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漢書高祖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楓山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5104
颗粒名称: 讀西漢書高祖紀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页码: 十六-十七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与群臣讨论刘项得失时,指出自己能取得天下的原因在于任用三位人才,而项羽失败是因为没有用好一位人才范增。但实际上,刘邦的胜利不仅在于知人善任,更在于他的仁慈和宽容,这些品质是三王之举得天下的本源。刘邦的臣子如萧曹、良平、任智数等都是陋儒鄙士,不能与高祖谈论这些重要的道理。
关键词: 杂著 中国 明代

内容

漢高帝既定天下置酒洛陽南宮與羣臣論劉項之
  所以得失而曰吾能用三傑吾所以取天下項羽有
  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爲我擒羣臣咸服其言雖楊
  子雲亦有漢屈羣策楚憞羣策之語後世莫不以爲
  然以愚觀之是亦所謂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也夫
  高祖之得天下也以仁項羽之失天下也以不仁豈
  但用人不用人之間而已哉羽爲慓悍猾賊所過無
  不夷滅坑秦卒屠咸陽殺子嬰燒宫室掠貨財婦女
  而又放弑義帝大逆不道天下之賊也以若所爲雖
  用百范増謀之其能有天下乎帝也以寬仁大度爲
  天下除殘賊其大關秋毫無犯與民約法三章而又
  舉軍竊素爲義帝發喪是皆庶幾乎三王之舉所以
  得天下者其本實在於是若夫知人善任使雖足以
  爲取天下之資然亦帝之餘事耳孟子曰不嗜殺人
  者能一之又曰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斯言也
  實劉項興廢之辯而古今之確論也帝有是仁足以
  得天下而不知其然亦猶齊宣王有愛牛之仁而不
  自知也使尙存孟子爲之輔佐必能擴充其仁以盡
  繼周之治不徒雜霸而已惜乎帝之臣蕭曹起刀筆
  良平任智數陸賈叔孫通皆陋儒鄙士不足與語於
  斯也

知识出处

楓山集

《楓山集》

明章懋撰。懋有《枫山语录》,已著录。懋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今集中第一篇即其原疏。考元夕张灯,未为失德,词臣赓韵,亦有前规。而反覆力争,近乎伊川之谏折柳,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生平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恪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明史》本传称,或讽之为文章,则对曰:“此小技耳,予弗暇。”有劝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盖其旨惟在身体力行,而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故生平所作,止于如此。然所存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盖道德之腴,发为词章,固非蜡貌栀言者所可比尔。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懋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
項羽
相关人物
劉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