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經世圖譜卷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帝王經世圖譜》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0385
颗粒名称: 帝王經世圖譜卷九
分类号: Z121.5
页数: 18
页码: 五八八-六〇五
摘要: 本文记述了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人口管理和军事组织的文章。文章详细介绍了不同等级的土地制度、居民组织和赋税制度,以及军队的组织和运作。其中,重点介绍了乡、遂、都、鄙等不同区域的土地分配和居民组织,以及军队的编制和运作。文章还引用了《尚书》、《诗经》等文献中的相关内容,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选集 图谱 经世

内容

宋唐仲友撰郡 後學胡鳳丹月樵校梓
  千里爲畿之圖
  王畿任地之圖
  九等通率之圖
  一廛授地之圖
  鄉遂都鄙授地任民出賦之譜
  鄉遂都鄙出兵之譜
  鄉遂居民設官之譜
  保伍居民出軍之譜
  井田出車之譜
  周知民數之譜
  力政異同之譜
  九職十二職異同之譜
  大宰九賦九職九式九貢斂財制用之譜
  周禮大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而封溝之以其室數
  制之小司徒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爲井
  載師以廛里任國中之地國宅無征凡宅不毛者
  有里布遂人治野以田里安甿辨其野之土上地
  中地下地以頒田里上地夫一廛餘夫亦如之中地
  夫一廛餘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餘夫亦如之
  尚書堯典仲春厥民析仲夏厥民因仲秋厥民夷仲
  冬厥民隩
  毛詩七月四之日舉趾 遵彼微行 入此室處
  上入執宮功 信彼南山中田有廬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先王居民因天時之宜取人事之便順陰陽以出
  入故五畝之宅半在邑半在田雖鄉遂井牧之不
  同而此制則一但古文質畧互見于鄕言國宅無
  征以見田廬于遂言頒田里夫一廛以見與鄉同
  制于造都鄙言室數以見邑居有以知其無異制
  也農事方作而陽氣未盛故厥民析陽氣巳盛而
  農事急故厥民因農事猶急而陰氣未盛故厥民
  夷農事畢而陰氣盛故厥民隩天無忒時人無廢
  事野無惰民民無災疾裁成輔相之宜未有先于
  此者也
  鄕遂都鄙授地任民出賦之譜
  九等小司徒大司馬令賦同遂人大司徒
  上上肥硗通率可食七人田百畮不易家百畝
  上中上地食者參之二田百畮家百二十五畝
  上下其民可任者家百五十畝
  中上肥磽通率可食六人田百畮家百七十五畝
  中中中地食者半田百畮一易家二百畝
  中下其民可任者二家五人田百畮家二百二十五畝
  下上肥磽通率食五人田百畮家二百五十畝
  下中下地食者三之田百畮家二百七十五畝
  下下其民任者家二人田百畮再易家三百畝
  鄉自三人以外則爲餘夫鄉欲民眾遂自二人以外則爲餘夫
  興耡新田 疆予餘夫
  不及二人之家別授下地弛其征役鄕遂無公田 都鄙有田
  鄕遂都鄙出兵之譜
  都鄙 鄉遂
  九夫爲井 四井爲邑 四邑爲邱 四邱爲甸 四甸爲縣
  四驟爲都
  上地可任家三人 中地可任二家五人 下地可任家二人
  鄉晚役早休 下劑通率家二人 遂早役晚休
  鄉遂 都鄙
  官給 自具
  鄕遂居民設官之譜制軍設官附
  六鄉 五家爲比 五比爲閭 四閭爲族 五族爲黨 五黨爲週 五州爲鄉
  鄕官 比長下士 闾胥中士 族師上适 黨正下大夫
  州長中大夫 鄉大夫卿
  六遂 五家爲鄰 五鄰爲里 四里爲鄼 五鄼爲鄙 五鄙爲縣 五縣爲遂
  遂官 鄰長 里宰下士 鄼長中士 鄙師上士 縣正下大夫 遂人中大夫
  六軍 五人爲伍 五伍爲兩 四兩爲卒 五卒爲族 五族爲師 五師爲軍
  軍官 伍皆有長 兩司馬中士 卒長上士 帥下大夫 師中大夫 軍將命卿
  遂爲六鄉之副其遂官褫降一等
  遂軍爲鄉軍之副其八軍官亦然
  保伍居民岀軍之譜
  鄉 五家爲比 五比爲閭 四閭爲族 五家爲鄰 五鄰爲里 四里爲鄼
  十家爲聯 八閭爲聯
  比共吉凶二服 閭共祭器 族共喪祭 黨共射器 州共兵器 鄉共吉兄 裡樂之器
  遂 五家爲鄰 五鄰爲里 四里爲鄼 五鄼爲鄙 五鄙爲縣 五縣爲遂
  軍 五人爲伍 五伍爲兩 四兩爲卒 五卒爲旅 五旅爲師 五師爲軍
  井牧 九夫爲井 四井爲邑 四邑爲邱 四邱爲甸 四甸爲縣 四縣爲都
  井一爲鄰 鄰三爲朋 朋三爲里
  相保相受相和親相糾相贊刑罰慶賞相及
  相貢相友相助扶持自五家九夫以上皆
  然相葬以上事別上者兼下下者不得兼上
  周禮大司徒之職令五家爲比使之相保五比爲開
  使之相受四閭爲族使之相葬五族爲黨使之相救
  五黨爲州使之相賙五州爲鄕使之相賓 小司徒
  之職乃會萬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爲伍五伍爲兩
  四兩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師五師爲軍以起軍旅
