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知縣去思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楓山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5250
颗粒名称: 繆知縣去思碑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3
页码: 十四-十七
摘要: 本文记述了溧阳缪侯在东阳实行仁政,勤于政务,选拔人才,受到百姓爱戴。他治理有方,平息了讼事,稳定了社会秩序,重视农业,修建水利工程,储粮备荒,还为学校和社稷坛壝等公共建筑捐款。在他离任之际,百姓为他立碑颂德。
关键词: 碑记 中国 明代

内容

皇帝臨御日久厲精求治慮長人之吏不能布宣德
  意子惠元元海隅蒼生容有不被堯舜之澤者爰命
  天官愼選進士之材者以爲知州知縣而責其成其
  治行優異卓然可稱者則入爲御史尙書郞以旌之
  示勸也嗚呼聖人仁覆天下之意至矣哉乃成化之
  十有四年戊戌之歲溧陽繆侯來爲東陽不鈎距不
  機穽信以待物勤以集事鋤穢耨奸植善樹柔未幾
  而困者甦訟者平盜者息流逋四歸百廢具興政以
  大行既五載朝廷適有風憲之選遂膺召命以去蓋
  十有九年之某月也于時邑僚佐屬吏以及衿佩之
  士耒耜之夫工徒商賈黧老童孺之流莫不悵悵然
  若失怙恃其老父相率而赴愬於藩臬諸司乞借留
  者數十百人諸司大臣謀曰以樗之材用於朝廷則
  天下將有賴焉而留之一邑殆韓子所謂專而不能
  咸者其可乎乃不果留眾皆皇皇莫知所爲邑有耆
  壽之士張惟貞者諗於眾曰昔之令吾邑者在唐則
  有若戴侯叔倫在元則有若禿滿答兒有若吳侯普
  顏在國初則有若陳侯某皆有遺愛於民民爲立石
  頌德至今思之若召公之甘棠焉今我侯之德無愧
  於諸君子者其可無一言以道揚厥美繫吏民之思
  乎眾皆日然遂相與伐石而使其子諸生張極來告
  予曰侯之勤於政仁於民羣耳目不可塗也今去矣
  民戴之不忘惟先生樂道人之善者幸爲闡而發之
  予日其政奚若生曰極不能悉其詳但見請謁者不
  于其門苞苴者不入其室以繩乎吏者繩諸身而冰
  檗其操也以敎乎家者敎乎人而子弟其民也其修
  建學校則勸富人之義者使各以力自占而中家不
  知其勞其覈正田土則有一畝之田者使輸一畝之
  稅有千畝之田者使輸千畝之稅富有田者其稅不
  得欺隱貧無田者不至有抑配虛陪之患而賦稅於
  是始均其事神則山川社稷邑屬諸壇壝祭器靡不
  修飭而神歆其祀其敎學者則崇孝行禮鄉賢而士
  知所向其聽訟則是是非非無所囘而無情者不敢
  盡其辭其備荒則勸分以廣儲蓄積粟至若干萬石
  民賴以不饑歲嘗大旱侯齋沐步禱于西層山甘雨
  隨至稼以有秋有中貴人來取奇寶玩器勢張甚諸
  縣長民者爭括取富人財寶以納交取寵市里騷動
  有不忍言者而侯獨無所取吾東陽之民晏晏也凡
  此皆其德之洽于人心不可忘者願一言以紀其善
  予聞之矍然昔司馬子長傳循吏以武帝時多酷吏
  也班孟堅傳循吏以明帝時多酷吏也今天下仍歲
  水旱十室九空流殍載路而役煩賦重呌呼隳突曾
  無己時孑遺之民望治甚於飢渴有能寬之一分則
  人心之悅豈特倒懸之解而已哉所謂事半而功倍
  者此其時也彼受直怠事者視民之顚連無告若秦
  越肥瘠漠然不一動其心方且盜若貨器以規進取
  洋洋自以爲得計其視侯之所爲何如哉民之於侯
  愛戴思慕而不能忘有若是者其視彼之欲與偕亡
  者又何如哉司黜陟幽明之柄者可不卜於人心乎
  今朝廷之所擢用者若是吾知舉一勸百循良之治
  將遍乎天下矣豈非國家之福哉故不辭而竊取子
  長孟堅之義采民之所歌咏而載之以告後之爲政
  者其詞曰昔爲東陽故有循良猗歟戴侯沒世不忘
  秃滿吳陳繼稱善治爰及我侯異世同志衣不文繡
  食不膏粱夙夜匪懈視民如傷琴橫于堂簾垂于室
  行所無事清靜寧謐器利盤錯知燭幽微老吏猾胥
  莫售其欺煢獨是矜高明罔畏豪右强宗縮首喪氣
  乃新庠序乃廣積倉以敦風敎以備歉荒斥彼淫祠
  俗期返古表厥賢孝人用興起他人有田我輸其租
  匪侯覈之貧者何辜百年之蠧一朝而去惟正之供
  自今伊始無以爲寶具在楚書取非所有民其何如
  萬人之戚一身之利侯所不爲內交要譽自侯之來
  田里熙熙侯今去矣予將疇依侯有王命豸冠烏府
  不惠我私借留無所侯德在民予何勿思我子我孫
  何日忘之載歌載謠託之貞石於千百年遺愛罔極

知识出处

楓山集

《楓山集》

明章懋撰。懋有《枫山语录》,已著录。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覆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生平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懋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