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張魏公憂居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魯齋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581
颗粒名称: 跋張魏公憂居帖
分类号: B968
页数: 1
页码: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观看张忠献公的行状,见到他在被贬居20年后,忠孝之诚真,卧床枕块之时,壮纲常之本,未尝不为之泣下。而当读到他的忧居三帖时,感受到他幸教使不悖孝道之情,足以想象他笃厚湻至的素心,这是忠孝之本。作者感叹百年间兵连祸结,张公的塋域存亡未可知,读公之帖者必有感于今昔。
关键词: 张忠献公 忠孝 贬居

内容

予每觀魏國張忠獻公之行狀見其一再奏䟽於謫居二十
  年之後寢苫枕塊之時忠孝之誠眞足以立天地之心壯綱
  常之本未嘗不爲之泣下高宗皇帝初不以爲忤而逆檜之
  餘孽未殄羣吠喧豗而公復貶矣又未嘗不爲憤恨今觀公
  憂居三帖正此時之筆也讀其幸敎使不悖孝道之情又足
  以想其篤厚湻至之素心此又忠孝之本也未知此帖所與
  者何人而能問公之安否於憂危可畏之時信賢矣哉考其
  歲月則紹興乙亥之夏至今寶祐甲寅正及百年吁綿竹之
  塋域何在今方兵連禍結其存亡未可知而公之後復〓漠
  而不振讀公之帖者必有感於今昔者矣嗚呼悲夫

知识出处

王魯齋集

《王魯齋集》

本文记述了鲁斋先生著述丰富共有文集七十五卷。先生的号称为“鲁”和“吾”,寓意着学习曾氏的思想。曾氏的鲁被定义为“钝”,是气质上的偏执,然而在易经中逐渐发展的思想,说明逐渐的效果非常显著。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都是逐渐积累的例子。鲁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长河经过龙门、洞庭一样,是逐渐积累的结果。杨子的尚白和柳子的愚溪都是逐渐发展的例子。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柏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