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軒處士周君墓誌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楓山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5147
颗粒名称: 逸軒處士周君墓誌銘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页码: 二十-二十一
摘要: 该文段是关于一位名叫周汤溪的官员的墓志铭。周汤溪是一位贤能的官员,他的治理方式是宽厚仁爱,为民着想,不贪残,不阿附权贵。他的父亲周逸轩也是一位有德行的乡绅,教导他要勤俭持家,轻财好义,以德治家。周汤溪的治理方式被人们所称赞,他的去世让人们感到惋惜。
关键词: 墓志铭 中国 明代

内容

予以閩憲謝病歸臥田間日聞閭閻愁嘆聲竊怪古
  之爲吏者以治得民而今之吏往往爲民所疾視何
  古今人之不相及耶士有胡孟中者語予以周湯溪
  之賢曰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凡有經求寧以其身取
  怒於上弗忍民之茶毒當道者屢欲羅致其罪民譁
  然羣愬於上以白其非罪眞若子弟之衛父兄焉予
  聞之瞿然古循良之治不可見有不厲民自養如湯
  溪者斯可矣然意其必有所自也孟中曰湯溪之尊
  甫逸軒翁者嘗書以訓之曰令爲民之父母職惟子
  惠元元毋事貪殘以隳其職以辱其親也故湯溪之
  政不爲東野畢之御以希世而取寵焉予乃嘆曰魯
  無君子斯焉取斯宜湯溪之賢於人也未幾而逸軒
  以疾卒于家時湯溪方以述職朝京師弗及知迨竣
  事而聞訃焉摧咽如不欲生因介孟中衰絰踵予門
  拜且泣日先君行修于家儀于鄉雖弗獲用于時而
  宜聞于後諸孤不肖無以光昭其親爲罪大矣惟先
  生哀而銘之則雖死猶不死也予雖不及識君而雅
  善湯溪之治行且孟中之言非阿其所好者乃按其
  所自爲狀序而銘之序曰周氏之先有諱訓者仕宋
  爲銀青榮祿大夫御史中丞兼檢校國子祭酒始自
  吉水徙家安成之北門其後有自北門而徙安田者
  則君之祖義方也以貲雄于鄉爲萬石長者則君之
  考孟恢也皆有鄉行爲眾所推君諱鐸字大振別號
  逸軒自幼頴敏有器識受易於石潭劉先生能得其
  旨要雖累於家政弗果卒業而志躭書史嗜吟咏嘗
  歷吳楚遊兩京交結名人勝士相與咏歌酬唱以紀
  其勝積成卷帙號江湖勝覽其治生則務勤儉操畸
  嬴以裕其家其事親長處宗黨不失其懽心嘗以先
  世所遺居室讓其二兄而弗居有得遺金於沙上則
  還其主而弗顧有盜竊其稼穡者遺之斛粟以愧其
  心鄉里有忿爭者和之酒饌以息其事其輕財好義
  類如此晚歲築書室於西溪而環以竹檜日徜徉其
  閒客至則焚香煑茗治具相飮壺奕觴咏以爲樂雖
  久而弗厭也室中所蓄惟經史子集及百氏之書延
  明師以敎其子懇懇乎導之爲善弗納於邪其子瑮
  卒以明經舉進士于鄉出宰湯溪以治行有聞成化
  丁未憲宗皇帝以大孝尊親上徽號於太皇太后推
  恩以及天下凡民年八十以上而德行可尊者錫以
  冠帶有司以君應詔鄉人莫不榮之而君猶欿然不
  自居也君娶䝉岡王氏克配其賢先二十年以卒子
  男二長即瑮次曰通女二鄧鍾衡伍希游其婿也孫
  男六曰某某曾孫男二曰培坦俱幼君之卒以宏治
  壬子十月二十九日距其生永樂已丑十一月十有
  六日得年八十有四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於某里某
  山之原銘曰
  治生能富敎子能賢不榮以祿亦永其年皇皇命
  服有隕自天非德之致其曷能然沒吾寧之于此
  歸全銘以昭之是曰逸軒

知识出处

楓山集

《楓山集》

明章懋撰。懋有《枫山语录》,已著录。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覆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生平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懋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
周湯溪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