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碧霞山人王公文集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魯齋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586
颗粒名称: 題碧霞山人王公文集後
分类号: B968
页数: 1
页码:
摘要: 文章强调了文以气为主的重要性,并指出古有此言。近代儒者也提出文以理为主,但李汉认为,文是贯道之器,应以一句蔽三百年唐文之宗,但这种体用倒置的观念是错误的。周子认为,文是用来载道的,这是精确不可易的。道是形而上的,气是形而下的,形而上者不可见,必须通过形而下者来体现。因此,气也是道。这样的文才有正气。虽然正气重要,但文体各不相同,虽然文体多样,但不影响其正气的体现。如果道不明,气虽壮也是邪气、虚气,否则就是客气,不能称之为载道之文。作者对王公之文表示赞赏,认为其文有正气。
关键词: 载道之文 王公之文 正气

内容

文以氣爲主古有是言也文以理爲主近世儒者嘗言之李
  漢曰文者貫道之器以一句蔽三百年唐文之宗而體用倒
  置不知也必如周子曰文者所以載道也而后精確不可易
  夫道者形而上者也氣者形而下者也形而上者不可見必
  有形而下者爲之體焉故氣亦道也如是之文始有正氣氣
  雖正也體各不同體雖多端而不害其爲正氣足矣蓋氣不
  正不足以傳遠學者要當以知道爲先養氣爲助道苟明矣
  而氣不充不過失之弱耳道苟不明氣雖壯亦邪氣而巳虛
  氣而巳否則客氣而巳不可謂載道之文也吁若蟠浦先生
  王公之文亦可謂得其正氣者乎予學也晚未及識公而予
  之族姪偘少嘗師之爲予言公之學頗詳公嘗客諸侯於邊
  郡數經搶攘之變而能相與備禦計畫精密拊定反側勇往
  直前眞當世有用之才卒不與時偶歸而講道枌社莫不嚮
  慕固巳起敬日久一日得公碧霞之集窮日夜而讀之其詩
  清麗間雅其文典覈有法度於緼藉中得其精實之味尤恨
  其不得識公而相與從事於斯也又恨其銓次未約猶以半
  年之作雜於其中貴多不貴精後世文集之通患若放其後
  先因得其進學之序亦在乎人善觀之而巳某不揆荒淺有
  感公之文而著其正氣之說于后云

知识出处

王魯齋集

《王魯齋集》

本文记述了鲁斋先生著述丰富共有文集七十五卷。先生的号称为“鲁”和“吾”,寓意着学习曾氏的思想。曾氏的鲁被定义为“钝”,是气质上的偏执,然而在易经中逐渐发展的思想,说明逐渐的效果非常显著。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都是逐渐积累的例子。鲁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长河经过龙门、洞庭一样,是逐渐积累的结果。杨子的尚白和柳子的愚溪都是逐渐发展的例子。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柏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