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聖政記卷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洪武聖政記》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9679
颗粒名称: 洪武聖政記卷下
分类号: D691.2
页数: 5
页码: 一-十
摘要: 本文记述了洪武圣政记》下记载了洪武帝的一系列政治措施。包括改革官制、修订律令、恢复礼制、整顿风俗、封赏功臣等。洪武帝通过这些举措,旨在巩固政权、安定民心、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关键词: 洪武帝 政治措施 政治制度

内容

絕倖位第五
  上初卽位卽會羣臣立綱陳紀法體漢唐畧加增減
  亦參以宋朝之典內置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及
  六部等官外列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
  府州縣等官綱維庶務以安兆民一革冗濫之弊四
  年夏五月諭吏部尙書詹同等曰吏部者衡鑒之司
  鑒明則物之妍媸無所逃衡平則物之輕重得其當
  蓋政事得失在庶官任官賢否由吏部任得其人則
  政理民安非其人則瘝官曠職卿等居持衡秉鑒之
  任宜在公平以辯賢否母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巳六
  年夏四月命吏部訪求賢才上曰世有賢才國之寶
  也古之聖王恒汲汲于求賢若高宗之於傅說文王
  之於吕尚二君者豈其智之不足也而遑遑於板築
  鼓刀之徒蓋賢才不備不足以爲治鴻鵠之能遠舉
  者爲其有羽翼也蛟龍之能騰躍者爲其有麟鬣也
  人君之能致治者爲其有賢才而爲之輔也今山林
  之士豈無德行文藝之足稱者宜令有司採舉而備
  禮遣送京師朕將任用之以圖至治
  定民志第六
  上命中書省定官民房舍服色等第諭之曰昔帝王
  之治天下必定禮制以辯貴賤明等威是以漢高初
  興卽有衣錦繡綺縠操兵乘馬之禁歷代皆然近世
  風俗相承流於奢侈閭里之民服食居處與公卿無
  異貴賤無等僭禮敗度此元之所以失政也中書其
  以官民房舍服色等第明立禁條頒布中外俾各有
  所守以正名分禮部上考定禮儀上謂尙書牛諒曰
  禮者國之防範人道之紀綱朝廷所當先務不可一
  日無也自元氏廢棄禮教因循百年而中國之禮變
  易幾盡朕卽位以來夙夜不忘思有以振舉之以洗
  染污之習故嘗命爾禮部定著禮儀今雖巳成宜更
  與諸儒參詳考議斟酌先王之典以復中國之舊務
  合人情永爲定式庶幾愜朕心也又嘗諭徐達等曰
  禮法國之綱紀禮法立則人志定上下安建國之初
  此爲先務爾等爲吾輔相當守此道母謹於始而忽
  於終也
  新舊俗第七
  六年冬十一月命刑部尙書劉惟謙更定新律每一
  篇成輙繕書上奏揭於西廡之壁上親御翰墨爲之
  裁定務協厥中而後頒降七年春二月新律成其篇
  目一準之於唐曰名例曰衛禁曰職制曰戸㛰曰廐
  庫曰擅興曰盜賊曰鬬訟曰詐僞曰雜律曰捕亡曰
  斷獄其間或損或益或仍其舊悉合輕重之宜合六
  百有六條分三十卷
  右申禁令
  上令諸司定文武科取士之法諭之曰上世帝王創
  業之際用武以安天下守成之時講武以威天下至
  於經綸撫治則在文臣二者不可偏用也古者人生
