夫錢鏐固唐遺民也,當朱温僭逆之時,羅隱之言,凛然大義、乃不以篡唐之梁爲仇,而反以滅梁之唐爲仇,是非顛倒,莫甚於是。樸因汴京喪亂,務伸復仇之義,遂併此事而附會之,可謂斯言之玷。鄭楷、杜極二跋乃特稱是篇,其傎甚矣。卷末又有吴萊一序,乃爲謝翱輯樸雜著而作者,獨不舉此篇,其識固在二人上也。翱所輯久無傳本,其序蓋自《淵穎集》録出。此本則明嘉靖丙戌麻城毛鳳韶所輯,其不曰「集」而曰「書」者,鳳韶自序謂以上高宗書爲主,舉所重云。(《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五十九《倪石陵書提要》)案:石陵,地名,在今浦江縣東北十五里之巖頭鄉。倪氏之學本於同甫,最與同甫同調。卒以不肯出人下,槁以餓死。宋末元初,武夷謝翱始輯其遺文,吴萊序之。後佚不傳。明嘉靖毛鳳韶復輯之,亦未傳。館臣稱「江蘇巡撫採進本」,未得其詳,蓋明刻本。胡刻《續金華叢書》稱據清毛鳳韶輯本校鋟,蓋亦明刻也。今存者别有國家圖書館藏清鈔本及上海圖書館藏譚獻校訂《豫恕堂叢書二十一種》本(五十三卷,清沈善登編),清光緒刻朱印本及寫樣本等。此集爲清宜秋館刻本,傅增湘舊鈔本訂正三百餘字,國家圖書館藏。是集與館臣鈔本、胡刻本相校,文字時見異同,且有優於館臣鈔本、胡刻者,故録存之以備學者參證焉。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宗楙
责任者
毛鳳韶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