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貨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忠文公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299
颗粒名称: 泉貨議
分类号: I207.62
页数: 3
页码: 六-十
摘要: 本文论述了泉货的历史和重要性,认为泉货在国家治理和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前泉货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钞法之弊和鼓铸之弊。作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包括广开鼓铸、罢铸大钱、鼓铸小钱等措施。此外,作者还提出了用黄金白金作为货币的建议,以解决铜钱流通不便的问题。文章最后强调了泉货的重要性,认为泉货的弛张应该根据时代需要来定。
关键词: 泉货 鼓铸 黄金白金

内容

天下之物以至無用而權至有用者泉貨是也謂之
  泉者言其形謂之貨者言其用其制先有銅錢後有
  楮幣銅錢之制自五帝三王下更厯代莫之有攺其
  爲法最古而楮幣之制所謂關會交鈔者又所以權
  錢而行金宋之末造也之二物者握之非有補於暖
  也食之非有補於飽也而先王以守財物以御人事
  而平天下命之曰衡有國家者恆賴以爲生民之大
  命而不能以一日廢一日或廢則國家之命幾乎息
  矣故曰以至無用而權至有用者泉貨是也國朝因
  時制宜襲近代之法一切用鈔而錢盡廢不用自中
  統至元鈔之行且一百年中更至大雖嘗攺法然旋
  亦卽復舊乃自頃歲以中統交鈔重其貫陌與至元
  寶鈔相等並行京師復鑄至正新錢使配異代舊錢
  與二鈔兼用其意殆將合古而達今而不知適以起
  天下人心之疑夫中統本輕至元本重二鈔並行則
  民必取重而棄輕鈔乃虛文錢乃實器錢鈔兼用則
  民必舍虛而取實故自變法以來民間或爭用中統
  或純用至元好惡不常以及近時又皆絕不用二鈔
  而惟錢之是用而又京師鼓鑄尋廢所鑄錢流布不
  甚廣於是民間所用者悉異代之舊錢矣嗟乎二鈔
  者國家之所用而民則以爲棄物而弗之用舊錢者
  國家未嘗專以爲用而民爭相寶愛而用之是天下
  之民反操國家之柄而國家之命已下制於民泉貨
  之弊莫此時爲甚矣詔旨屢飭禁令愈嚴民頑然相
  視而弗之恤而上之人亦坐視其法之弊舉無策以
  捄之民情所至如水就下勢之趨向不可復遏是故
  善爲天下者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民以爲利上之人
  何故而不爲今外宰相得承制行事亦旣審察民情
  卽江浙省府治鼓鑄累月之間國用頗賴以資給則
  其爲效固有不可誣者然其所鑄乃當十大錢止用
  于杭城而不足以行遠間有流布諸路者民亦易視
  之弗信泉貨之弊自若也愚竊以爲今日鈔法宜姑
  置弗問而錢法當在所速講錢法之議有二一曰廣
  開鼓鑄二曰罷鑄大錢考之史傳漢郡國皆得鼓鑄
  而縣官往往卽多銅山而鑄錢唐亦卽出銅所在置
  監天下鑪九十有九宋鑄錢總二十六監而諸路所
  鑄其數多寡各有差其法皆爲不可廢賈誼所謂事
  有召禍而法有起奸今令細民人操造幣之勢者此
  謂不可使民私鑄爾非謂官不當廣鑄也夫錢便於
  貿易而銅不便於轉輸轉輸不便故卽其所出而鼓
  鑄貿易相便故隨其所在而流布此勢之必然而國
  朝至大中亦置江淮等六監此可見鼓鑄之開當廣
