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鑑前編舉要新書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靈山房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3656
颗粒名称: 通鑑前編舉要新書序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页码: 三-六
摘要: 这篇文章是序言,介绍了作者的朋友陈子经所著的《通鉴前编举要新书》。文章阐述了通鉴前编的背景和意义,以及陈子经的学术背景和贡献。文章认为,通鉴前编和续编可以补充金氏所缺,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来。文章还提到,如果按照金氏的遗愿,删减前编,并以旧名删正,可以使这本书与续编一样流传于世。文章最后赞扬了马君能够崇奖正学,彰明善道,将这本书推广于世。
关键词: 序文 陈子经 通鉴前编举要

内容

通鑑前編舉要新書二卷余友陳子經所述子經名
  桱四明人祖父俱以史學名家至子經蓋三世矣子
  經內承家訓而外私淑慈溪黃氏之敎故學問早成
  流輩莫敢與並者中年以來遂斐然以著述爲已任
  則謂司馬文正公作資治通鑑斷自周威烈王訖于
  五代而金文安公作通鑑前編以紀其前事蓋用邵
  氏皇極經世厯胡氏皇王大紀之例其年代始陶唐
  氏而陶唐之前五代之後咸未有所論次乃以盤古
  氏高辛氏契丹阿保機至周亡宋有國至我元合之
  爲二十四卷名之曰通鑑續編庶幾上補金氏之所
  曠下接司馬氏之所缺而開闢以來至于今上下數
  千年間其致治之本與夫爲治之道厯厯可見一日
  平江守海陵馬君謂于經是編固所以續司馬氏金
  氏之未備然司馬氏通鑑乃家有其書而金氏前編
  則鮮有也且其著作之體大義著於題而註之所取
  則尙書左氏爲多尙書左氏學士大夫孰不誦而習
  也今若舉其題之要略其注之繁因以舊名而刪正
  之使與續編並傳于世不亦可乎况金氏之自序有
  言後之君子或以余之所編刪之爲前紀是尙區區
  之望也則是書之述豈非金氏之遺意也哉然非博
  而能精如子經者亦孰能與於此也於是子經早夜
  一心揆其指意所出詳略之際以論著于篇先是馬
  君居省幕時嘗以子經續編鋟諸梓矣及是書之成
  復將刋而廣之不鄙謂余生乎金氏之鄉且嘗託交
  子經粗知述作之大致俾序其說標諸篇首焉余竊
  聞之紀事莫如書亦莫如春秋古史之體可見者此
  二書而已而二書所載是非得失興壞理亂之故其
  事至博然其爲言不過如此而止可謂得其要矣其
  言要故學者不可不盡心能盡心然後能自得之揚
  子雲所謂知言之要者是已然而此二書也蓋嘗經
  乎聖人之手所以由聖人之後厯千百年未有能幾
  乎此者也至漢太史公乃始倣書爲史記宋文正公
  又倣春秋爲通鑑蓋史記則每事別紀以具其事之
  始末通鑑則編年通紀以見其事之先後皆可謂傑
  出之材矣然其義例或繆於聖人而且編次太詳學
  者不能閱之而終篇於是紫陽朱子復取而刪之爲
  綱目若干卷其立言嚴而正簡而要蓋純乎春秋之
  法矣則聖人之後不失古史之體者惟綱目一書近
  之今觀子經所述豈非得乎綱目之指歸者乎近時
  賢士大夫多有取乎其書豈徒然哉然而觀是書者
  非深得夫朱子之意則亦不足以知子經之功也馬
  君於治政之暇而能崇獎正學彰明善道上以裨國
  家稽古之治下以基生民無窮之福則其爲功亦豈
  在于將後哉序而歸之余固不得而苟辭也

知识出处

九靈山房集

《九靈山房集》

《九灵山房集》是明朝元戴良所撰写的一本诗集。该诗集主要讲述于两湖为官从政所感、所思、所闻的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胡鳳丹
责任者
陈子经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