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出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忠文公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300
颗粒名称: 七出議
分类号: I207.62
页数: 2
页码: 十-十三
摘要: 本文讨论了古代中国婚姻制度中的七出原则,即妻子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被丈夫休弃。文章指出,七出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维护社会道德规范的作用,但有些规定过于严格,不利于家庭和睦。文章还探讨了三不去原则,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妻子不能被休弃。最后,文章指出,现代社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审视和修订这些规定,以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 七出原则 婚姻制度 古代中国

内容

禮大戴禮木命篇妻有七出不順父母無子淫妬惡疾多言
  竊盜是也而又有三不去有所取無所歸與更三年
  之喪前貧賤後富貴是也凡此聖人所以順男女之
  際重婚姻之始也後世之議者或曰婦人不順父母
  淫妬多言竊盜其爲罪而見出宜也若無子惡疾乃
  其不幸非其罪也而去之非禮也聖人之制禮豈其
  若是嚴甚哉故七出定爲五出於禮爲稱也曰聖人
  之制禮嚴與寬蓋並用也惟其嚴也故有以合乎天
  理之公惟其寬也故有以順乎人情之正寬嚴相適而
  制禮之意得矣今自七出言之無子惡疾固婦人之
  不幸也而出之若過乎嚴矣然三不去者婦人孰無
  之使其無子惡疾矣而或其有所取無所歸也與更
  三年之喪也前貧賤而後富貴也則固不得而去之
  也是又未嘗不寬甚也夫夫婦之配偶人倫之本也
  聖人之制禮其必審於此矣故曰寬嚴相適聖人制
  禮之意所以爲中也或曰惡疾無子而或有是三不
  去者固不去矣使或無是也則其出也庸豈其罪歟
  曰妻道二一曰奉宗祀也一曰續宗嗣也二者人道
  之本也今其無子則是絕世也惡疾則是不可與共
  粢盛也是義之不得不絕者也夫不順父母以其逆
  德也淫以其亂族也妬以其亂家也多言以其離閒
  也竊盜以其反義也五者其惡德之見絕於人者也
  無子之絕世惡疾之不可與共粢盛二者其惡德之
  見絕於天者也其於義所當絕均也或曰古者諸侯
  一夫人六姪娣兩媵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藉
  使妻有惡疾無子則固有妾足以生子而奉祀奚必
  妻之出也曰禮莫重於嫡孽之分所以培化本而窒
  亂源也庶孽正嫡家國之禍莫不由茲苟因妻有惡
  疾無子而成庶孽之寵以啓爭奪之禍是家國之大
  不幸也又况庶人有妻而無妾其爲不幸也尤大夫
  因婦人之不幸而致家國之大不幸輕重之際聖人
  故有以權衡之而謹其始矣然則以惡疾無子而出
  妻義之不得巳而禮之不可免者也或曰禮者先王
  敎人之具律者聖人御世之準故禮虛文而律實法
  也七出之文雖載於禮而五出之法今著於律奚爲
  其不可也曰禮與律非二物也禮者防之於未然律
  者禁之於巳然皆緣人情而爲制禮之所不許卽律
  之所不容出於禮則入於律也惡疾無子之當出其
  著於律厯代相因未之有攺由人情之所同也禮律
  二者均爲聖人之所制其輕重之際詳矣七出之目
  胡獨於今而廢之也故嘗論之夫婦之道以義合以
  禮成者也其成也則納之以禮不合也則出之以義
  聖人之所許也禮載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於其國
  以夫人之禮行至以夫人入使者將命曰寡君不敏
  不能從而守社稷宗廟使使臣某敢吿於執事主人
  對曰寡君固前辭不敎矣寡君敢不敬須以俟命大
  夫以下出妻夫使人致之曰某不敏不能從而共粢
  盛某也敢吿於侍者主人對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
  居敢不敬領以俟命是其進退之間從容遜順有如
  此先王因其義之不得巳而禮之不可免所以存其
  辭而不廢也是故孔氏之家三世嘗出妻矣使果以
  出妻爲難也然則聖人非歟由是論之徇私情暱細
  惠不知禮義之大節謂婦人無子惡疾爲不當去而
  欲減七出爲五出者可謂野於禮也已

知识出处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四庫書目》已著録。顧世不概見,惟潘氏《乾坤正氣集》中載公集二十卷,爰鈔出,校訂付鎧,而弁其首曰:吾儒讀聖賢書,欲以輔世翼教,楷模人倫,則文章、節義,二者均不朽。而兼此者,或代不數人,或數代不得一人,蓋其難也。吾於忠文見之矣。公學有淵源,師黄友宋,其爲文醇樸宏肆,下筆千言,如霆驚電激,濤涌波迴,讀者舌搞而不敢下,莫不嘆其極文章之鉅觀。不知公之文章,公之節義爲之也。惟其浩然之氣以直養而無害,故其發於文者,磊磊落落,適肖乎其衷之所藏,而不能掩。觀公之銜命滇南,義不屈辱,卒以身報高廟。特達之知,至今凜然有生氣。然則公即不以文章著,而其争光日星者,固自若也,又況其文之足以信今傳後耶!如公者,古何人哉?古何人哉?集中《青巖叢録》及《華川卮詞》二種載在《學海類編》者,已刊成單行,兹不復重出云。同治九年夏月,同郡後學胡鳳丹月樵氏謹序。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禕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