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文獻錄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楓山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5227
颗粒名称: 東陽文獻錄序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页码: 四十二-四十五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浦阳县的潜溪宋先生曾经记录了该县的人物,并将其所作的纬俗经邦可传于后世的文学作品集结起来,命名为文文艺录。东阳县是一个文献之邦,但没有能够将其裒集并登载的人,导致许多先辈的遗风馀烈和作者的残膏賸馥都逐渐磨灭,无闻于世。于是,杜储公运开始搜集东阳和外县的遗文逸事,并将其记录下来,最终编纂成书,名为《东阳文献录》。
关键词: 序文 中国 明代

内容

昔潛溪宋先生於浦陽一縣之人物既嘗爲之記矣
  又取其人之所述作緯俗經邦可傳於後世者類而
  集之以爲文藝錄焉使夫一言一行之善皆得以垂
  于不朽其所以表先哲而厲後人者至矣浦陽文獻
  之足徵蓋潛溪之力也東陽爲吾婺望縣古稱多佳
  山秀水其清淑所鍾瑰奇忠信材德之民森然疊出
  而述作之富視浦陽爲尤盛顧未有能裒集而登載
  之者遂至磨滅散逸存什一於千百其不重可嘆耶
  邑之士人杜儲公運者故陜西憲副某之季子也讀
  書好古以東陽爲浙水東文獻之邦而無所取徵豈
  非邑之缺典乎况先輩之遺風餘烈與作者之殘膏
  賸馥皆足以佑啓後人惡可使之泯沒而無聞耶乃
  發其家傳訪諸士友得唐宋以來諸君子遺文逸事
  必手錄之雖片言半簡之僅存者亦所不廢凡其邑
  之所產孝者忠者節義者勲業者文學者悉著其行
  能與出處大略列諸卷首然後錄其所作若樂府若
  詩賦若序記書疏之屬各以類分而他邑之人其文
  有爲東陽而作者亦附見一二總若干卷合而名之
  曰東陽文獻錄蓋亦祖述潛溪二書而爲之者也錄
  旣成公運又將鋟梓以廣其傳而屬序諸首簡予聞
  易之大畜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而孟子
  言尙友古人者亦必誦其詩讀其書而論其世也今
  吾子蒐羅廢墜抉剔幽隱以成是錄使東陽數百年
  文獻之懿萃於目前其用心勤矣雖其閒采摭之未
  備選取之未精然古人嘉言善行亦往往而在也多
  識以畜其德論世以尙其友子之學知所務矣所就
  其可量耶又况是書之傳使後之君子亦於是乎畜
  其德尙其友焉則所以起其高山景行之思者爲何
  如耶吾知異時東陽文獻又不但如今之所錄而已
  孰謂其無補於世敎也哉故爲序之

知识出处

楓山集

《楓山集》

明章懋撰。懋有《枫山语录》,已著录。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覆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生平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懋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