  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貢賦 乃經土地而井牧
  其田野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邱四邱爲甸四
  甸爲縣四縣爲都 鄉師之職正歲稽其鄉器比其
  吉凶二服閭共祭器族共喪器黨共射器州共賓器
  鄉共吉凶禮樂之器 族師五家爲比十家爲聯五
  人爲伍十人爲聯四閭爲族八閭爲聯使之相保相
  受刑罰慶賞相及相共以受邦職以役國事以相葬
  埋 比長各長其比之事五家相受相和親有辠奇
  衰則相及 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四里爲贊五
  鄼爲鄙五鄙爲縣五縣爲遂 鄰長掌相糾相受凡
  邑中之政相贊士師之職掌鄉合州黨族閭比之
  聯與其民人之什伍使之相安相受以比追胥之事
  以施刑罰慶賞
  孟子滕文公上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
  相扶持則百姓親睦
  尚書大傳洛誥古者處師八家而爲鄰二鄰而爲助
  三朋而爲里五里而爲邑十邑而爲都十都而爲州
  州十有二師焉家不盈三口者不朋由命士以上不
  古之爲傑伍將以安民後之爲保伍將以厲民書
  曰王啟監厥亂爲民曰無胥戕無胥虐至于敬寡
  至于屬婦合由以容言上下共由此道以相容也
  故自五家爲比至于萬二千五百家之鄕使之更
  相親愛同其憂樂然後軍旅田役貢賦追胥從而
  出焉其本在大司徒而小司徒其末也然後世授
  田法廢民失其養凡大司徒所謂相保相受相葬
  相救相賙相賓者皆無有矣獨軍旅力役貢賦追
  胥之事與有罪奇衰則相及者獨存耳故民不獨
  疾視其上而保伍之害更相傾軋爭鬬之獄日煩
  爲上者不自反其法之不善又從而刑之是罔民
  也其去先王之意遠矣故譜先王之法以見其良
  法美意
  周禮太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二曰園
  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澤之材四曰藪牧養蕃鳥
  獸五曰百工飭化八材六曰商賈阜通貨賄七曰嬪
  婦化治絲枲八曰臣妾聚斂疏材九曰閒民無常職
  轉移執事 以九兩繫邦國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
  二曰長以貴得民三曰師以賢得民四曰儒以道得
  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
  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藪以富得民 小宰以
  官府之八成經邦治一曰聽役政以比居二曰聽師
  田以簡稽三曰聽間里以版圖 司事掌邦中之版
  土地之圖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以知田野夫家六
  畜之數 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
  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 小司徒之職掌建邦之
  教法以稽國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數以辨
  其貴賤老幼廢疾凡征役之施舍與其祭祀飲食喪
  紀之禁令乃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鄕之
  眾寡六畜車輦辨其物以歲時入其數以施政教令
  行徵及三年則大比大比則受邦國之比要乃會萬
  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五
  卒爲旅五旅爲師五師爲軍以起軍旅以作田役以
  比追胥以令貢賦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
  數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
  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
  徒役毋過家一人以其餘爲羨唯田與追胥竭作凡
  用眾庶則掌其政教與其戒禁聽其辭訟施其賞罰
  誅其犯命者凡國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 凡民
  訟以地比正之地訟以地圖正之及大比六鄉四郊
  之吏考夫屋及其衆寡六畜兵器以待政令鄉師
  之職各掌其所治鄉之教而聽其治國比之法以
  時稽其夫家衆寡辨其老幼貴賤廢疾馬牛之物辨
  其可任者與其施舍者鄕大夫之職以歲時登其
  夫家之眾寡辨其可任者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
  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舍者國中貴者賢
  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而以歲時入其書
  州長三年大比則大比州里以贊鄉大夫廢興
