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陽人物記後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阳人物记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9702
颗粒名称: 浦陽人物記後序
分类号: K820.855.4
页数: 2
页码: 一至三
摘要: 郑涛为《浦阳人物记》所写的后序。
关键词: 历史人物 人物传记

内容

浦陽人物載於鄱陽洪氏郡志者不過蔣邵張敦傅
  柔揚扶陳太竭何千齡六人而已邑之儒先朱氏因
  之以撰縣志别出新意析為四門會稽李知退為縣
  有善政隷遺愛傳太竭千齡錢遹梅執禮隷孝節傳
  卲敦柔扶及吳傅王萬隷名德傳寶掌祖登玄朗靈
  默隷高僧傳比舊增多九人通為一十五人三山謝
  氏最後出獨取執禮及萬益以梅溶倪樸作浦汭先
  民傳金華宋景濓氏讀而非之謂洪氏紀載既甚簡
  略又不宜失時代後先朱氏亦不宜以會稽之人參
  於浦陽善附之臣入於名節龎辭幻學之流儕於士
  類謝氏取舍謹嚴雖或差強人意亦不宜引枝蔓浮
  辭而於事實反多遺闕於是潜精積思稽采史傳旁
  求諸儒之所記録上下數百年間一善不遺先之以
  忠義孝友次之以政事文學貞節合二十九人區分
  類聚勒成一家之言號之曰人物記其文奮迅而感
  嘅微婉而精深有類歐陽文忠公五代史記之作非
  抱良史材者能之乎蓋景濂氏自幼以絶人之資無
  書不讀比其長也又得柳待制道傳黄侍講晋卿吳
  山長立夫三先生為之師故其撰述往往筆埶煒煌
  如此嗟夫浦陽之為縣不改於前而昔之人物若希
  闊寂寥今則昭著赫奕與通都大邑相抗者庸非景
  濂氏振厲之功歟向使景濂氏不亟為之更歷百餘
  年顯者固若無害而弗顯者不隨世而磨滅幾希矣
  或者則曰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桑梓且然况鄉之先
  達乎景濂氏之作善則善矣而微寘品評於其間無
  乃不可乎曰非是之謂也文之所貴者在據事直書
  而是非善惡自見今景濂氏所述况又多紀善之辭
  吾見其扶植綱常者至矣何名為品評哉濤也不敏
  嘗與景濂氏師事三先生竊有同門之好頗獲窺其
  述作之意故敢忘鄙陋而序之末簡且以解或者之
  疑焉景濂氏名濂其先居京兆宋憲自唐武德中移
  吳興十四傳至榮字體仁周廣順中又移義烏之根
  溪榮之子甫甫之子訓訓之子帳帳之子祥祥之子
  阜阜之子偘偘之子柏宋嘉定初又移金華之潜溪
  距根溪蓋三里柏之子溥德溥德之子守富守富之
  子朝朝之子即景濂氏也國朝至正十年三月又移
  浦江感德鄉之青蘿山山去孝門橋不百步稱人之
  善必當本其家世故復疏此以附見云至正十年八
  月既望經筵檢討權參贊官浦江鄭濤書於京師湛
  露坊中

知识出处

浦阳人物记二卷

《浦阳人物记二卷》

《浦阳人物记》是明宋濂撰传记。是书凡五目,曰《忠义》,曰《孝友》,曰《政事》,曰《文学》,曰《贞节》。所纪共二十有九人,而以《进士题名》一篇附於后。《欧阳元序》,称其至公甚当,不以私意为予夺。盖濂本以文章名世,故所作皆具有史法。其书本成於元时,后人编辑濂集者,止采录其论赞,而全书则仍别行。此本为明弘治中历阳王珍所重刻。卷末有濂《自跋》,称始立稿,而廉侯景渊遽取刊布,牴牾者多。今补定五十馀处,视旧行为小胜。末题至正十三年。此《跋》濂集亦未收,盖濂元时所作,集多失载。今所传未刻稿皆至正时之遗文,可以互证也。

阅读

相关人物

鄭濤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