  八歲學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十五學脩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之道是以周官選舉之制曰六德曰六行曰
  六藝文武兼用賢能並舉此三代治化所以隆盛也
  茲欲上稽古制設文武二科以廣求天下之賢其應
  文舉者察之言行以觀其德考之經術以觀其業試
  之書算以觀其能策之經史時務以觀其政事其應
  武舉者先之以謀畧次之以武藝取其實效不尙虛
  文然此二者必先年責成有司預爲勸諭俾民間秀
  士及智勇之人各以時勉學俟開舉之歲以充貢京
  師上嘗謂翰林侍讀學士詹同等曰古人爲文章或
  以明道德或以通當世之務如典謨之言皆明白易
  知無深怪險僻之語至如諸葛孔明出師表亦何嘗
  雕刻爲文而誠意溢出至今使人誦之自然忠義感
  激近世文士不究道德之本不達當世之務故詞雖
  艱深意實淺近卽使過揚雄相如何裨實用自今翰
  林爲文但取通道理明世務無事浮藻
  右覈實效
  二年冬十月上諭中書省臣曰學校之教至元其弊
  極矣使先王衣冠禮義之教混爲夷狄上下之間波
  頺風靡故學校之教名存實亡況兵變以來人習於
  戰鬬惟知干戈莫識俎豆朕嘗謂治國之要教化爲
  先教化之道學校爲本京師雖有太學而天下學校
  未興宜令郡縣皆立學禮延師儒教授生徒以講論
  聖道使人日漸月化以復先王之舊以革污染之習
  此最急務宜速行之
  八年春三月命御史臺官選國子生分教北方上諭
  之曰致治在於善俗善俗本乎教化教化行雖閭閻
  可使爲君子教化廢雖中材或墜爲小人近北方喪
  亂之餘人鮮知學欲求多聞之士甚不易得今太學
  諸生中年長學優者卿宜選取俾往北方各郡分教
  庶使人知務學人材可興於是選國子生林伯雲等
  三百六十六人給廪食賜衣服而遣之
  右育人材
  三年夏六月李文忠等遣人送故元皇孫買的里八
  刺及其后妃等到京中書上言宜獻俘太廟上以帝
  王之後有所不忍止令具本俗之服見至日上服皮
  弁御奉天殿百官具朝服侍班侍儀使引見行五拜
  禮見皇太子行四拜禮后妃朝坤寕宫命婦具冠服
  侍班禮畢賜以中國冠服并賜第宅及廪餼封買的
  里八刺爲崇禮侯誥曰昔帝王之有天下必封前代
  子孫使作賓王家其來尙矣元失其馭四海紛爭朕
  以武功削平羣雄混一區宇爲天下主而買的里八
  刺實爲元之宗孫比者遣將北征爾祖巳殂旣克應
  昌爾迺來歸朕念帝王之後爰稽古制錫以侯封爾
  其夙夜恭愼稱朕〓禮之意上以元主不戰而奔克
  順天命特諡曰順帝上又以其后妃在京不能耐暑
  且北狄但知食肉飲酪迺勑中書省臣務使之飲食
  起居適宜若其欲歸當遣還沙漠未幾竟遣還
  右優前代
  上以國家創業之初禮制未備勑中書省令天下郡
  縣舉素志高潔博古通今〓達時宜之士禮送至京
  乃命凱等更製其詞至是上之命協音律者歌之謂
  侍臣曰禮以道敬樂以宣和不敬不和何以爲治元
  時古樂具廢惟淫詞豔曲更唱迭和又使胡虜之聲
  與正音相雜甚者以古先帝王祀典神祗飾爲隊舞
  諧戲殿廷殊非所以道中和崇治體也今所制樂章
  頗協音律有和平廣大之意自今一切流俗諠譊淫
  褻之樂悉屏去之
  右正禮樂之失
  三年上以山川之神不宜加以國家封號定制止稱
  本名詔曰自有元失馭羣雄鼎沸土宇分裂聲教不
  同朕奮起布衣以安民爲念訓將〓兵平定華夷大
  統以正永惟爲治之道必本於禮考諸祀典如五獄
  五鎭四海四瀆之封起自唐世崇名美號歷代有加
  在朕思之則有不然夫嶽鎭海瀆皆高山廣水自天
  地開闢以來至今英靈之氣萃而爲神必皆受命於
  上帝幽微莫測豈國家封號之所可加瀆禮不經莫
  此爲甚至於忠臣烈士雖可加以封號亦惟當時爲
  宜夫禮所以明神人正名分不可以僭差今命依古