  黨正以歲時涖校比及大比亦如之 族師以邦比
  之法帥四閭之吏以時屬民而校登其族之夫家衆
  寡辨其貴賤老幼廢疾可任者及其六畜車輦 閭
  胥各掌其閭之徵令以歲時各數其閭之衆寡辨其
  施舍 縣師掌邦國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
  夫家人民田萊之數及其六畜車輦之稽三年大比
  則以考羣吏而以詔廢置遂人以歲時稽其人民
  而授之田野簡其兵器教之稼穡凡治野以下劑致
  毗以田里安毗以樂昏擾毗以土宜教甿稼穡以興
  耡利毗以時器勸毗以彊予任毗以土均平政辨其
  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頒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
  晦萊五十晦餘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晦莱百
  晦餘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晦萊二百晦餘夫
  亦如之凡治野夫閒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
  有畛百夫有遍洫上有涂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
  有川川上有路以達于畿以歲時登其夫家之衆寡
  及其六畜車輦辨其老幼廢疾與其施舍者以頒職
  作事以令貢賦以令師田以起征役 遂師各掌其
  遂之政令戒禁以時登其夫家之衆寡六畜車輦辨
  其施舍與其可任者經牧其田野辨其可食者周知
  其數而任之徵財征作役事則聽其治訟巡其稼穡
  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時事 遂大夫各掌其遂之政
  令以歲時稽其夫家之衆寡六畜田野辨其可任者
  與其可施舍者以教稼穡以稽功事縣正各掌其
  縣之正令徵比 鄙師以時數其眾庶 酇長以歲
  時校其夫家比其衆寡 里宰掌比其邑之衆寡與
  其六畜兵器 廩人掌九穀之數凡萬民之食食者
  人四鬴上也人三鬴中也人二鬴下也 天府掌祖
  廟之守藏若祭天之司民司祿而獻民數穀數則受
  而藏之 大胥掌學士之版瞽矇世奠繫 小史
  掌邦國之志奠繫世辨昭穆 大司馬掌建邦國之
  九法簡稽鄉民以用邦國凡令賦以地與民制之
  司士掌羣臣之版以治其政令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辨其年歲與其貴賤周知邦國都家縣鄙之數卿大
  夫士庶子之數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
  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
  人民與其財用九穀六畜之數周知其利害小司
  五九八
  寇及大比登民數自生齒以上登于天府內史司會
  冢宰貳之以制國用孟冬祀司民獻民數于王王拜
  受以圖國用而進退之歲終則令羣士計獄弊訟登
  中于天府 鄉士掌國中各掌其鄉之民數而糾戒
  之 遂士掌四郊各掌其遂之民數而糾其戒令
  縣士掌野各掌其縣之民數 司民掌登萬民之數
  自生齒以上皆書于版辨其國中與其都鄙及其郊
  野異其男女歲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萬民之
  數詔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獻其數于王王
  拜而受之登于天府內史司會冢宰貳之以贊王治
  尚書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
  禮記王制司空執度度地居民
  國語宣王料民于太原仲山甫諫曰民不可料也夫
  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協孤終司商協名姓
  司徒協旅司寇協姦牧協職工協革場協入廪協出
  是則少多死生出入往來者皆可知也于是乎審之
  以事王治農于藉蒐于農隙耨獲亦于藉獮于旣烝
  狩于畢時是皆習民數者也又何料焉王謂其少而
  大料之是示少而惡事也臨政示少諸侯避之治民
  惡事無以賦令且無故而料民天之所惡也害于政
  而妨于後嗣王卒料之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
  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坎之象曰水洊至習
  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天下若是其廣人民若
  是其衆少多死生出入往來日異而月不同何啻
  于水之習坎險阻而難知而先王必有以周知之
  蓋不獨周知其地而又周知其人不獨知其人而
  畜財器械亦不得而隱至公至坨之法由此可得
  而施果何道以知之皆得乎乾坤與坎之時義而
  巳王至尊也耕耨獲蒐獵狩之必親百官皆振其
  職自日成至歲會無敢墮乾之至健也歲月日時
  無易自鄉遂達于四夷秩然有序六官之屬各居
  其職坤之至順也故若甚難而未嘗不易若甚繁
  而未嘗不簡彼若甚險阻而吾有以知之由日至
