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張嚴州作乞免丁錢奏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萊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1935
颗粒名称: 爲張嚴州作乞免丁錢奏狀
分类号: I264.4
页数: 4
页码: 十二-十八
摘要: 《为张严州作乞免丁钱奏状》是收录在吕东莱先生文集中的一篇散文。
关键词: 张严州 乞免丁钱 奏状

内容

右臣昨者恭奉聖旨差權發遣嚴州軍州事內竊
  省循以未信之學遽當民社深懼識眊力淺䟱闊舛
  謬仰負皇帝陛下責成共理之意敬陳悃愊懇辭弗
  俞黽勉遵承皇灼無地爰自就道徧訪本州利病往
  來者皆言嚴之爲郡地瘠人貧丁鹽錢絹額數繁重
  民不聊生此賦不除永無息肩之日臣瞻望威嚴顏
  色之始冒昧控訴天慈憫惻許令到任條具以聞仰
  見陛下至仁博臨勤恤民隱雖古先聖王之用心不
  是過也臣自到任延問耆老諮諏僚吏參稽案籍始
  知本州丁鹽錢絹爲民大害向來所聞百不一二謹
  條具本末上干天聽臣照對本州工鹽錢絹之起據
  父老稱自承平時每一丁官支給鹽一㪷計五斤每
  一斤計錢三十一文二分省共計錢一百五十六文
  省卻納絹一丈二尺八寸數內一半係本色絹一半
  係折納見錢是時絹每一匹直錢一貫文省每丁計
  納絹六尺四寸計價錢一百六十文省又折帛見錢
  一百六十文省兩項通計三百二十文省將官中所
  給鹽斤價錢百五十六文省比折外每丁實陪貼納
  錢百六十四文省所納不多公私兩便未見其害後
  來蔡京改變鹽法令大商入納買鈔支給袋鹽貨賣
  從此官司更不支給丁鹽徒令納絹鹽給旣停絹價
  復長浸久增目今絹一匹估計折納七貫文省民力
  殫竭職此之由臣請爲陛下詳言之兩浙東西路共
  管十五州軍戸口物力無若本州之貧丁鹽錢稅亦
  無若本州之重本州地形阻隘絕少曠土山居其八
  田居其二澗曲嶺隈淺畦狹隴苗稼疏薄殆如牛毛
  細民崎嶇力耕勞瘁雖遇豐稔猶不足食惟恃商旅
  般販斗斛爲命旬日不雨溪流已涸客船斷絕米價
  騰涌大小嗷嗷便同凶年每歲合六縣所納苗米除
  折納糯米外粳米止管八千七百五十一碩猶不及
  湖秀富民一戸所收之數所有官兵米糧逐年婺州
  應付一萬五千碩補助支遣尚闕一萬三千一十碩
  其爲困乏不言可見重以坊郭鄉邨邊溪去處每經
  巨浸垣牆頽仆廬舍傾摧資用散失生計蕭然若遇
  寇盗整葺未全復遭漂蕩民素窮乏又加此厄雖使
  止存兩稅猶懼輸納不前今乃經賦之外每丁使之
  重納丁錢鹽絹一丈二尺八寸其雙丁以上折科每
  匹計錢七貫文省凋瘵之民其何以堪且以兩浙諸
  郡論之平江府秀婺衢等四州自蠲免丁錢明州每
  丁止納錢六十文足惟湖州丁鹽錢絹在兩浙最號
  爲重其烏程歸安長興安吉德清五縣三丁其納絹
  一匹本州三丁其納絹三丈八尺四寸比烏程等五
  縣每三丁其少一尺六寸一丁止少五寸三分三釐
  相去不遠其武康一縣每四丁其納絹一匹則反輕
  於本州截長補短本州丁鹽錢絹較之湖州猶自頗
  重至於他郡重輕相絕可以類推本州民力在兩浙
  十五軍州之下而賦斂反在十五軍州之上以至貧
  之民納至重之賦人情物理恐不應爾臣謹按本州
  丁籍通計六縣第一等至第四等戸止有一萬七百
  一十八丁其第五等有產稅戸共管七萬一千四百
  七十九丁雖名爲有產大率所納不過尺寸分釐升
  合秒勺雖有若無不能自給其無產稅戸共管四萬
  一百九十丁並無寸土尺椽飢寒轉徙朝不謀夕本
  州統管一十二萬二千三百九十三丁而第五等有
