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臨汝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文献集十二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975
颗粒名称: 跋臨汝記
分类号: G256.4
页数: 2
页码: 四十一至四十二
摘要: 黃溍臨汝記,作一篇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 题跋

内容

臨汝記者前進士楊舟爲江西行中書掾申屠子迪
  作也撫州民吳甲以貲致身郡吏又欲援其子乙領
  臨汝書院錢谷計山長萬士元持不可甲怒假他事
  屬郡倅廷辱之士元不能堪歸自剄而不殊乙遽來
  受事士元益痛憤引刀絶吭而死士元無子唯一力
  甲欲滅其口複假他事俾有司逮系之諸生皆駭散
  鄰僧收士元屍而瘞焉乙後自陳考滿挾憲府公牒
  於堂補儒學官子迪時爲都曹掾按儒台故牘得士
  元死與乙受事月日白其狀罷遣之且爲文弔祭士
  元禦史來監洽者欲爲乙地而莫能奪其議也子迪
  旣調官去乙得行其計遂取臨江儒學録其在臨江
  數自警謂萬山長至雲凡舟之記亡慮二千言其大
  略如此嗟乎向使士元死而事覺子迪得閲其獄暴
  殺人者罪而誅之則記之所述宜有大於此者顧以
  歲月相去已久且會赦故所記止是予所以哀士元
  之死悲子迪之志爲之掩卷而太息也輒刪其要而
  論著於篇

知识出处

黄文献集十二卷首一卷

《黄文献集十二卷首一卷》

元黄溍所撰之诗文集。其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黄溍,字晋卿,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博学工文辞。延祐二年(1315)登进士第,授宁海县丞,历诸暨州判、翰林应奉,转国子博士,出为江浙儒学提举。至正七年(1347)起为翰林直学士,升侍讲,十年复归。卒谥文献。著有《日损斋笔记》、《文献集》。《文献集》10卷,黄潛有《日损斋笔记》已著录。卷1为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卷3为赋,卷4为题跋,卷5、卷6为序,卷7为记,卷8、卷9为墓记和墓志铭,卷10为碑文。黄溍曾自称:“文辞各载夫学术者也。”学问渊博,善于养气,故其文不同凡响。其门人宋濂在《文献集序》中说:“天地之气日新而无穷,文辞亦与之无穷,盖其升降翕张俯仰变化,皆一神之所为。神也者形之而弗竭,用之而弥章,气之枢,文之所囿也。”宋濂并且把黄滔的诗文比作气势磅礴而又多变的大海。他说:“蹄涔之水,其流不能寻尺,通河巨海则涵浴日月,一朝而万变。”纪昀在《四库全书·文献集提要》中说:“其为文原本经术,应绳引墨,动中法度,学者承其指授多所成就,宋濂、王祎尝受业焉。”黄溍的诗作以五古和七律见好,杨维桢为黄溍写的墓志铭说黄溍诗歌“多冲淡简远之情”,大抵即指其五古而言。

阅读

相关人物

黃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