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伯上詩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忠文公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051
颗粒名称: 練伯上詩序
分类号: I207.62
页数: 3
页码: 三十二-三十五
摘要: 本文对大江之西的诗歌发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并探讨了诗歌的演变和重要性。
关键词: 诗歌 发展 代表人物

内容

大江之西近時言詩者三家曰文白范公德機文靖
  虞公伯生文安揭公曼碩范公之詩圓粹而高妙虞
  公之詩嚴峻而雅贍揭公之詩典雅而敦實皆卓然
  名家者也繼而作者復有吾練君伯上焉伯上之詩
  温厚而豐麗足以紹其聲光而踵其軌轍者也其少
  時所爲虞公蓋嘗序之公歿且二十年伯上近歲所
  作不及見矣以故伯上復徵余爲之序余因序其後
  曰古今詩道之變非一也氣運有升降而文章與之
  爲盛衰蓋其來久矣三百篇勿論已漢以來蘇子卿
  李少卿實作者之首此詩之始變也迨乎建安接魏
  黃初曹子建父子起而振之劉公榦王仲宣相爲倡
  和正始之間嵇阮又繼作詩道於是爲大盛此其再
  變也自是以後正音稍微逮晉太康而中興陸士衡
  兄弟潘安仁張茂先張景陽左太沖皆其稱首而陶
  元亮天分獨高自其所得殆超建安而上之此又一
  變也宋元嘉以還三謝顏鮑者作似復有漢魏風然
  其間或傷藻刻而渾厚之意缺焉視太康不相及矣
  齊永明而下其弊滋甚沈休文之拘於聲韵王元長
  之局於褊迫江文通之過於摹擬陰子堅何仲言之
  流於纖瑣徐孝穆庾子山之專於婉縟無復古雅音
  矣此又一變也唐初襲陳隋之弊多宗徐庾張子壽
  蘇廷碩張道濟劉希夷王昌齡沈雲卿宋少連皆溺
  於久習頽靡不振王楊盧駱始若開唐晉之端而陳
  伯玉又力于復古此又一變也開元大厯杜子美出
  乃上薄風雅下掩漢魏所謂集大成者而李太白又
  宗風騷而友建安與杜相頡頏復有王摩詰韋應物
  岑參高達夫劉長卿孟浩然元次山之屬咸以興寄
  相高以及錢郞苗崔諸家比比而作旣而韓退之柳
  宗元起于元和實方駕李杜而元微之白樂天杜牧
  之劉夢得咸彬彬附和焉唐世詩道之盛於是爲至
  此又一變也然自大厯元和以降王建張籍賈浪仙
  孟東野李長吉温飛卿盧仝劉义李商隱段成式雖
  各自成家而或淪于怪或迫于險或窘于寒苦或流
  于靡曼視開元遠不逮至其季年朱慶餘項子遷鄭
  守愚杜彥夫吳子華輩悉纖弱鄙陋而無足觀矣此
  又一變也宋初仍晚唐之習天聖以來晏同叔錢希
  聖楊大年劉子儀皆將易其習而莫之革及歐陽永
  叔乃痛矯西崑之弊而蘇子美梅聖俞王禹玉石延
  年王介甫競以古學相尚元祐間蘇黃挺出而諸作
  幾廢矣此又一變也建炎之餘曰趍於弊尤延之之
  清婉朱元晦之沖雅楊廷秀之深刻范智能之宏麗
  陸務觀之敷腴固粲然可觀抑去唐爲已遠及乎湻
  祐咸湻之末莫不音促局而器苦窳無以議爲矣此
  又一變也元初承金氏之風作者尚質樸而鮮辭致
  至延祐天厯豐亨豫大之時而范虞揭以及楊仲宏
  元復初柳道傳王繼學馬伯庸黃晉卿諸君子出然
  後詩道之盛幾跨唐而軼漢此又其一變也然至于
  今未久也而氣運乖裂士習遽卑爭務粉繪縷刻以
  相高効齊梁而不能及伯上於斯時獨不移于流俗
  益肆其學而昌於詩藹然和平之音有融暢之工無
  藻飾之態凡出處離合歡忻憂戚跌宕抑鬱之思無
  不託於是焉此所以自成其家而無愧也余嘗聞之
  楊公之言曰詩當取材於漢魏而音節以唐爲宗也
  黃公之言曰詩貴乎平實而流麗也嗟乎言詩之要
  無易於此矣讀伯上之詩者合二公之言而求之則
  其爲詩可得而識也伯上與予同官爲左右史相知
  也厚故因序其詩而厯道古今詩道之變而與之商
  略焉

知识出处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四庫書目》已著録。顧世不概見,惟潘氏《乾坤正氣集》中載公集二十卷,爰鈔出,校訂付鎧,而弁其首曰:吾儒讀聖賢書,欲以輔世翼教,楷模人倫,則文章、節義,二者均不朽。而兼此者,或代不數人,或數代不得一人,蓋其難也。吾於忠文見之矣。公學有淵源,師黄友宋,其爲文醇樸宏肆,下筆千言,如霆驚電激,濤涌波迴,讀者舌搞而不敢下,莫不嘆其極文章之鉅觀。不知公之文章,公之節義爲之也。惟其浩然之氣以直養而無害,故其發於文者,磊磊落落,適肖乎其衷之所藏,而不能掩。觀公之銜命滇南,義不屈辱,卒以身報高廟。特達之知,至今凜然有生氣。然則公即不以文章著,而其争光日星者,固自若也,又況其文之足以信今傳後耶!如公者,古何人哉?古何人哉?集中《青巖叢録》及《華川卮詞》二種載在《學海類編》者,已刊成單行,兹不復重出云。同治九年夏月,同郡後學胡鳳丹月樵氏謹序。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禕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