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詩齋詩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忠文公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182
颗粒名称: 學詩齋詩記
分类号: I207.62
页数: 2
页码: 十三-十五
摘要: 该文章讨论了诗歌的重要性,认为诗歌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表达情感和思想。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关于诗歌的争议,如二南、大小雅、周颂等诗歌是否为周公所定。最后,作者提到了一些关于诗歌的理论和观点,如朱熹的理论和王文宪公的修正。
关键词: 诗歌 文学 思想

内容

寕海鍾君舜舉名其居曰學詩其言曰昔者吾嘗聞
  諸夫子矣不學詩無以言唯學詩也可以興觀羣怨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而又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故
  吾早歲授經於父師而詩是學亦旣用其章句之說
  以取科第矣旣而思之詩非徒事乎章句而已也詩
  以理情性是故聖人有優柔敦厚之敎焉求止乎禮
  義之中而不失其所感之正情性之道斯得矣若是
  者吾將終身從事焉而不敢以或怠此吾齋之所爲
  名也他日君持部使者節涖閩中余適被召自閩南
  還胥會焉具以其言爲吿余因筆以爲記而復爲之
  言曰詩道其微矣乎以情性言詩非余所能知自章
  句言之則余竊有疑矣蓋二南大小雅周頌周公之
  所定變風變雅魯商二頌孔子之所取而幷周公所
  定者合三百五篇尚矣自今觀之二南以關睢配鵲
  巢葛覃配采繁卷耳配草蟲樛木配江汜螽斯配小
  星天桃配摽梅免置配羔羊共苡配采蘋漢廣配行
  露汝墳配殷雷麟趾配騶虞各十一篇整然相合信
  其爲房中之樂而甘棠後人思召伯者也何彼穠矣
  王風也野有死麕淫詩也此三詩者胡爲而厠其間
  而又成王之頌乃有康王以後之詩今謂二南周頌
  果爲周公之所定其可乎秦火詩書同禍書殘闕甚
  而詩獨無一篇之失然素絢唐棣貍首轡柔諸詩俱
  已散逸而已放之鄭聲乃反獲存劉歆以謂詩始出
  時一人不能獨盡其義或爲雅或爲頌相合而成不
  足則以世俗之流傳筦絃之濫在者足之不復辨其
  非故變雅之中或有類乎正雅而又六月變小雅之
  始民勞變大雅之始乃與正雅同其篇什豳風非變
  也乃繫於十三國之末焉烏在其爲各得所也然則
  今之三百篇謂皆孔子所刪之舊可乎不可也蓋自
  漢以來學詩者悉本於鄭氏訓詁譜序惟鄭說之從
  人有耳目肺腸不敢以自信也及宋朱子之傳出而
  鄭學乃遂廢朱子所謂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參之列
  國以盡其變正之於雅以大其規和之於頌以要其
  旨者學詩之要無以易此矣世之習而讀者固得有
  所據依而其可疑如向之所云者學者以爲朱子之
  所未嘗言不敢以爲言也昔者吾鄉先正王文憲公
  蓋嘗欲修正之而卒亦不果豈非詩道之微於是爲
  已甚乎禕之無侶竊亦有意於此而力則不能逮以
  吾鍾君之好學故願相與商確之若夫情性之所感
  有得於章句之表者君尚亦有以語我也哉

知识出处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四庫書目》已著録。顧世不概見,惟潘氏《乾坤正氣集》中載公集二十卷,爰鈔出,校訂付鎧,而弁其首曰:吾儒讀聖賢書,欲以輔世翼教,楷模人倫,則文章、節義,二者均不朽。而兼此者,或代不數人,或數代不得一人,蓋其難也。吾於忠文見之矣。公學有淵源,師黄友宋,其爲文醇樸宏肆,下筆千言,如霆驚電激,濤涌波迴,讀者舌搞而不敢下,莫不嘆其極文章之鉅觀。不知公之文章,公之節義爲之也。惟其浩然之氣以直養而無害,故其發於文者,磊磊落落,適肖乎其衷之所藏,而不能掩。觀公之銜命滇南,義不屈辱,卒以身報高廟。特達之知,至今凜然有生氣。然則公即不以文章著,而其争光日星者,固自若也,又況其文之足以信今傳後耶!如公者,古何人哉?古何人哉?集中《青巖叢録》及《華川卮詞》二種載在《學海類編》者,已刊成單行,兹不復重出云。同治九年夏月,同郡後學胡鳳丹月樵氏謹序。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禕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