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嚴陵史君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魯齋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638
颗粒名称: 答嚴陵史君書
分类号: D909.2
页数: 2
页码: 十四-十六
摘要: 文章主要讨论了嚴之彫匱的问题,认为传播书籍过于深奥会引发担忧和愧辱感。文章还谈到了其他人不一定能如此做到,而聪明的人却能游刃有余。作者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那么如何看到真正的才华和利器呢?另外,文章提到了史君的行为,他减少了供账浮费,运米节省开支,受到人们的赞赏和敬佩。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嚴之民居住的地方供应不足的问题,建议将蘭谿一县划归嚴,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文章对此做出了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得到有力人士的支持。
关键词: 史君 仪仗 儒风

内容

比聞嚴之彫匱甚以爲憂辱書乃知傳者之太過深以爲慰
  此無他蓋他人不能措手而賢者不勞游刃耳若人人皆可
  爲則又何以見大才別利器乎又聞史君入境減騶從儀飭
  去供帳浮費大艘運米尾尾隨至仁聲仁聞固巳先入其心
  敎條一頒自然樂從也甚盛甚美區區之見以爲賢史君不
  常値也朝廷之米未易常撥也嚴之民未易頓裕嚴不產米
  其來巳久每視上游之商舟至否爲之豐歉年來米禁旣密
  賑助不至軍儲曰窘民食曰難嚴固有疾視婺人之意今欲
  平其氣厚其生不若請于朝乞蘭谿一縣撥隸于嚴然後嚴
  可爲矣蘭谿隸嚴不特此縣之米饒裕足以充嚴之虛而衢
  婺兩溪之米俱可通矣使禁截極嚴密不能俱絕也嚴合六
  縣而不足當蘭谿一邑之輸而尚可以爲州乎議者不過謂
  嚴隸浙西婺隸浙東難以錯雜割地殊不考嚴之建德梁晉
  通嘗隸東陽矣婺之浦江亦嘗割富陽之地矣二州雖屬兩
  路均吳國之境土或分或合各得其宜何拘攣之足徇以今
  百行都言之嚴猶王畿之内豈應貧陋如此甚非所以拱衛
  王室藩屏京師之意或不得請只乞割蘭谿水西六鄕又其
  次焉以地言之旣與嚴接境又居浙水之西屬嚴尤便更或
  不得請則奏疏敷陳不厭再三或朝廷終不肯從亦當列其
  利害及奏請始末大書于石植之郡治以待有力者繼之可
  也儻幸此請或行永爲嚴之大利〓人感史君之恩世世無
  窮松椿之祝祠像之嚴當不減范文正公之盛自昔仁人君
  子膺民社之寄不以一時之惠及人而自足也必欲興大利
  除大害要使其德澤深長行于千百年之久是可謂今之俗
  吏謀富貴者言哉惟賢者平日抱負在此故使如愚言亦得
  以罄其繆至于維持學校振起儒風旌賢勸善亦必次第而
  舉矣拭目以俟

知识出处

王魯齋集

《王魯齋集》

本文记述了鲁斋先生著述丰富共有文集七十五卷。先生的号称为“鲁”和“吾”,寓意着学习曾氏的思想。曾氏的鲁被定义为“钝”,是气质上的偏执,然而在易经中逐渐发展的思想,说明逐渐的效果非常显著。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都是逐渐积累的例子。鲁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长河经过龙门、洞庭一样,是逐渐积累的结果。杨子的尚白和柳子的愚溪都是逐渐发展的例子。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柏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