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房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忠文公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186
颗粒名称: 崆峒山房記
分类号: I207.62
页数: 2
页码: 十九-二十一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赣郡城南二十里的崆峒山,以及刘宗弼的家族和学术背景。文章提到刘宗弼以儒学自奋,成为进士,并以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文章还提到了圣贤之道的理念,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最后,作者提到崆峒山的奇景和美不胜收之处,值得文人墨客去游览和歌颂。
关键词: 赣郡城 崆峒山 刘宗弼

内容

崆峒山在贛郡城南二十里按寰宇記一名些山山
  多林木果實一郡資之雖名些山而出物倍於他山
  也山之勢巍峩龍從而其支岡有北出者章貢二水
  夾之以馳屬于郡治故堪輿家謂些山乃郡治地脈
  之母云劉君宗弼世家郡城西十里其曾大父蒼巖
  先生乃遷于城中孝義里嘗建精舍曰登雲聚書其
  中集師友與子弟而講學焉逮其大父伯父皆世以
  儒學名至宗弼益以其學自奮擢至正辛卯進士第
  有元贛人之第進士實自宗弼始宗弼之居南望些
  峒近在目睫故讀書之室因名曰些峒山房及出而
  仕今昭代厯官成均由博士爲司業尋持浙江部使
  者節所至卽以向之名書室者爲所居之扁焉曰吾
  以志鄉土之思也閒嘗俾余爲之記余竊聞之君子
  之爲學學乎聖賢之道者也聖賢之道成己成物而
  巳矣是故不有以成已則無以立其本不有以成物
  則無以措諸用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者成已之道也
  及推而至天地位萬物育則成物之道也然自一已
  以對天下本末雖殊而非二致由下學而底上達精
  粗雖異而皆一理故曾子之說自格物致知以至於
  治國平天下子思之言自本諸身以至於建諸天地
  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悖不惑孟子之論自可欲之善
  有諸已之信以至於不可知之神大抵先後雖有敘
  始終則無間知之矣而必至之以不止體立矣而用
  必有以行之聖賢之道如是而已矣今吾宗弼之所
  學固聖賢之所爲道也方其學之於家也其所受於
  父師者豈復有外於此哉今也出而用世殆卽前日
  之所學者推之成已成物之效庶幾其可驗矣乎余
  也於聖賢之道亦固夙有志焉者也自與宗弼定交
  京師且六年相與議論蓋亦數矣今復舉余所聞以
  爲言者誠以爲學之道貴乎講貫舉其指要而復言
  之固所示相好之厚也若夫崆峒之奇勝巖姿壑態
  朝夕四時之變足以資人之玩賞則世之工於文辭
  者當能抽秘騁妍而爲之咏歌非余之所能知矣

知识出处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四庫書目》已著録。顧世不概見,惟潘氏《乾坤正氣集》中載公集二十卷,爰鈔出,校訂付鎧,而弁其首曰:吾儒讀聖賢書,欲以輔世翼教,楷模人倫,則文章、節義,二者均不朽。而兼此者,或代不數人,或數代不得一人,蓋其難也。吾於忠文見之矣。公學有淵源,師黄友宋,其爲文醇樸宏肆,下筆千言,如霆驚電激,濤涌波迴,讀者舌搞而不敢下,莫不嘆其極文章之鉅觀。不知公之文章,公之節義爲之也。惟其浩然之氣以直養而無害,故其發於文者,磊磊落落,適肖乎其衷之所藏,而不能掩。觀公之銜命滇南,義不屈辱,卒以身報高廟。特達之知,至今凜然有生氣。然則公即不以文章著,而其争光日星者,固自若也,又況其文之足以信今傳後耶!如公者,古何人哉?古何人哉?集中《青巖叢録》及《華川卮詞》二種載在《學海類編》者,已刊成單行,兹不復重出云。同治九年夏月,同郡後學胡鳳丹月樵氏謹序。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禕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
刘宗弼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