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平仲文集 目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489
颗粒名称: 蘇平仲文集 目録
页数: 7
页码: 一至十三

内容

卷一
  雜著
  周書補亡三首補范宣子復鄭子產輕
  幣書師儉訓
  畏慎訓蒼玉軒釋
  默存齋釋寓軒解
  中谷解金子權字解
  橘亭對聼竹軒對
  艤航辯名亭辯
  望雲亭志志殺虎
  廣原芝太素原
  沖靜篇
  卷二
  雜著
  分野論問刑
  蘭雪軒銘并序全有堂箴
  桂衡孟平字箴
  表文
  代翰林院勸進表國子學賀登極表
  代翰林院賀登極表中書省賀平杭湖秀越
  表代秦王府官謝表
  諡冊文
  懿祖諡冊文懿祖妣諡冊文並代陶學士作
  制誥
  代詹學士封靖西王制
  梅思禮授大都督府副使制
  潘興祖授飛熊衛指揮使誥
  王弼授驍騎衛同知指揮誥
  頌贊
  節婦黄氏旌門頌并序何遯山先生贊并序
  夢芝軒贊并序宗忠簡公畫像贊
  殿撰王公畫像贊并序虞文靖公真贊并序
  太師韓國公畫像贊譚君小像贊
  鄭氏三老圖贊并序
  策題
  國學公試筞題八首
  卷三
  說
  養素齋說慎脩齋說
  默齋說存齋說
  常吉孟廸字說范氏二子字說
  戴生名字說譚氏三子名字說
  樓彦珩字說染說
  傳
  繆美傳武德傳
  蕭夀傳范幹小傳
  胡家祐傳金貞婦高傳
  王銘傳謝成傳
  卷四
  傳
  譚濟傳張正傳
  黄夢庚夢裴傳張毅傳
  黄母劉傳陳節婦傳
  天刑生傳梁道士傳
  序
  林氏族譜序譚氏家譜序
  黄氏家範序吳氏孝義集序
  古詩選唐序重教漢隸字源序
  偏旁辯證序心學圖說後序
  范氏文官花詩序蔡氏重修族譜序
  三夀圖序陳氏文録序
  壎篪集序
  卷五
  序
  說齋先生文粹序張潞公詩集序
  申屠先生詩集序潔菴集序
  陳子上存稿序鄭璞集序
  鴈山樵唱詩集序鄭叔文字序
  王子文字序宗元常字序
  王子成傳後序送歐陽公輔序
  送陳季明序送陳伯柔序
  送胡先生還金華序送譚鎮撫調平陽序
  送孫太初序
  卷六
  序
  送晉王相汪君序送孔成大序
  送梅知州序送田同知赴太原序
  送樓生赴國學序送徐生還國學序
  贈高士敏序贈林子山序
  贈玄默子序贈金與賢序
  贈岳德清序
  記
  天寧禪寺大佛殿記開元教寺興造記
  太平歸元禪寺記重建廣福院記
  清泉菴記重建江口斗門記
  松陽縣學復射圃記覈田記
  卷七
  記
  國子學同官記王氏祭田記
  陳氏祠堂記脩睦堂記
  一心堂記同愛堂記
  友恭堂記夀豈堂記
  慤敬堂記春暉堂記
  寶貞堂記師萊堂記
  瞻雲軒記春暉亭記
  懷遠亭記商山舊隱記
  厚德菴記厚本亭記
  時思堂記
  卷八
  記
  川上書堂記平村山書舍記
  劉氏水竹居記世美堂記
  安遇堂記節義堂記
  存古堂記師古齋記
  景古齋記堅白齋記
  巽齋記松石齋記
  靜學齋記幽齋記
  
