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齋壽藏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楓山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5259
颗粒名称: 陳萍齋壽藏記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2
页码: 三十五-三十七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君熙仲,东阳人,好读书,不求闻达,敦朴孝友,有古长者之风。曾谓生死犹夜旦,屈伸往来,不足动其心,预为归藏之所,名之曰还化。西山蔡先生以精诣之识、卓绝之才、该洽之学,知极乎道德性命之原,行谨乎家庭唯诺之际,平生独行不愧影、独宿不愧衾,易簀而还化,岂虚语哉。陈君若有志于此,必将蚤夜孜孜于时保之,庶几他日有以还之。
关键词: 碑记 中国 明代

内容

東陽陳君熙仲讀書好古不求聞達而敦朴孝友之
  行修於其家儀於其鄉有古長者之風焉萍齋其別
  號也君嘗謂人之生死猶夜旦然屈伸往來造化常
  理無足以動其心者故年雖未艾旣畢子平之債卽
  預爲歸藏之所取西山蔡先生還造化舊物之語名
  之曰還化而走書來謂某曰願爲一言以相吾之志
  竊惟西山之言其任重其道遠非不肖所及知也將
  以述其山川之勝風氣之佳則區區足跡未嘗及焉
  亦奚以爲言哉姑誦其所聞而求正焉夫天地委和
  吾得之以生天地委衷吾得之以靈凡吾人所得以
  爲魂魄五臟百骸之身以爲健順仁義禮智之性以
  爲容色辭令動作威儀之則以爲君臣父子夫婦長
  幼朋友日用之常者莫非造化之物也是物之在人
  雖莫不全具於有生之初而彼之蠢蠢或蔽於物不
  能不失之於有生之後雖欲還之孰從而還之哉惟
  聖賢之生也得全於天無所污壞盡性踐形克肖兩
  儀故其終也爲放勳之殂落爲重華之陟方爲曾子
  之體其受而歸全卒能有以還之譬猶受人之奇貨
  者必能愛護保全無少虧毀若相如之璧無恤之簡
  然後奉而歸諸其人爲無愧耳其或保護之弗勤奉
  持之弗愼則其所得終必失之難乎免於龜玉毀櫝
  之咎矣其奚以爲還哉此古之君子所以戰戰兢兢
  臨深履薄以保全其造化之所以與我者而弗敢失
  也昔西山先生以精詣之識卓絕之才該洽之學知
  極乎道德性命之原行謹乎家庭唯諾之際其平生
  獨行不愧影獨宿不愧衾亦可謂能全其舊物而不
  失者矣迨其易簀而還化之云豈虛語哉君而有志
  於是焉必將蚤夜孜孜于時保之使夫立身行已不
  愧不怍一出言一舉足皆不敢忘乎是物焉則庶幾
  他日有以還之矣苟徒以骨肉蔭爲野士魂魄之升
  於天爲還其化焉則凡有血氣者莫不然也而何獨
  於人哉西山之所謂安靜以還之者豈謂是耶詩不
  云乎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予於陳君深有望焉故
  爲記之

知识出处

楓山集

《楓山集》

明章懋撰。懋有《枫山语录》,已著录。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覆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生平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懋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
陳君熙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