  矣自周景王楚莊王欲鑄大錢其臣卽以爲非漢之
  赤仄以一當五王莽之大錢五十蜀之直百後周之
  當千唐之乾元後唐之永通宋之熙寕皆爲當十大
  抵一時苟且之爲張商英言當十錢自唐以來爲害
  甚明蓋大錢質輕而利重利重故盜鑄者多質輕故
  寶愛者少小錢費厚而利均費厚故盜鑄者少利均
  故貿易者平此亦勢之必然以厯代大錢皆旋踵而
  廢而至大大錢今亦存者無幾此可見大錢之𨮾當
  罷矣由是言之鼓鑄不可不開而監局之置不可不
  廣大錢不可不罷而小錢之鑄不可不多爲今之計
  無踰此者且今江浙地大物眾省府鼓鑄固必仍舊
  其浙東西江東閩中諸路宜各斟酌所在分置監局
  或一州二州卽爲一鑪而凡所鑄錢必以漢五銖唐
  開元金大定宋大觀及今至正小錢爲則其大錢更
  不復鑄夫鼓鑄廣則造錢多而人易致小錢多則稱
  物均而人知貴易致則其用不匱知貴則其行可久
  推而放之其法將徧諸天下而準固不特江浙一省
  而巳至於權銅有禁尤當加嚴宜如唐制佛像以鉛
  錫土木爲之唯鑑磬釘環鈕得用銅餘皆禁絕又民
  間所有銅皆得入官官爲鼓鑄除工本之費更取其
  三而以七歸于民而又鼓鑄之際關防嚴密制作精
  緻定其輕重而有度平其出納而有常如是則今日
  之錢始可流於地上而異代之錢將不銷而自廢矣
  於是國家之命得以伸於民民生而由之而可遂因
  民之所利而利之莫此爲便匡今之弊以復古之道
  爲計宜無踰於此者上之人豈亦不是之思誠思之
  顧胡爲而不亟於行也抑嘗因是復有其說古者三
  幣珠玉爲上黃金爲中白金爲下後世或爲二幣秦
  制黃金以鎰爲名及銅錢是也今誠使官民公私並
  得鑄黃金白金爲錢隨其質之高下輕重而定價之
  貴賤多寡使與銅錢母子相權而行當亦無不可者
  且今公私貿易若於銅錢重不可致遠率皆挾用二
  金藉使有司不明立之制而使之用公私之間有不
  以之爲用者乎是則用黃金白金爲錢與銅錢並行
  亦所謂因其所利而利之者也或者顧謂廢錢而用
  鈔實祖宗之成憲而於術數之說爲有符今唯用錢
  無乃稽之典章驅之圖讖有相乖違者乎是不然天
  下之法雖聖人不能使之久而無弊及其弊也固未
  嘗無法以捄之變而通之存乎人焉耳而可泥於拘
  攣之見偏於尋常之論哉記曰一弛一張文武之道
  夫弛而不張張而不弛要皆非先王之所以爲天下
  者弛之張之與時宜之斯爲善矣嗟乎當今時事之
  急可言者眾矣然孰有急於泉貨者故述斯議庶上
  之人得採擇焉

知识出处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四庫書目》已著録。顧世不概見,惟潘氏《乾坤正氣集》中載公集二十卷,爰鈔出,校訂付鎧,而弁其首曰:吾儒讀聖賢書,欲以輔世翼教,楷模人倫,則文章、節義,二者均不朽。而兼此者,或代不數人,或數代不得一人,蓋其難也。吾於忠文見之矣。公學有淵源,師黄友宋,其爲文醇樸宏肆,下筆千言,如霆驚電激,濤涌波迴,讀者舌搞而不敢下,莫不嘆其極文章之鉅觀。不知公之文章,公之節義爲之也。惟其浩然之氣以直養而無害,故其發於文者,磊磊落落,適肖乎其衷之所藏,而不能掩。觀公之銜命滇南,義不屈辱,卒以身報高廟。特達之知,至今凜然有生氣。然則公即不以文章著,而其争光日星者,固自若也,又況其文之足以信今傳後耶!如公者,古何人哉?古何人哉?集中《青巖叢録》及《華川卮詞》二種載在《學海類編》者,已刊成單行,兹不復重出云。同治九年夏月,同郡後學胡鳳丹月樵氏謹序。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禕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