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胡仲子集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880
颗粒名称: 琴釋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3
页码: 五至八
摘要: 胡翰所撰《胡仲子集》內有關琴釋之見解。
关键词: 詩集 文集

内容

媯仲子學琴於東峴之叟三日而鈞絃七日而成章
  不習者踰月而㡬于忘矣客有造者曰大夫無故不
  徹縣士無故不徹琴瑟吾見仲子之琴徹矣亦有故
  乎仲子曰無故也吾聞清角者天子之琴也號鐘者
  諸侯之琴也皆古之制也未之能詳焉吾嘗以今之
  琴攫而醳之揆之於古其制有曰八尺六寸正度者
  有曰七尺二寸者又有法四時五行長四尺五寸者
  又有象三百六旬有六日為朞之數者代有不同孰
  從而准之五弦宮商角徴羽大弦寛而温小弦清亷
  而不亂故宮為首商次之角又次之徴羽又次之未
  有以宮居中央商張右旁小大相次不失其序如漢
  儒所傳者習而不察孰從而正之五弦之外為少宮
  文王所加也少宮之外為少商武王所加也未有為
  文王操能去武聲不以少商應大弦如唐人所論者
  此又弗察也謂之變音可也音止為五加二為七蔡
  邕益之為九弦孫登損之為一弦由一衍之為二儀
  由十倍之為二十者有之以為好事者之過而二十
  七弦之離周已具矣此别出變音也故名曰離後世
  迭為損益葢不知其非正也漢去古近史遷所載雖
  當時之制豈不由周人之舊乎桓譚蔡邕可謂好古
  矣未聞有取於遷也歴數百年而至唐楊收奮其獨
  見之言以折安涗生之徒而在邕亦未之有及也以
  史遷桓譚蔡邕楊收之博物通類猶不能正之後世
  孰取法焉况聲音之别有經有緯有從其製有暢有
  操有引有吟有弄其妙窮本極幽得之心者不可喻
  以言得之手者不可傳以譜得之天者人不與力焉
  求其如成連師曠師襄師文者益又遠矣天地之間
  形氣相軋而聲生焉今夫髙崖巨壑原原所出淙然
  而鳴沛然而決澎湃㳫湤放乎江河之間瀄乎舂容
  而自得及其遇大礜批大窽怒而相射囘旋相薄大
  者砰小者硜然聽不可極砉若神物憑之而莫測此
  非水石之聲也邪鴻濛廣莫之野噫氣皷之或穆而
  清或凄而厲八方蕩摩其變也霅然外陰閉而内陽
  欲出二氣未分若與敵遇轟然動乎九地轠而磕磕
  颯然而天雨此非風霆之聲也邪奮至德之光合生
  氣之序剛而不怒柔而不攝嘽緩而不肆幽深而不
  怨不播不石不噍殺不惉懘其情深其文明其氣也
  盛其化也神洋洋乎渢渢乎非風非霆非水非石此
  何聲也惡得而冩諸客竦而聴俯而怍卑陬而退仲
  子援琴而歌曰髙山之巍兮悲子之無儀兮去之千
  嵗其人何栖栖兮流水之湯兮曽不濡我裳兮去之
  千嵗其人黯且長兮

知识出处

胡仲子集十卷

《胡仲子集十卷》

十卷。明胡翰(1307—1381)撰。胡翰,字仲子,一字仲申,浙江金华人。洪武初,以荐为衢州府(今浙江衢县)教授,后召修《元史》,史成,赐金帛归,其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乃其门人刘刚及浦阳 (今浙江浦江) 王懋温所编。以洪武十四年(1381)刊版。至清印本罕传,惟写本犹存于世。凡十卷。文九卷、诗一卷。史称其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今合为一集,乃刘刚等所并。胡翰少从吴师道及吴莱学为古文,复登同邑许谦之门。其文多得二吴遗法,而持论多切世用,与许谦之坐谈诚敬小殊。胡翰尝与修 《元史·五行志》,序论即其所撰,故存之集中。其于天人和同之际,剖析颇微。《牺尊辨》、《宗法论》诸篇,亦湛深经术。则又未尝不精究儒理。其诗不多作,而格意特为高秀,其中五言古诗尤为诗论家所称道,如《吕梁洪》、《夜过梁山泊》、《京口纪行》等诗写得苍浑古朴,有汉魏之风。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评论说:“金华承黄文献溍,柳文肃贯吴贞文莱之后,多以古文词鸣,诗非所好。以诗论,吾必以伸申为巨擘焉。”此书版本较多,还被收入 《四库全书》、《金华丛书》 (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丛书集成初编》。

阅读

相关人物

胡翰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