  洗心亭記梅初亭記
  南軒記清源書隱記
  南華謫居圖記
  卷九
  記
  定軒記清風幕記
  聽松樓記聽泉樓記
  皆山樓記三然樓記
  氷壺軒記湘南清趣軒記
  臨清軒記蘭芳軒記
  遂初堂記南野堂記
  西枝草堂記韞玉山房記
  愛竹山房記竹林書舍記
  栖雲軒記耆山菴記
  卷十
  題跋
  跋陳彥弼誥跋宗忠簡公誥
  跋王魯公除少保誥跋漢上先生贈父誥
  題鄭宣撫墓誌銘跋愚齋先生奏稿并告
  跋譚侍郎傳書徐文清公家傳後
  書賢良王公遺書後跋四英圖
  跋先文忠公墨蹟書清宴閣讌記後
  書靈洞栖真院題名後
  跋黄侍講送鄭仲舒序
  跋張承旨隸古歌跋陳子上書
  書張孟兼字說後書歸嬰說後
  書徐進善三命辯後題勤有堂卷
  羣書百考跋尾書讀易記後
  書德泉銘後跋保母帖
  跋先文忠公和韋詩題劉養浩鐃歌鼓吹曲
  書上蒲陳氏族譜後
  卷十一
  祝文
  國學大成殿修造祝文二首
  上梁文
  康都督府上梁文張都督府上梁文
  碑銘記品
  悟真寺碑蘭室馨禪師石塔銘
  天地泉銘并序辯證室贊并序
  天香室品清淨禪菴記
  蒼雪軒記無涯偈
  送玉上人遊方詩序澹遊集題辭
  諡議
  南陽先生諡議遂初先生諡議
  祭文哀辭
  為胡左丞祭常忠武王文
  為廖平章祭忠武王文
  祭許祭酒文祭段知府文
  祭胡先生文夏太史哀辭并序
  貞惠先生哀辭并序
  卷十二
  碑誌碣
  故元贈亞中大夫集賢直學士包公墓誌銘
  金華衛指揮副使王公墓碑
  温州衛中左所千戶馬公墓碑
  故元吳汒州儒學教授孔公墓銘
  梅軒處士林君碣銘郭君墓誌銘
  黄景昭墓誌銘敏齋處士林君碣銘
  張母林夫人墓誌銘翰林應奉唐君墓誌銘
  故元中奉大夫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周公墓誌
  銘故元承德郎浙東都元
  帥府都亭鄭公墓誌銘
  王府君墓誌銘竹坡處士俞元瑞墓誌銘
  銘
  卷十三
  誌表述
  故元温州路同知平陽州事孔公墓誌銘
  故元朝請大夫僉太醫院事包公墓誌銘
  逸叟處士徐君墓誌銘
  宋君墓誌銘許處士墓誌銘
  魯山處士王君墓誌銘
  韓君墓誌銘故元翰林侍講學士陳
  公墓表氏西山阡表
  吳府君墓表
  故元承德郎江浙等處行樞密院判官周公墓
  表譚府君行述
  陳子上墓表先左司府君壙誌
  先郡君墓板文
  卷十四
  誌壙
  桂府君墓誌銘趙州判官張君墓誌銘
  譚益之墓誌銘庸齋吳君墓誌銘
  孔教授妻汪夫人墓誌銘
  夫人周氏墓誌銘楊子瑜墓誌銘
  見山處士王君墓誌銘
  林縣丞母吳夫人墓銘
  周君墓誌銘能知州妻王夫人壙誌
  柳君妻潘氏壙誌節婦鄭夫人壙誌
  亡弟思誠壙誌東谷先生趙君墓銘
  玄逸子碣銘郭府君墓誌銘
  兩山處士王君墓誌銘
  危齋先生王希言甫墓誌銘
  卷十五
  詩賦辭
  義門詩并序鉤勒竹賦
  雲林辭并序
  古今詩
  周伯寧春晴江岫圖送蔡思賢參政使蜀
  送秦待制出守隴州送宋起居還金華
  玄潭古劍歌送曹叔温赴淮安幙
  郭熙關山雪霽圖題張會稽扇
  題耕隱卷送金主簿赴吳江任五
  首送李丞赴堂邑
  流觴圖同龍子高作送饒彦才還旴江三首
  送陳思可赴進賢任長江送别圖餞朱仲雅
  赴山西省幕中丞劉先生閣前山茶
  一枝並蔕因效栢梁體呈
  陪諸公郊行絶句
  
  送王希暘使交趾即日
  贈徐季子朱澤民畫
  方壺雲山爛熳圖同胡士恭題
  庚戌七月九日晡時欽奉御筆宣喚賦此
  明日入見於奉天門有國史編摩之命口號
  明日詣相府控辭述懷
  越三日丞相以辭職歸養聞欽蒙俞允志喜
  尋被留校讐元史寄吳文明憲副
  贈王檢校還北平四首
  連雨雜書二首史舘雜書
  東齋夕書絶句
  雪夜聯句
  卷十六
  别集
  空同子瞽說二十八首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