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村遺稿附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村遗稿一卷附录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3556
颗粒名称: 青村遺稿附錄
分类号: I222.747
页数: 3
页码: 一至五
摘要: 金涓所撰写的《青村遗稿》中的附录。
关键词: 古典文学 诗集

内容

青村遺稿附錄
  題金德原所藏元暉小景黃溍
  床頭書畫正縱橫忽值今朝醉眼醒起向米家船上看
  青山原是舊儀刑
  次韻答德原金友王禕
  納納乾坤內紛紛萬事羣文星猶似漆兵氣正如煙轉
  覺心憂世其如命在天同君暢懷抱一醉杏花邊
  其二
  愛聽箏聲曲貪看錦上花青年去如矢白髮坐來加政
  復臨身世無徒戀物華勸君堅晚節湖畔臥煙霞
  春日繍湖上與德原同行
  十里華川上年來足勝遊雨花林下寺風柳驛邊樓漠
  漠芙蓉浦依依杜若洲平生身外事未許付浮鷗
  其二
  相攜偶出郭縱目路忘賒山色初晴好湖波積雨加春
  濃浮酒興人壯惜年華世事猶多故芳辰重嘆嗟
  次韻答金德原見寄
  蹉跎三十未成名況復時危事足驚歲月逼人深似夢
  江湖浪跡若為情已知干祿無他術可信為儒誤此生
  多謝知心能念我歸歟獻歲對持觥
  與德原解后光明溪上
  眼見兵連婺女城吾邦騷亂若為情已應䘏緯無他策
  要復窮經了此生少室山人空索價杜陵野老欲吞聲
  荒村避地相來往日暮班荊蓋共傾
  金德原西園宴集得第字
  旭日散微暄喬林動清吹雖忻氣候佳頗覺眾芳悴朋
  簪得稍盍客屐隨所憩華年嗟易徂嘉會況難值開尊
  引清觴有酒須盡醉情真略儀飭理會忘物議維予二
  三子夙宿諧深契豈無西掖才未擢南宮第淹時姑陸
  沈誰雲果忘世獨憐飄泊蹤萍蓬渺根蒂未知今日懽
  明年復何地
  二月望在羣昌客館夜夢歸里中與金十二丈傳
  九文學同遊高五處士別業既覺有感而賦
  東風解凍春二月東還隴西駐吾轍中宵好月入窗明
  孤館殊花應時發慷慨既罷倚醉眠夢裏迢迢返東浙
  我家住在縣烏傷奕世衣冠紹先烈青巖之下華川湄
  古木修篁蔭門閱裏中朋友不數人總角交遊到華發
  金丈雖老文益昌傅子方強氣難遏縣南高叟故所居
  別墅新營最幽絕大田多稼廩不虛華屋有軒席常設
  自余便道過家時三載於今成闊別今日何日乃盍簪
  固應舊好三生結竹林藤簟坐崢嶸橘徑梅蹊行蹩躠
  篇章雜遝詩句哦盤饌紛紜酒杯啜既誇答客語仍狂
  頗憐哭子言猶噎儼然相對如平生抵掌論心盡歡悅
  寒鐘驚覺頓無聊一點青燈自明滅倍思故隱只山中
  卻嘆浮蹤向天末嗟我文章非古人虛名在世真叨竊
  一從螭陛到鑾坡久侍青光入金闕每多杜甫能自期
  許身欲比稷與卨政圖事主盡愚疏豈意謀身轉迂拙
  肅將使指往西垂迢遰河山重跋涉嚴風裂面沙瞇眸
  冰髯霜鬢莖莖折瘦馬沖寒不自禁狐帽貂裘仍狗襪
  得非定遠泛星槎無乃中郎持漢節道塗梗塞竟莫通
  使事須還遂中輟歸報吾君扣九重天顏只尺容趨謁
  儻矜弱質賜恩光便向明時乞骸骨慈母手線猶滿衣
  先人遺書故盈篋鑒湖一曲非所望家山自可采薇蕨
  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因賦詩奉贈
  德元負才氣少也不可羈援經復據史厯厯談是非酒
  酣即狂歌襟度無畛畦左足久蹩躠想更容顏衰惜哉
  承平世遺此磊落姿近聞處村僻轉與世情違
  跋金德原和王子充詩后宋濂
  右德原金先生所和子充王君詩凡一百九十韻時子
  充在金陵因黃主簿之官烏傷作詩餞之遂於鄉中舊
  遊深致意焉詩止一百二韻凡增多八十有八者乃先
  生引而伸之也濂嘗力疾起讀非惟波瀾浩渺不可涯
  涘而其念鄉學之美思官政之治實有得古人風勸之
  義視彼摭辭摘句取合於一時者不翅天淵之懸隔矣
  昔者柳州同劉賓客述舊言懷寄澧陽張使君五十二
  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今其詩尚存要不
  過流連光景嘆悼無聊者之辭耳雖其觸類盡意不厭
  其多與先生畧同至於有關世教足以增大彜倫之重
  則識者當謂先生之詩為不徒作也先生氣雄而言腴
  發為文章尤雅健有奇氣又不但長於詩而已先生為
  己之功深不自表襮唯濂知之為獨至故題諸詩以志
  慕艷之私云
  白雲許先生墓誌銘節文黃潛
  既老而益艱瘁僦屋以居有田不足具體粥而處之裕
  如門人呂權蔣玄金涓方為先生買田築室而先生逝
  矣
  黃文獻公神道碑銘節文危素
  至正十七年閏月丙午翰林侍講學士中奉大夫知制
  誥同修國史同知經筵事金華黃公八十有一薨于家
  是月己未其孤梓與門人劉涓王禕朱世濂傅藻等葬
  於所居義烏縣東北三里崇德鄉東埜之原明年以門
  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同郡宋濂之狀至京師屬臨川
  危素銘其神道之碑
  青村遺稿附錄終

知识出处

青村遗稿一卷附录一卷

《青村遗稿一卷附录一卷》

元诗别集。1卷。金涓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金涓原有《湖西》、《青村》2集,共40卷,但久已亡佚。本集是他的后人辑佚而成,编于明嘉靖年间,所以叫“遗稿”。卷首有门人王可宗撰《祭青村先生文》。集中只有第1篇是文,其余都是诗。卷末有附录。最后是明嘉靖四年(1525)金江序。金涓隐居于元明之间,他的诗中比较形象地反映出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当时的社会面貌。如《送李子威之金陵》诗中,既有乱后国脉重振的喜悦,又有不牵拘于仕途的自甘寂寞的表白。结句说:“若见潜溪宋夫子,勿云江汉有扁舟”。宋濂与他同学之谊很深,又仕于新朝,他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乱中自述》、《暮秋怀归》、《自叹》、《春暮客中述怀》、《喜雨寄杨伯容》等诗都是颇有韵味的好诗。他的诗风显然受到南宋江湖派影响,但从诗的内容与诗人的志趣来看,却非江湖派末流可比。本书常见的版本有《金华丛书》本(又收入《丛书集成初编》)。

阅读

相关人物

金涓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