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太常小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楓山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5135
颗粒名称: 費太常小傳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页码: 四十九-五十二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太常公费璠的事迹,他是一个孝友、有德行的人。文章提到了他处理家事、对待亲戚朋友、教育子女等方面的事例,展现了他的品德和才能。文章强调了他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的善行,而这些善行往往被人们忽视。文章还提到他的官职和家族背景,进一步突显了他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整篇文章表达了对太常公费璠的敬意和赞扬。
关键词: 杂著 中国 明代

内容

太常費公諱璠字叔玉廣信鉛山人厥祖若考並有
  鄉行公與其兄伯玉仲玉皆業進士期以詩書大其
  門伯玉已登鄉舉而享年不永旣而父亦違養仲玉
  謂公曰先君輕財好義囊無遺貲今老母在堂寡嫂
  在室諸弟妹在襁褓內資事育外供賦役家之所入
  弗能給也何以爲謀吾已游庠校業難終廢當卒父
  兄之志幹蠱之責汝其任之公時年十五六學且成
  矣泣而對曰敢不惟命遂棄所業一以克家爲務而
  逸其兄若弟使力於學以幾有成其治生也捋荼蓄
  租備殫勤苦惡衣菲食不求侈靡銖錢寸帛不入私
  室雖妻之奩產亦公于眾蓋久而後充裕焉其天性
  孝友事其繼祖母張母周左右就養皆適其意晨夕
  候問寒燠視飲食不命不敢退母嘗多病鄉乏醫藥
  乃自習湯液儲良劑以備用有盜發其曾祖妣之墓
  遺骸散暴灌莽中諸孫往者皆疑畏弗敢近視公手
  自掇拾納諸故槥復土而後已人多稱之仲玉由縣
  諸生登進士第歷官至貴州參議公事之如父恭順
  小心惟命是承雖勞不憚弟幼玉嗜酒而滅裂於學
  公擲其杯而策其惰㓜玉由是感奮遂領鄉薦其在
  太學感疾歸公涉暑往迎相失於維楊或云己過京
  口遂奔渡而南又知以疾革尙留瓜步時日暮風惡
  不可渡舟人請俟明曰吾弟待我以歿天其或諒我
  也亟麾之渡至則果將絕矣執手呼之曰弟有㓜妻
  弱息寧無一言乎㓜玉復瞠目日有兄在吾何言遂
  絕公以喪歸而撫敎其孤寯恩意尤篤嘗夜有盜至
  家眾皆睡熟急扣寯臥所抱而走他皆不暇顧其刑
  于有家則內子余恭人事其姒如姑而字諸㓜如子
  閨門之內雍雍焉尤嚴於教子必欲其務乎遠者大
  者不爲世俗淺陋之學其長曰宏以進士第一人歷
  官内翰今爲禮部右侍郞每書以誡其厲行檢寡嗜
  慾且日吾見士大夫忽略小節而能令終者鮮矣其
  少日完亦以明經薦于鄉其修于家示諸子孫有家
  規七條皆彷彿義方之意焉鄉里有忿爭不平者得
  其一言而直以錢穀貸人恒輕其息弗能償者亦不
  之問歲大侵富人多閉糴以徼厚直公獨平其價日
  幸災射利仁者不爲也其兄子旣貴恒以盈滿爲懼
  非公事不入城府上官或禮于其廬有所延訪則以
  民所疾苦政所不便者告之言不及私人以請託至
  者必理拒之其從母之子嘗受人之金而以私謁公
  懼傷母心則爲償其金而遣之亦不從所請也後以
  子貴始封翰林修撰復進贈中憲大夫太常少卿兼
  翰林侍讀云嗚呼世之傳人物者往往有取於奇節
  偉行以驚世動俗而於庸行之善者則以爲常事不
  書而悅於苟難殆非聖人中庸之敎也昔曾子固以
  洪渥所存人人所易到而載之得非有見於是耶世
  降俗薄名爲士大夫而內行不修得罪名敎者眾矣
  有若太常公之所立不出彝倫日用之常而各盡其
  所當爲無慚德焉豈不可以爲訓乎
  懋不獲面公而及見侍郞於南都文學志行表表
  當世竊嘗意其必有所自矣近以老病臥家侍郞
  不鄙衰庸忽以書緘示僉憲姚君某所狀公事行
  俾爲之傳顧區區不斐之言曷足爲公輕重哉觀
  狀稱公存心制行不愧古人而惜其志節才猷不
  見于時姚非阿所好者固足以傳信矣況有侍郞
  爲之子以顯揚于後則公所托以不朽者尤自有
  在亦奚假於予言哉

知识出处

楓山集

《楓山集》

明章懋撰。懋有《枫山语录》,已著录。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覆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生平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懋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