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儒殿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萊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013
颗粒名称: 隆儒殿記
分类号: I264.4
页数: 2
页码: 一-三
摘要: 《隆儒殿记》是收录在吕东莱先生文集中的一篇散文。
关键词: 记载 宋代 隆儒殿

内容

仁宗皇帝皇祐紀元之三載憲度鴻明風化浹洽折
  衷六藝統一聖眞老師耆儒濟濟在列迺制詔有司
  朕紹休聖緖樂與据經守古之士燕見釉繹存神索
  至用緝熙日就月將之學肆開邃宇廣邇英之廬以
  爲講貫論說之地顧扁榜之名未立惟一二左右之
  臣汝爲臣度等言下尊隆儒術肇新廣殿親屈帝陛
  尊博延承學之臣右文之風推校千古無所與遜臣
  不勝大願請冠以隆儒之名丕諭聖志臣昧死以聞
  制可其請是維文敎之盛照映國史赫赫若前日事
  臣幸得以鈆槧待罪追述閎休以貽罔極臣之職也
  用敢拜手稽首而爲之記曰道待聖人而尊故儒者
  之是非必百世俟聖人而後明自三代以來尚文之
  主史冊相望襃衣博帶禹行舜趨肩相摩於朝盛於
  稷下論於石渠觀於橋門議於白虎洋洋乎聲明文
  物去洙泗不能以寸然束於詁訓泥於古陳滯固疎
  闊弗知合變質之以金穀甲兵之問試之以浩穰要
  劇之地則惶駭眩眊無所措其手足甚者誦六經以
  文姦言逢君之欲私龍斷以獵高位爲世所患若豪
  俊輕俠憑陵翫侮以儒爲戲而眞儒碩學與蒙其恥
  湻于髠之徒至譏評子思以病孟軻久矣儒者之不
  見信於世也如漢高帝宣帝世所謂英主槩以儒者
  爲無益於治亂之數間登用一二以備故事貌敬而
  心不隨特以爲朝廷之羽儀太平之盛觀而已上以
  名求之下以名應之其不見儒者之效也宜惟我國
  家聖聖相授尊道貴德以實不以文及我仁宗皇帝
  紹天覺民表章儒術露門經幄咨諏講肄言成典謨
  以隆儒之名登諸扁榜風示天下羣士慕嚮異人並
  出輔成四十二年冠古之治眞儒之效白於當世向
  之詆訾儒術者前倨後恭自咎自悔攄子思之宿憤
  刷孟軻之餘恥千載之是非至是而始定信乎道待
  聖人而尊也臣又聞之漢肅宗皇帝幸闕里祀孔子
  命儒者講論帝謂孔僖曰今日之會寕於卿宗有光
  榮乎僖對曰陛下親屈萬乘此乃崇禮先師增輝聖
  德至於光榮非所敢承夫區區肅宗固不足以仰望
  仁祖竊嘗借是說而論之則仁祖之創殿制名臣亦
  將曰此乃隆儒稽古增輝聖德豈特儒者之光榮哉
  臣旣述其事謹待制旨而勒之石臣謹記

知识出处

東萊集

《東萊集》

其书《文集》十五卷,又以家范、尺牍之类为《别集》十六卷,程文之类为《外集》五卷,《拾遗》一卷,年谱、遗书则为《附录》。祖谦理学思想集中在《家范》、《尺牍》、《读书杂记》、《师友问答》、《策问》诸篇目中。他主张“论学则宗孔孟,治则主尧舜”,认为无人本无二,“自人言之则曰性。自理言之则曰天道”。规约学者“以讲求经旨。明理、躬行为本”,强调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在对待理学内部朱子与陆九渊的争论上,祖谦对其采其调和折衷的态度,并不偏向于任何一方。上述诸论,实开浙东学派的先声。祖谦认为,对《诗》、《书》、《春秋》等,皆应多究古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崇炳
责任者
陳思臚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