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公館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楓山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5260
颗粒名称: 浙南公館記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2
页码: 三十七-三十九
摘要: 该文讲述了浙南公馆的建立过程和其对于行人和当地百姓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了修建公馆是遵循周官路室候馆之政,体现了官员的仁爱之心。公馆的建立不仅可以为行人提供休息场所,还可以让官员在巡查中了解民生,做出更有效的决策。文章最后呼吁后人勿忘初心,继续保持公馆的作用。
关键词: 碑记 中国 明代

内容

古之聖人善推所爲而一視同仁非惟田里熙熙無
  愁嘆聲而行道之人亦無不被其澤故十里有廬三
  十里有路室而五十里又有候館宿息井樹無不具
  焉天下之旅所以悅出其途也春秋之世晉人崇大
  諸侯之館而賓至如歸子產所以美文公之伯而陳
  之司里不授館羈旅無所寓單襄公知其必亡則王
  政興廢其所係固不輕矣今天下郡縣視其道里遠
  近縱橫經緯皆有驛舍以待往來非卽先王無忘賓
  旅之意乎江浙天下首藩而錢塘爲東南都㑹之地
  鎭巡藩臬諸司之治所皆在焉凡朝廷之達官貴臣
  與四方之賓旅飛鵡奔軺旁午而至將迎之不
  暇由錢塘而南以達富陽舊惟置驛江滸泛舟下上
  固不甚勞然以風濤不時之變而顛覆是虞故行者
  往往舍舟登陸而浙㑹一驛相距七十餘里沿水涯
  越山阜路多崎嶮卒遇風雨暴至潮汝漲壅憩菱無
  所雖部使者行屬亦不免假爨僧舍而湫隘弗堪人
  以爲病乃弘治丙辰浙藩參議衡山吳公始欲作室
  中道以息勞瘁以避風雨而急於民瘼未暇也今年
  春復偕巡按侍御鄧公行部過之遂申前議侍御深
  以爲然關白諸司悉叶厥謀乃卜宅錢塘富陽二邑
  之交得定山之南面勢清曠風景爽愷二驛至是道
  路均焉爰命錢富暨仁和各出公帑之贏市材購工
  以營候館中爲之堂旁列廊序後爲退室從以庖〓
  前設門屏繚以周垣扁曰浙南公館規制周正不陋
  不華奕奕乎停驂駐節之所式稱大藩之體矣經始
  于四月而訖工于九月凡爲屋大小若干楹糜白金
  若干兩董其事者錢塘令吳君道也旣竣事而公以
  書來俾某識其歲月竊惟公與侍御諸公並以名世
  之賢膺方嶽之寄不忍人之疲於遠途無所安息而
  脩舉周官路室候館之政其用心仁矣充是心焉則
  凡周官仁政有宜於今者夫豈不欲次第而爲之乎
  又况是館之設在藩近郊諸公涖政之暇來游來觀
  于以省耕歛而行補助于以察民俗而施敎化或有
  事而圖可否爲裨諶之謀野而獲焉則其爲益奚止
  於息行道之勞而已耶吾見浙人之䝉其休澤未可
  既也異時輿誦有作安知是館之不爲甘棠乎視彼
  民隱之不恤王澤之不宣而汲汲乎飾厨傳事過客
  以取名譽者惡可同日語哉故爲書之以示後人俾
  勿替是道焉

知识出处

楓山集

《楓山集》

明章懋撰。懋有《枫山语录》,已著录。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覆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生平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懋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