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洲趣軒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胡仲子集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937
颗粒名称: 滄洲趣軒記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十至十二
摘要: 胡翰所撰《胡仲子集》內有關滄洲趣軒記之見解。
关键词: 詩集 文集

内容

有為希夷之學者曰一山外史隱居赤松之山作軒
  於池上既落成矣問名於客客巧歴之靡適於可也
  久之而有亟圗來者發而視之則上清方壺子所冩
  滄洲趣也乃以名其軒而求記於媯仲子其言曰吾
  軒廣十餘楹疏其前以為池周亘百數十歩於勢劣
  矣而有不可為畛域者焉月往而規燬日入而魄淵
  天光下燭雲影相涵與夫山之草木水之鱗介莫不
  往來隱見於空明之中而蕩摩浮動於几席之上吾
  坐而挹之豈不猶洞庭之野具區之澤煙消雨霽漁
  人舟子散而之乎東西浟湙澹泞一碧千頃而天隨
  𤣥真之属傲睨乎其間也吾循池左右列為小廡四
  阿相承以属乎南而南廡之外則金盆上霄諸峰之
  水合流而西洄洑兩崖之隙出乎舄履之下卒與石
  遇鳴聲參發小者瀺灂大者澎湃雷霆駭乎前雪霜
  變乎色相禪於晝夜之間吾卧而聴之豈不猶江河
  溟渤潮汐生而波濤作大風鼓之神物馮之矗起千
  仞變化頃刻目不敢注聴不可極而安期羨門之流
  乘蹻而自適也故吾雖處乎一山之中一軒之内而
  浩乎有滄洲之趣子以為奚若仲子曰天下之美患
  不能兼而有之抗志幽敻者其居奥矣而不知江湖
  之為大寄懐夷曠者其視宏矣而不見山林之為阻
  今子欲兼之乎余聞道家有十洲者而滄洲不與焉
  昔東方朔隨師之主履中旋十洲亦未嘗及是也朔
  之後數百年而後謝眺知之又數百年而後杜甫知
  之二子者發之歌咏亦不能有也則所謂滄洲者果
  安在哉物生於無始名出於所寓方其未有物也𤣥
  黄溟涬而未芽且孰為天孰為地而孰為子之洲乎
  及其判而有物則天積氣耳地積塊耳以積塊而浮
  游於昆侖旁薄之中則大地亦一洲也人生長休老
  於其間不自知之而求之魚龍不測之淵思若至人
  者與之居終古不得矣否則擬諸尋常詞翰之末自
  謂足以盡天下之玅去道亦逺矣故朔也眺也甫也
  皆未得為至也汝南之壺飲者樂之巴卭之橘奕者
  安焉是故無小無大無逺無邇其趣一也試觀於止
  水聴夫鳴泉動靜相涵而孰使之天下之物莫不皆
  然又孰從而有之此希夷之道也微之又微搏之不
  得名茍得其趣則方壺之圗寓也子之軒亦寓也而
  吾為子記之亦寓也將混而為一而問諸祖洲之人
  焉

知识出处

胡仲子集十卷

《胡仲子集十卷》

十卷。明胡翰(1307—1381)撰。胡翰,字仲子,一字仲申,浙江金华人。洪武初,以荐为衢州府(今浙江衢县)教授,后召修《元史》,史成,赐金帛归,其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乃其门人刘刚及浦阳 (今浙江浦江) 王懋温所编。以洪武十四年(1381)刊版。至清印本罕传,惟写本犹存于世。凡十卷。文九卷、诗一卷。史称其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今合为一集,乃刘刚等所并。胡翰少从吴师道及吴莱学为古文,复登同邑许谦之门。其文多得二吴遗法,而持论多切世用,与许谦之坐谈诚敬小殊。胡翰尝与修 《元史·五行志》,序论即其所撰,故存之集中。其于天人和同之际,剖析颇微。《牺尊辨》、《宗法论》诸篇,亦湛深经术。则又未尝不精究儒理。其诗不多作,而格意特为高秀,其中五言古诗尤为诗论家所称道,如《吕梁洪》、《夜过梁山泊》、《京口纪行》等诗写得苍浑古朴,有汉魏之风。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评论说:“金华承黄文献溍,柳文肃贯吴贞文莱之后,多以古文词鸣,诗非所好。以诗论,吾必以伸申为巨擘焉。”此书版本较多,还被收入 《四库全书》、《金华丛书》 (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丛书集成初编》。

阅读

相关人物

胡翰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