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僉憲小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楓山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5137
颗粒名称: 劉僉憲小傳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页码: 五十五-五十七
摘要: 该文介绍了山东佥宪刘公的生平事迹和道德品质。他嗜学博通经史,天顺已卯以某经魁乡荐登甲申进士第,授刑部湖广清吏司主事。他以清愼自持,善于审理案件,深受尚书陆公瑜的器重。在山东担任佥察司佥事时,他处理案件如流水般迅速,使监狱空无一人。他忧劳致疾而去世,留下思亲说和五清记等作品。他的儿子也成为了明经和翰林检讨。该文赞扬刘公以爱亲之心为事君之道,度越流辈,遗恨未尽其施。
关键词: 杂著 中国 明代

内容

山東僉憲劉公時學字用行成都內江人也自㓜頴
  敏嗜學博通經史天順已卯以某經魁鄉薦登甲申
  進士第授刑部湖廣清吏司主事以清愼自持讞獄
  詳勤尙書陸公瑜深器重之嘗首閱十三司章奏厯
  本司員外郎遷山東按察司僉事始行部至東萊而
  前政怠弛犴獄充斥縲四以百數有四五年不決者
  公剖斷如流不兩月而囹圄以空人推其能時山東
  諸郡旱澇相仍民苦飢腫莫知所惜公怡然以爲已
  住移書抗言於巡撫大臣謂安民以救荒爲急救荒
  以防患爲先於是借官廩飭戒備講求荒政靡所不
  至已而蟲傷繼作倉廩皆虛流徙載道奸究竊發慮
  有意外之虞乃復致書巡撫乞奏請于朝得撥賜官
  廪米二十三萬石內帑銀四萬五千兩銅錢五百五
  十五萬分諸州縣隨在賑給又廣糴麥種予民使播
  種爲續食之計且出榜諭軍民使各安其業毋生異
  疑由是民獲更生而東土賴以無虞公器識明果操
  履廉介非義不苟取官屬有廉能者獎之惟貪吏不
  少假借其折獄尙仁恕多所平反同官有屬威嚴以
  詰囚者則嘆曰何庸若是但平心聽之其情可得也
  其心誠於愛民勤於王事不憚驅馳竟以憂勞致疾
  而卒平生好爲詩雖道路奔走案牘填委而吟咏不
  廢有素菴稿若干卷其在官日恒以去家萬里違親
  日久弗獲歸養作思親說以見志而欲以事親之心
  爲事君推愛親之心以及物焉有子瑞年十二始知
  向學卽訓之經術開以聖賢之學於官所構書舍若
  干楹扁曰五清而自爲之記著其所以爲五清者又
  嘗大書涵養德性希古聖賢八字以授瑞卒成其子
  明經登第官翰林爲檢討以文章名海內云
  贊曰予觀世之仕者往往惟富貴利達之慕而不
  得則熱中雖遺親後君有所不顧孰知以民之休
  戚爲命乎有若公之所存以事親之心事君推愛
  親之心及物者其度越流輩遠矣能立是心而盡
  其道焉雖古君子何以加諸夫何天不假年而弗
  究厥施豈非公之遺恨也耶予少聞公名而弗獲
  一面近檢討述公年譜而以書來俾爲之傳乃爲
  撮其大略如此

知识出处

楓山集

《楓山集》

明章懋撰。懋有《枫山语录》,已著录。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覆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生平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懋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