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武昌解氏善居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魯齋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588
颗粒名称: 跋武昌解氏善居圖
分类号: B968
页数: 2
页码: 五-六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感叹天地间气运不齐,导致天理的灭亡。阳明受到阴浊的影响,不能保全自己。在阴浊之中,阳明湛然不杂的情况不易遇到。因此,大舜之圣和管蔡之愚都不能同德于一家。在圣贤之外,不敢轻易责备天下人。先王之教厚人伦美风俗,不可一日废。武昌解氏独得湻厚之气,所传者远,隐然有仁义之遗风。不必识字才能全其天,不能把败人伦坏风俗归咎于先王之教。草巢赵君借解氏事以兴起感发人的良心善性,但若要以此表章解氏,则非其所愿。如果知道表章之荣耀,解氏湻厚之气就会变得浅薄。因此,作者有感而书。
关键词: 大舜 先王之教 武昌解氏

内容

天地間所可大恨者氣運之不齊也天理固未嘗須臾亡天
  理之亡此氣昏之也自陽明一染於陰濁氤氲轇轕而陽明
  不得以自全矣於陰濁之中而陽明湛然不雜者實不易遇
  故清湻精一之會鐘而爲大聖大賢或千百年而一得是天
  地之間氣也以大舜之聖而頑嚚象均不能同德於一家而
  管蔡之愚不率德於周魯封胡之間於聖賢之外求其世世
  一德相傳之久固無是事也無是事則不敢輕責天下之人
  故先王之敎厚人倫美風俗者所以不可一日廢也武昌解
  氏去聖賢固遠矣而能獨得夫湻厚之氣所鍾者衆所傳者
  遠隱然仁義之遺風豈人力所致哉是亦間氣也歟若謂其
  不識字故能全其天此有激之云以愧世間識字者可也不
  然先王之敎詩書之澤豈敗人倫壞風俗之物哉何必讀書
  然後爲學此夫子之所大惡也草巢趙君之圖此也知先王
  之敎不可一日廢所以示化民成俗之方借解氏事以興起
  感發人之良心善性其㫖深矣若欲以此表章解氏政非其
  所願也使其知表章之爲榮則解氏湻厚之氣漓矣因有感
  而書于后

知识出处

王魯齋集

《王魯齋集》

本文记述了鲁斋先生著述丰富共有文集七十五卷。先生的号称为“鲁”和“吾”,寓意着学习曾氏的思想。曾氏的鲁被定义为“钝”,是气质上的偏执,然而在易经中逐渐发展的思想,说明逐渐的效果非常显著。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都是逐渐积累的例子。鲁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长河经过龙门、洞庭一样,是逐渐积累的结果。杨子的尚白和柳子的愚溪都是逐渐发展的例子。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柏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