  歲由王而至于場廩百工無一日之怠所謂常德
  行以習教事也者不如是而欲知民數則宣王之
  料民是已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所謂易以知
  險簡以知阻也料民而適以示少惡事則易者雖
  簡者繁矣不藉千畝一不習于常以失乾之健其
  弊至此周公之法可輕議乎故譜其職掌時事之
  次如右
  周禮小司徒之職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國中及四郊
  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數以辨其貴賤老幼廢疾凡征
  役之施舍與其祭祀飮食喪紀之禁令 乃會萬民
  之卒伍而用之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五卒
  爲旅五旅爲師五師爲軍以起軍旅以作田役以比
  追胥以令貢賦乃均土地家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
  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
  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徒
  役毋過家一人以其餘爲羨惟田與追胥竭作凡用
  眾庶則掌其政教與其戒禁聽其辭訟施其賞罰誅
  其犯命者凡國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鄉師之職
  以國比之法時稽其夫家衆寡辨其老幼貴賤廢
  疾牛馬之物必辨其可任者與其施舍者掌其戒令
  糾禁聽其詞訟鄉大夫之職以歲時登其夫家之
  眾寡辨其可任者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
  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舍者國中貴者賢者能者
  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以歲時大其書 均人掌
  均地政均地守均地職均人民牛馬車輦之力政凡
  均力政以歲上下豐年則公旬用三曰焉中年則公
  旬用二曰焉無年則公旬用一曰焉凶札則無力政
  無財賦不牧地守地職不均地政三年大比則大均
  遂人以下劑致甿以歲時登其夫家之衆寡及其
  六畜車輦辨其老幼廢疾與其施舍者以頒職作事
  以令貢賦以令師田以起征役 旅師凡新甿之治
  皆聽之使無征役以地之媺惡爲之等 稍人若有
  會同師田行役之事則以縣師之法作其同徒輦輂
  帥而以至治其政令
  禮記王制五十不從力政六十不與服戎七十不與
  賓客之事八十齊喪之事弗及也八十者一子不從
  政九十者其家不從政廢疾非人不養者一人不從
  政父母之喪三年不從政齊衰大功之喪三月不從
  政將徙于諸侯三月不從政自諸侯來徙家期不從
  政
  周禮太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二曰園
  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澤之材四曰藪牧養蕃鳥
  獸五曰百工飭化八材六曰商賈阜通貨賄七曰嬪
  婦化治絲枲八曰臣妾聚斂疏材九曰間民無常職
  轉移執事 太府掌九貢九賦九功之貳 內府掌
  受九貢九賦九功之貨賄 司會以九功之法令民
  職之財用 大司徒頒職事十有二于邦國都鄙使
  以登萬民一曰稼穡二曰樹藝三曰作材四曰阜蕃
  五曰飭材六曰通材七曰化材八曰斂財九曰生材
  十曰學藝十有一曰世事十有二曰服事 閭師凡
  任民任農以耕事貢九穀任圃以樹事貢草木任工
  以飭材事貢器物任商以布事貢貨賄任牧以畜事
  貢鳥獸任嬪以女事貢布帛任衡以山事貢其物任
  虞以澤事貢其物凡無職者出夫布
  太宰主于任民以出財用故以九職司徒主于登
  萬民以成事業故頒職事十有二自學藝而下皆
  食于上者無與乎出財用故太宰之九職所不及
  也學藝賢能也世事服事習爲庶人之在官者也
  雖貴賤不同皆治人者也閭師治民于臣妾有所
  不及者疏材非所以供上閭師主于致貢者也方
  其任之謂之九職職之成事謂之九功必有功然
  後有財用大府内府司會變文之義如此
  周禮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二曰園
  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澤之材四曰藪牧養蕃烏
  獸五曰百工飭化八材六曰商賈阜通貨賄七曰嬪
  婦化治絲枲八曰臣妾聚斂疏材九曰閒民無常職
  轉移執事 以九賦斂財賄一曰邦中之賦二曰四
  郊之賦三曰邦甸之賦四曰家削之賦五曰邦縣之
  賦六曰邦都之賦七曰關市之賦八曰山澤之賦九
  曰幣餘之賦以九式均節財用一曰祭祀之式二
  曰賓客之式三曰喪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
  事之式六曰幣帛之式七曰芻秣之式八曰匪頒之
  式九曰好用之式 以九貢致邦國之用一曰祀貢
  二曰嬪貢三曰器貢四曰幣貢五曰材貢六曰貨貢
  七曰服貢八曰旃貢九曰物貢 小宰執邦之九貢
  九賦九式之貳以均財節邦用大宰掌九貢九賦
  九功之貳以受其貨賄之入頒其貨于受藏之府頒
