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通濟橋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楓山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5254
颗粒名称: 重修通濟橋記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2
页码: 二十四-二十六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通济桥位于金华城西南,是双溪交汇处的一座桥。该桥历史悠久,经历多次修复。郝景昌等官员和郭侯某等人参与了重修工作。该桥对当地交通有着重要作用。该桥也是对官员仁政的见证。
关键词: 碑记 中国 明代

内容

弘治已酉冬十有一月金華府重修通濟橋成父老
  過予而言曰橋在郡城西南當雙溪之交其水湍迅
  深險弗容厲揭時或霖潦暴溢則巨濤洶湧雖舟楫
  猶憚其險欲涉望洋公私交病昔嘗濟以浮梁而弗
  能久也元大德中有浮屠及菴者始經營作石橋業
  未及成而中以撓罷其徒芻龍輩繼之歷四十年始
  克就緖橋之制中累石以頓於淵者十有一外以石
  隄其兩岸棧木爲梁被之石甃而屋於其上事具於
  元故翰林侍講學士文獻黃公之記者可攷也其後
  燬焉而莫之繼者餘六十年矣迨我朝天順之初浙
  江憲副續溪馮公始因其石頓與隄之僅存者補其
  缺壞梁之甃之而與徒以通前郡守周公宗智又從
  而屋之亦旣完且美矣夫何一厄於成化甲辰之水
  圮其橋南之頓者四而屋隨以壞再厄於丁未之火
  災其橋北之屋二十餘楹而頓因以毀其中所存蓋
  無幾焉乃弘治紀元永平郝公景昌以大理正出守
  是邦始下車問民疾苦知是橋之弗可緩也而詢謀
  僉同具其事以白于鎭巡藩臬諸司得報如其請遂
  命伐石掄材諏日興作公於蒞政之餘率其僚佐日
  來勸相而專綜其事賦其功者則節推郭侯某也時
  則工忘其勞不戒以飭殫厥技能競奏成績而頓之
  圮者崇之燬者易之梁之斷者續之屋之仆者舉而
  新之植欄楯表門闕上棟旁翬巍然翼然〓立中流
  其崇廣修表悉仍舊貫而壯麗有加公又以橋之南
  岸當水衝激易於崩潰乃重加石隄以遏其勢不規
  近利惟懷永圖凡瓦石材木之費若干工匠之傭若
  干皆給於公帑不以厲民肇事於其年九月訖工於
  來歲之冬而有事於往來者無不賴焉非有不忍人
  之心以行不忍人之政者能若是耶吾民將謀伐石
  以載公之仁子其爲我記之嗚呼民之以涉爲病也
  公且橋以仁之而况民之所病猶有甚於涉者公其
  不有以仁之乎由一橋之仁而達之使凡爲郡之政
  無弗仁焉又由一郡之仁而達之使異時進而作霖
  雨作舟楫凡政之措諸天下者無弗仁焉豈非公之
  所志而吾民所深望乎吾見斯橋其爲之兆矣故書
  諸石將有待焉豈徒著其一時興作之勞而已哉

知识出处

楓山集

《楓山集》

明章懋撰。懋有《枫山语录》,已著录。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覆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生平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懋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