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熬於甑山章第八十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周易参同契通真义三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1940
颗粒名称: 升熬於甑山章第八十一
分类号: B234.995
页数: 1
页码:
摘要: 彭曉對《周易參同契》內有關升熬於甑山之注釋。
关键词: 道教 气功

内容

升熬於甑山兮炎火張設下白虎唱導前兮蒼液和於後朱雀翺翔
  戲兮飛揚色五彩遭遇羅網施兮壓之不得舉嗷嗷聲甚悲兮嬰兒
  之戀母顛倒就湯鑊兮摧折傷毛羽刻漏未過半兮魚鱗狎鬣起五
  色象炫耀兮變化無常主潏潏鼎沸馳兮暴湧不休止接連重疊累
  兮犬牙相錯距形如仲冬冰兮防幹吐鐘乳崔嵬而雜廁兮交精相
  支拄
    鼎居竈上爐壇接連故以謂甑山也鼎爐上水下火也白虎前
   唱金母得火成形或吐白砂或生蒼液丙丁朱雀運氣往來驅
   趁五行因成五彩五氣聚乾坤之鼎四時逐水火之門天地關
   防陰陽羅網姹女被防真汞難逃時有嗷嗷聲悲終乃依依戀
   母以致摧折毛羽胎內則或汞或砂及經刻漏火符胎中則或
   鱗或鬣變化無常主動靜有常程或暴湧不休或潏溢不止實
   甃則犬牙相距虛懸則鐘乳防幹偎倚相支崔嵬雜廁皆明金
   水之變化盡顯砂汞之形儀妙用無窮神精是產希微哉魏公
   以此指示丹砂水銀之成象也

知识出处

周易参同契通真义三卷

《周易参同契通真义三卷》

道家著作。3卷。后蜀·彭晓撰。晓字秀川,自号真一子, 永康人。曾官为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 受御赐紫金鱼袋。全书分为90章, 以应“阳九”之数; 又以“鼎器歌”一篇字句零碎,难以分章, 独存于后, 以应“水一”之数。另撰“明镜圆诀”一篇, 附于全书卷末。在自序中, 阐发其义甚详。因此, 《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为: “诸家注《参同契》者, 以此本为最古”, “今录《参同契》之注, 仍以此本为冠。”

阅读

相关人物

彭曉
责任者
涵蟾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