  其賄于受用之府凡官府都鄙之吏及執事者受賄
  用焉凡頒財以式法授之關市之賦以待王之膳服
  邦中之賦以待賓客四郊之賦以待稍秣家削之賦
  以待匪頒邦甸之賦以待工事邦縣之賦以待幣帛
  邦都之賦以待祭祀山澤之賦以待喪紀幣餘之賦
  以待賜予凡邦國之貢以待弔用凡萬邦之貢以充
  府庫凡式貢之餘財以供玩好之用內府掌受九
  貢九賦九功之貨賄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司
  會以九貢之法致邦國之財用 以九賦之法令田野
  之財用以九功之法令民職之財用以九式之法均
  節邦之財用司書掌九職九正九事載師掌任
  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職而待其政令以廛市任國
  中之地以場圃任園地以宅田士田賈田任近郊之
  地以官田牛田賞田牧田任遠郊之地以公邑之田
  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縣地以
  大都之田任畺地凡任地國宅無征園廛二十而一
  近郊十一遠郊二十而三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唯
  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
  耕者出屋粟凡民無職事者出夫家之征以時徵其
  賦 閭師掌國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數以任其
  力以待其政令以時徵其賦凡任民任農以耕事貢
  九穀任圃以樹事貢草木任工以飭材事貢器物任
  商以市事貢貨賄任牧以畜事貢鳥獸任嬪以女事
  貢布帛任衡以山事貢其物任虞以澤事貢其物凡
  無職者出夫布凡庶民不畜者祭無牲不耕者祭無
  盛不樹者無椁不蠶者不帛不績者不衰 縣師以
  歲時徵野之賦貢大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
  百里謂之侯服歲壹見其貢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
  謂之甸服二歲一見其貢嬪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
  之男服三歲一見其貢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
  釆服四歲一見其貢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衛
  服五歲一見其貢財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要服
  六歲一見其貢貨物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一見各
  以其所貴寶爲贄
  先王之理財生之有道取之有義節之有禮其事
  總之大宰故先之以九職任萬民所以生財也次
  以九賦斂財賄所以取財也又次以九式均節財
  用所以節財也三者備矣然後以九貢致邦國之
  用蓋王畿之內經用取具焉而後致九貢以爲之
  助而巳先儒謂萬民有九職之貢又有九賦以口
  率出泉非也先王之取民不過什一旣貢又賦不
  幾二乎況古之爲賦各供其有泉非民所有者惟
  市與閒民則輸之豈以口率若後世之法哉蓋先
  儒見大府旣言九賦又言萬民諸侯之貢遂以九
  職九賦九貢裂而爲三九職既貢其物不得不以
  九賦爲出泉又見司會言致邦國之財用令田野
  之財用令民職之財用亦析以爲三益信其說蓋
  曾未深考之耳大府言九賦以頒財言之言萬民
  之貢以充府庫以受財言之旣使之貢又賦之也
  閭師任民止于國中四郊而甸稍縣都不與焉縣
  師徵野之賦貢而四郊國中不與焉載師任地又
  有在鄉遂井牧之外者故司會互見以相備于九
  功曰民職于九賦曰田野云耳關市山澤邦中之
  賦皆在九賦豈田野所該而甸稍縣都豈無民職
  之財用九賦出于九職九職輸爲九賦豈有賦而
  復貢者哉故于九職言任萬民于九賦言斂財賄
  于九式言均節財用大宰之職較然明矣九賦足
  以供九〓九貢以待弔用言則以王者之致貢非
  以爲己私奉而邦國之貢不止待弔用而巳禹之
  貢任土而作周之九貢則以六服爲限然亦其大
  法耳職方氏言凡邦國制其貢各以其所有則亦
  未嘗以行人之法拘之也楚于周非侯服而包茅
  不入齊得以責之則祀貢不止于侯服行人之文
  蓋亦互見耳古者取民以什一爲中正而載師地
  乃不同若此以所謂任地者非鄉遂之貢井牧之
  助故爲法不同都鄙食四之一而取其什之二則
  通率亦二十而一賞田食三之一取其二十之三
  前通率亦二十而一所謂貢助之什一未始變特
  于其什一之中取之以上供耳至于林漆之征則
  非田税之比先王蓋有深意先儒言近者役重而
  税輕遠者役輕而稅重是未深考任地之法以三
  者觀之可知矣

知识出处

帝王經世圖譜

《帝王經世圖譜》

本书记了帝王經世圖譜共70種書,著者敘古往之事,論天地人等萬物之理,分門別類匯輯成書。最早的一種書是南朝梁元帝蕭繹撰、唐陸善經續及元葉森補《古今同姓名錄》,下至多套大型類書,如北宋李昉撰《太平御覽》、王若欽及楊億撰《冊府元龜》、清代張玉書及陳廷敬撰《御定佩文韻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