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本第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洪武聖政記》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9676
颗粒名称: 正大本第二
分类号: D691.2
页数: 2
页码: 四-六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立长子为皇太子,设东宫官制,并选廷臣勳德老成者兼任,强调君臣一体,辅佐太子。同时告诫东宫官属,不可效仿元制设中书令,且不可任贤惟类。要求尊礼师傅,讲习经传,博通古今,识达机宜。
关键词: 洪武帝 政治制度 朱元璋

内容

上旣御極卽立長子爲皇太子正位東宫以定大本
  戒之曰天子之子與公卿士庶人之子不同公卿士
  庶人之子係一家之盛衰天子之子係天下之安危
  爾承主器之重將有天下之責也公卿士庶人不能
  脩身齊家取敗止於一身若天子不能正身脩德其
  敗豈但一身一家之比將宗廟社稷有所不保天下
  生靈皆受其殃可不懼哉可不戒哉禮部尙書陶凱
  請選人專任東宫官屬罷兼領之職庶於輔導有所
  責成上曰古者官不必備惟賢能是用朕以廷臣有
  才望勳德者兼東宫官非無謂也嘗慮廷臣與東宮
  官屬有不相能遂成嫌隙或生奸謀離間骨肉其禍
  非細若江充之事可爲明鑑朕今立法令臺省都督
  府官兼東宫官贊輔之父子一體君臣一心庶幾無
  相構之患也乃命詹同取東宫官制觀之謂同等曰
  朕今立東宫官取廷臣勳德老成者兼其職老成舊
  人動有典則若新進賢者亦選擇參用夫舉賢任才
  立國之本崇德尙齒尊賢之道輔導得賢人各盡職
  故連抱之木必以授良匠萬金之璧不以付拙工同
  對曰陛下立法垂憲之意實深遠矣於是以李善長
  等皆兼東宫官迺諭善長等曰朕於東宫官不別設
  府僚而以卿等兼之者蓋軍旅未息朕若有事於外
  必留太子監國若設府僚卿等在內事當啓聞太子
  或有聽斷不明而與卿等意見不合卿等必謂府僚
  導之嫌疑由是而生朕所以特置賓客諭德等官以
  輔成太子德性且選名儒爲之賓友昔周公教成王
  告以克詰戎兵召公教康王告以張皇六師此居安
  慮危不忘武備蓋繼世之君生長富驕泥於安逸多
  忽於軍旅之事一有緩急罔知所措二公所言不可
  忘也劉基陶安言於上曰適聞中書欲倣元制設中
  書令奏以太子爲之上曰取法於古必擇其善者而
  從之苟爲不善而一槩是從將欲望治譬猶登高岡
  而卻步渡長江而回楫豈能達哉元氏胡人事不師
  古設官不以任賢惟其類是與名不足以副實行不
  足以服眾豈可取法且吾子年未長學未充更事未
  多所宜尊禮師傅講習經傳博通古今識達機宜他
  日軍國重務皆令啓聞何必效彼作中書令乎

知识出处

洪武聖政記

《洪武聖政記》

出版者: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出版地:扬州

本书《洪武圣政记》由朱棣(洪武帝)的宫廷学士宋濂所写。在这段文字中,宋濂对洪武帝治国的伟大事业和政策进行了赞颂。他称赞洪武帝像汉高帝一样,以雄才大略统一天下,但《洪武圣政记》在描述洪武帝的治国策略时较为笼统,缺乏细节。洪武帝在即位后,一直努力图治,制定了许多法律制度、政治举措和军事策略,以统一和治理国家。宋濂认为,《洪武圣政记》是为了规划宏伟的治国方略,在这些方略中体现了高帝的气魄和洪武帝的英明。洪武帝顺利夺取天位后,继续努力治理国家,包括祭祀、行政、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宋濂认为这些措施具有先见之明,可以为后世规范治理国家的方式提供借鉴。因此,他希望将这些有关政务重要内容编写成书,称之为《洪武圣政记》,共分七卷。他相信,这本书可以成为后世治国的典范,体现洪武帝的智慧和英明统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