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園先生張君小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楓山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5136
颗粒名称: 東園先生張君小傳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页码: 五十三-五十五
摘要: 该文主要讲述了张东园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道德品质。他年轻时好学不倦,虽致力于举业,但同时也研究心理学。他廉洁自律,担任县令时抑制强权、扶助弱小,为百姓谋福利。他治理严明,不惧权贵,以法为准。同时,他也是一个孝友、仁爱、耿直的人,深受百姓爱戴。文章最后强调了张东园先生所具有的品质是值得传颂和学习的。
关键词: 杂著 中国 明代

内容

君諱瓛字敬修姓張氏別號東園維楊泰州人少頴
  敏好讀書雖事舉業而究心理學植志不凡年二十
  七以明經第成化丙戌進士授嚴州遂安知縣律已
  廉勤而臨民愷悌志欲抑强扶弱子惠困窮縣有古
  額官糧千餘石稅重而輸之艱也君聞于上准輸折
  色民便之前政以里甲均徭二役相繼民弗能堪則
  以均徭移後四年而勞者始獲息肩縣有芹墅堰溉
  田一千三百餘畝而决壞於洪水失其利者六十餘
  年則爲之開築水明一百三十餘丈及通利井塘水
  道因以有秋至今民受其賜尤加意敎化朔望視學
  勸課生徒以學宮湫隘取僧寺廢地以廓其址儲材
  木瓦號將一撤而新之惜未及成而去其居官持法
  執禮自信不疑未嘗有所觀望以爲低昂有豪族以
  武斷病民者痛繩以法不少貸時有巡撫大官欲右
  豪族君執不從至以盛怒臨之亦不爲動遂以非法
  去其官君飄然以歸不以得失介意民懷其德戀戀
  不能釋而借留不可得乃列祀於名宦之祠焉在官
  僅十有八月而得民如此其居家篤行孝友處姻族
  鄰里皆有恩意與人坦夷廓恢不立崖岓閒從鄉舊
  登臨燕集放懷任俗由由然不自異也作爲詩文寫
  其胸中所見不規規於模擬論人文字必取其根據
  理道藴藉深厚者未嘗隨俗輒爲許可有別業在東
  園景趣甚佳時與賓客造焉酌酒賦詩爲樂因取以
  自號人遂目爲東園先生敎子以聖賢經訓欲其務
  乎遠大不爲俗學之卑陋而於忠孝大節尤拳拳焉
  其冢嗣承仁亦以科第起家由部郞推選入臺今奉
  命按治兩浙獨持風裁克濟其美云嗚呼昔人論天
  著有定與未定之說吾於東園有徵焉彼其文學材
  器可當大受而僅官一小邑方欲行其所學又以推
  治豪右不獲上官而去謂非天未定而人勝之耶今
  其去官已四十年民懷遺愛猶且生而祠焉君方優
  游田里壽考康寕而德音是茂有子登朝宦業方新
  而功名鼎盛則天之定者不在是乎若乃東園所存
  則惟盡其在我而已豈計乎天之定不定哉
  予昔與東園爲年友雅知其賢而作邑遂安與予
  鄉邑相隣又耳熟其治績焉今侍御君以吾郡侯
  趙公鶴所述事行示予屬爲之傳予觀其狀稱東
  園學行氣節聞於人人後生晚學師仰不替則其
  所立固足以垂世矣參以予所見聞則今世之人
  如東園者不多見也惡可使之泯泯乎故著爲小
  傳使來者有攷焉第愧鄙陋不斐之言不足以傳
  信耳若昌之於後以爲東園不朽之托者則在乎
  侍御之顯揚而奚假於予言哉

知识出处

楓山集

《楓山集》

明章懋撰。懋有《枫山语录》,已著录。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覆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生平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懋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
张東園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