  產稅戸無產稅戸共管一十一萬一千六百七十五
  丁是十分之中九分以上尫瘠困迫無所從出從前
  官吏明知其害迫於上司督責之嚴汗顏落筆蹙額
  用刑笞箠縲繫殆無虛日愁歎之聲閭里相接彊悍
  者窮塞無聊散爲攘竊四方遂指嚴州爲多盗之區
  非獷俗獨鍾於此土蓋丁錢偏重於他邦原其情狀
  實可憐憫臣體訪得深山窮谷至有年三十餘顏狀
  老蒼不敢裹頭縣吏恐丁數虧折時復搜括相騐糾
  令輸納謂之貎丁民間旣無避免之路生子往往不
  舉規脫丁口一歲之間嬰孺天閼不知其幾小民雖
  愚豈無父子之愛徒以阨於重賦忍滅天性親相賊
  殺傷動和氣悖逆人理莫斯爲甚臣聞之不覺涕下
  竊自惟念本州實係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基命之地
  陪輔行都最爲密邇皇帝陛下方以不忍人之心行
  不忍人之政豈容輦轂百里之間斯民顚頓愁悴父
  子不能相保意者未有以實上聞者臣職在拊摩尚
  復便文自營不言死有餘罪用敢竭誠悉意上徹旒
  承臣恭覩紹興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勅三省同奉
  聖旨永道郴州桂陽監及衡州茶陵縣民戸於二稅
  之外尚循馬氏舊法添納丁身錢絹米麥流弊未除
  朕甚憫之可將逐州縣丁身錢絹米麥並與除放臣
  竊惟永道郴桂陽監茶陵四郡一縣邈在湖廣太上
  皇帝明見萬里之外不異遠方捐賦予民本州幸在
  闕門之側反不得如遐方荒裔沾濡德澤臣竊痛之
  欲望聖慈特降睿旨將嚴州丁鹽錢絹依永道郴州
  桂陽監衡州茶陵縣及衢婺秀州平江府例盡行蠲
  除使一方仰父俯子更不至門復有生民之樂不然
  乞如明州例每丁納錢六十文足又若以國用未裕
  則乞蠲免一半粗寬民力亦爲厚幸然終不若沛然
  盡蠲爲滲漉無窮之澤也臣誠過慮恐議者或謂蠲
  免嚴州恐諸郡援例申請必致有虧經費臣竊謂聖
  人之治俾萬邦惟正之供丁鹽錢絹出於一切本非
  常賦陛下約己節用凡以爲民異時帑藏充溢蠲免
  之令固將次第而舉今雖調度尚虛猶當先其尤急
  者用示省賦之漸以地則莫如本州之近以民則莫
  如本州之困以害則莫如本州之重先後之序宜自
  本州始况太上皇帝潛龍舊鎭亦非諸州遽敢援例
  惟願睿斷不疑俯賜開允俾一邦亟解倒垂之急臣
  言語短拙不能盡寫困迫之狀惟與合郡吏民澡心
  滌慮延頸跂足以俟鴻厖之施冒犯天威臣無任戰
  慄悚懼謹錄奏聞伏候勅旨謹奏

知识出处

東萊集

《東萊集》

其书《文集》十五卷,又以家范、尺牍之类为《别集》十六卷,程文之类为《外集》五卷,《拾遗》一卷,年谱、遗书则为《附录》。祖谦理学思想集中在《家范》、《尺牍》、《读书杂记》、《师友问答》、《策问》诸篇目中。他主张“论学则宗孔孟,治则主尧舜”,认为无人本无二,“自人言之则曰性。自理言之则曰天道”。规约学者“以讲求经旨。明理、躬行为本”,强调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在对待理学内部朱子与陆九渊的争论上,祖谦对其采其调和折衷的态度,并不偏向于任何一方。上述诸论,实开浙东学派的先声。祖谦认为,对《诗》、《书》、《春秋》等,皆应多究古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崇炳
责任者
陳思臚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
张严州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