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吳生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忠文公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046
颗粒名称: 贈吳生序
分类号: I207.62
页数: 1
页码: 二十五-二十六
摘要: 本文对金谿吴福来的秉操和辞章表示赞赏,并强调了君子之学的重要性和道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君子为学应当博采泛览、穷究精讨,并反观约取、笃实践行。同时,作者也强调了记诵和文字之学并非其所望于吴福者的做法。
关键词: 君子之学 博采泛览 反观约取

内容

金谿吳生福來金陵客其外兄周君所數辱從予遊
  見其質粹而氣和秉操執誼不諧於流俗而辭章温
  潤亦可喜於是知其可與進于學者因其歸也爲之
  言曰君子之於學豈苟焉而已哉固將有諸已焉耳
  夫道非遠人者也以道爲遠而自難於求之則道與
  人且相離烏能以有諸已乎是故畫於易道於書詠
  於三百篇筆削於春秋節文於禮難疑答問於孔孟
  之遺編者大抵爲言明白而坦夷天所以命於人人
  所以受於天帝王所以立極聖賢所以傳心其爲道
  悉載焉人皆可得而求之也猶之風雨霜露日星山
  川精義至敎無隱乎人妙極乎仁義之奧陰陽之賾
  而不外乎匹夫匹婦之所知大而至於位天地育萬
  物而不出乎日用飲食宮庭屋漏之無媿若殊而實
  一若遠而實近非若異端小道之空言而無實也故
  爲學者博采而泛覽窮究而精討旣知其故矣必反
  觀約取而深體篤踐焉然後道在我而可以有諸已
  夫苟有諸已也則其見於事爲顧何施而不可君子
  爲學之大要復有過於是者乎自夫秦漢而下師異
  指殊斯理之不明久矣至近世大儒始有以倡其說
  載諸方冊旣明且備而學者類皆習而不察行而不
  著淩高履虛者旣失之太過承卑襲陋者又失於不
  及而學術之弊遂有不可勝言者焉惟生之尊父明
  善先生博學篤行之君子也家庭之所訓敎其必及
  於是乎故余於生不敢徒以言語相諛說而舉夙昔
  所嘗聞者以爲吿生歸以質之先生苟以爲然則繼
  今以往其益勉强而有事毋怠焉以自恕也毋矜焉
  以自畫也日進月益思必有諸已而後已若夫記誦
  以爲功纂綴以爲能誇博衒奇而務以出入乎口耳
  文字之間者此固世俗之所謂學非吾之所望於生
  者也

知识出处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四庫書目》已著録。顧世不概見,惟潘氏《乾坤正氣集》中載公集二十卷,爰鈔出,校訂付鎧,而弁其首曰:吾儒讀聖賢書,欲以輔世翼教,楷模人倫,則文章、節義,二者均不朽。而兼此者,或代不數人,或數代不得一人,蓋其難也。吾於忠文見之矣。公學有淵源,師黄友宋,其爲文醇樸宏肆,下筆千言,如霆驚電激,濤涌波迴,讀者舌搞而不敢下,莫不嘆其極文章之鉅觀。不知公之文章,公之節義爲之也。惟其浩然之氣以直養而無害,故其發於文者,磊磊落落,適肖乎其衷之所藏,而不能掩。觀公之銜命滇南,義不屈辱,卒以身報高廟。特達之知,至今凜然有生氣。然則公即不以文章著,而其争光日星者,固自若也,又況其文之足以信今傳後耶!如公者,古何人哉?古何人哉?集中《青巖叢録》及《華川卮詞》二種載在《學海類編》者,已刊成單行,兹不復重出云。同治九年夏月,同郡後學胡鳳丹月樵氏謹序。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禕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