  定制凡嶽鎭海瀆並去其前代所封名號止以山水
  本名稱其神郡縣城隍神號一體攺封歷代忠臣烈
  士亦依當時初封以爲實號後世諡議之稱皆與革
  去其孔子明先王之要道爲天下師以濟後世非有
  功於一方一時者可比所有封爵宜仍其舊庶幾神
  人之際名正言順于理爲當用稱朕以禮祀神之意
  右去海嶽之封
  上平日持身之道無優伶近狎之失酣歌夜飮之歡
  正宫無自縱之權妃嬪無專寵之幸自以乾清宫爲
  正寢后妃宫院各有其所每夕進御有序或有浮詞
  之婦察其言非卽加誥責故宫無妬忌之女其外戚
  亦循理畏法無敢恃寵以病民寺人之徒惟給事掃
  除之役凡古昔所深患者皆絕無之上每有識記書
  札輙命皇后藏之倉卒取視后卽於囊中出而進之
  未嘗脫誤凡進上御膳后必躬自省視宫人請曰宫
  中人眾可無煩聖體后曰吾固知宫中有人但婦人
  事夫不可不謹膳羞上進不可不潔脫有不至汝輩
  受責吾心豈安吾所以爲此者一以敬上而不敢忽
  一以保汝輩免於責也豈謂無人耶宫人聞之莫不
  感悅
  右嚴宫閫之法
  二年春正月上勑中書省臣曰元末政亂禍及生靈
  朕倡義臨濠以全鄕曲繼率英賢渡大江遂西取武
  昌東定姑蘇北下中原南平閩廣越十有六載始克
  混一每念諸將相從捐軀戮力開拓疆宇有共事而
  不覩其成建功而未食其報追思前勞痛切朕懷人
  孰無死死而不朽乃爲可貴若諸將者生建忠勇之
  節死有無窮之榮身雖沒而名永不磨矣其命有司
  立功臣廟於鷄鳴山序其封爵爲像以奉祀之又嘗
  勑禮部官曰自古忠臣義士舍生而取義者身沒而
  名存有以垂訓於天下後世若元右丞余闕守安慶
  屹然當南北之衝援絕力窮舉家皆死節義懔然又
  若江州總管李黼身守孤城力抗强敵臨難死義與
  闕同轍自昔忠臣義士必見褒崇於後代蓋以厲風
  教也宜令有司建祠肖像祀之
  右厲忠節之訓
  監察御史高原佩言京師人民循習元氏舊俗凡有
  喪葬設酒會親友作樂娛尸惟較迺殽厚薄無哀戚
  之情流俗之壞至此甚非所以爲治且京師者天下
  之本萬民之所取則一事非禮則海內之人轉相視
  效弊可勝言況送終禮之大者不可不謹乞禁止以
  厚風化上是其言乃詔禮官定官民喪服之制上以
  唐宋皆有成律斷獄惟元不倣古制取一時所行之
  事以爲條格且比例太繁胥吏因之易爲奸弊以出
  入人罪故自平武昌以來卽命定律後臺諫旣立遂
  命左丞相李善长学士陶安等祥定而痛革舊例之
  繁
  右划積歲之幣

知识出处

洪武聖政記

《洪武聖政記》

出版者: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出版地:扬州

本书《洪武圣政记》由朱棣(洪武帝)的宫廷学士宋濂所写。在这段文字中,宋濂对洪武帝治国的伟大事业和政策进行了赞颂。他称赞洪武帝像汉高帝一样,以雄才大略统一天下,但《洪武圣政记》在描述洪武帝的治国策略时较为笼统,缺乏细节。洪武帝在即位后,一直努力图治,制定了许多法律制度、政治举措和军事策略,以统一和治理国家。宋濂认为,《洪武圣政记》是为了规划宏伟的治国方略,在这些方略中体现了高帝的气魄和洪武帝的英明。洪武帝顺利夺取天位后,继续努力治理国家,包括祭祀、行政、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宋濂认为这些措施具有先见之明,可以为后世规范治理国家的方式提供借鉴。因此,他希望将这些有关政务重要内容编写成书,称之为《洪武圣政记》,共分七卷。他相信,这本书可以成为后世治国的典范,体现洪武帝的智慧和英明统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