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图书馆
金华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金华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孟子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華唐氏遺書》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2350
颗粒名称:
孟子論
分类号:
Z424.4
页数:
2
页码:
三-四
摘要:
本文探讨了孟子对于义利之说的观点,他认为义利并立不害,但因时代变迁,义利之说逐渐被误解。孟子深斥为利之说是贼义以利身,推崇仁义之德,并以自己的言论详细阐述了义利之说的重要性。本文还介绍了孟子答梁王、辟宋牼、斥杨墨等事迹,最后总结了孟子对于后世的影响和贡献。
关键词:
孟子
义利之辨
仁义之德
内容
義利之說相資以爲用不患其並立而患利之偏勝此聖賢之立言
所以不同也易以元亨利貞爲乾之四德文言釋之曰利者義之和
也義利豈可以相無哉至孟子游於戰國始專以義爲言凡及於利
者必深詆之非惡於利而好爲甚高之論也因時救弊不得不然也
昔者堯不以天下利丹朱而以舜利天下舜不以天下利商均而以
禹利天下當時信之後世仰之灼知堯舜以天下之大義興天下之
大利也故義利之說並立而不害不辨而自明至於禹之傳子非以
爲利也將以息天下之爭也後世巳疑其德衰湯之放桀非以爲利
也將以除天下之虐也後世果以爲口實禹湯皆聖人也時非唐虞
不得巳而爲夏商天下之君子同知其心而眾人或未之知也於是
義利之說始交相勝而不明矣武王之克商無以異乎湯伯夷叔齊
餓於首陽之下則義士固非周矣商民之心亦不能無疑於周周公
作書諄複諭之若曰非我小國敢弋商命又曰非我一人奉德不康
寧時惟天命又曰非予罪時惟天命其言武王則曰不敢替厥義德
其命康叔則曰用其義刑義殺深欲天下知周之伐紂非利而爲之
皆義而巳矣至於周衰王者不作齊桓晉文始假義以濟其利伐楚
以責貢納王以示民夫豈出於誠心哉吾夫子蓋愍之乃判爲義利
之說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又曰放於利而行多怨門弟子知
之故曰子罕言利夫子之言巳有心於救世矣逮至戰國先王之道
喪天下始專於趨利而不知有義爲君者好利而忘其民爲臣者見
利而遺其上游說之士朝縱而暮衡捭闓之徒俯賀而仰弔若孫吳
申商蘇張公孫衍之屬旣甘心於爲利楊墨之說又乘間而入之楊
子取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是賊義以利其身也墨子兼愛
摩頂放踵利天下爲之是賊仁以利於人也孟子以一身扶持王道
倘不深斥爲利之說以專明吾義不幾於推波助瀾抱薪救火乎是
故答梁王則曰王何必日利闢宋牼則曰何必曰利不從陳代枉尺
直尋之請力辨萬章割烹食牛之間鄙儀衍爲妾婦之道斥楊墨於
禽獸之域至於湯武放伐之事往復論之尤爲詳明夫豈好辯哉將
以存吾義也雖時君謂之迂濶終莫能聽然使萬世之下知有仁義
之說不相胥而爲夷狄者孟子之力居多也世之論者謂夫子以周
爲至德言武爲未盡善而孟子吿諸侯則每言湯武之事殊不知春
秋之際諸侯猶有畏義之心而王室之衰微未若戰國之甚故夫子
不忍言湯武之事而每有爲東周之心至於孟子之世天下合爲六
皆國富兵强侈然有闢士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之志故孟子
每言湯武而要之仁義使諸侯知有仁義之說則征伐之事敢輕爲
之乎是乃孟子之所以存周也然則義利之道得堯舜而行義利之
說得孔孟而明聖人之有功於後世豈不大哉
知识出处
《金華唐氏遺書》
本书含《诗解钞》一卷、《九经发题》一卷、《鲁军制九问》一卷、《愚书》一卷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