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縣新建鄉賢祠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楓山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5263
颗粒名称: 遂昌縣新建鄉賢祠記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2
页码: 四十三-四十五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侯在遂昌县建立祠堂,祭祀龚公和尹公,以振奋当地人才和风俗。尽管龚公和尹公的学术观点存在争议,但他们的善行和德教值得后人崇敬。张侯此举对当地人才的培养和风俗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碑记 中国 明代

内容

括之西北鄙其屬邑曰遂昌在古爲甌越之地蠻荒
  之域自唐中葉文敎始興迨宋盛時人才始出後遭
  元季寇亂蠻社扇惑轉相攻剽俗用囂以强弄兵鬬
  狠恬不爲異今雖承平日久而舊俗猶未盡變爲政
  者往往病其難治乃正德庚午之冬安仁張侯某以
  進士來宰是邑始至觀風問俗周覽形勝謂其山有
  君子之名溪類雙龍之繞其清淑所鍾宜必有瑰奇
  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間而今罕有聞焉又聞昔有幞
  頭壇之謡其科第嘗相望矣今雖聞有其人而亦不
  古若焉豈天之降才爾殊殆亦上之爲敎未至耳乃
  興庠校設鄉塾均田賦恤孤寡修武備抑强豪禁左
  道毀淫祠謹葬埋之禮易衣髻之陋凡可以厚風俗
  而長人材者靡不爲焉於是文學藍君某輩告曰他
  邑皆有鄉先生之祀亦禮之不可廢者今邑之先達
  以宦業顯者若武林龔公深之明經登第致身通顯
  爲時表倡其立朝論事謂天地合祭爲非理謂徽宗
  於哲宗當行三年之喪皆合典禮其有益於時政如
  此以著述稱者若堯菴尹公耕道博綜該洽潛心史
  學爲綱目發明推究朱子筆削之旨魏了翁深所稱
  許四方傳誦其有功於後學如此而二公皆未有祠
  焉非缺典耶侯日表崇先哲以風厲後人正吾長人
  者之責敢不致力遂拓地建祠爲屋三楹以妥二公
  之靈而虛其左以俟來者其材木瓦石皆撤淫祠爲
  之不以一毫勞費於民旣竣事而落成邑人莫不感
  慕焉未幾張侯忽膺召命以去藍君以爲是不可以
  無述也乃爲書具其顛末使諸生某謁予爲記或曰
  龔之論學尊尙王氏新經爲温公所闢尹之發明間
  有不合凡例而曲爲之說者先儒亦嘗病焉今張侯
  祀之於義何居予謂古人祭有道有德者於瞽宗則
  二公誠有所未至然節以一惠而擇從其善如藍君
  所稱述者亦後學所當師也昔王魏有功貞觀雖不
  死建成而列祀於凌烟公穀說春秋雖未能盡合聖
  人而從祀於孔廟則以二公而祀諸鄉邑以啓其後
  人何不可乎今二公之沒垂百年其流風餘韻斬焉
  久矣而張侯一旦表而出之尸而祝之使其徽音淑
  旨延續于後豈非天之所啓而是邦之人才風俗將
  復昔時之盛乎後之君子瞻於祠象而想其風烈必
  有奮然興起不徒思與之齊且將論世尙友以進乎
  其所未至者矣孰謂張侯是舉不有補於世敎也耶
  邑之人士其勉乎哉

知识出处

楓山集

《楓山集》

明章懋撰。懋有《枫山语录》,已著录。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覆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生平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懋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