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心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读四书丛说八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4829
颗粒名称: 盡心上
分类号: B222
页数: 3
页码: 十九至二十二
摘要: 許謙為孟子中的盡心上作註解。
关键词: 儒学 孟子

内容

盡心章
  盡心知性知天 夭壽不貳
  存心養性事天 修身俟死
  朱子釋明徳則曰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
  眾理而應萬事者釋心則曰人之神明所以具
  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二者無大異豈心即明徳之
  謂乎蓋徳者得也所得乎天是釋徳字本意而指
  其得之之原虛靈不昧以狀明之體具眾理應萬
  事皆所得之實然而虛靈不昧則心也具眾理則
  性也應萬事則情也是合心性情三者言之而以
  得乎天冠於其上其釋明徳為切至於言心而曰
  神明是指人身之神妙靈明充之可以參天地贊
  化育之本而言其所統則性情也故亦曰具眾理
  應萬事此釋心字亦切況徳者謂得之於心不以
  心而言則徳何所倚乎然彼言以順辭也此言所
  以有主宰之意此又防有輕重之不同
  萬物章
  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仁強恕而行求仁
  廣土眾民章
  此章要在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一句上常
  人固皆有四者為氣稟昬迷故物欲蔽隔四者不
  能根于心惟君子則得于天者全而不曽失常與
  心相著故其發施有下文如此效驗窮達不能加
  損而憂樂也分定是分得天之全體分字正指四
  者
  伯夷辟紂章
  此章主意在文王之政有國者所當法不主言二老
  之去就
  登東山章
  第一節兩言登山謂所處地位髙則視下愈小觀海
  難為水謂所見大則小者不足觀防聖門難為言
  謂既聽聖人之言則餘人之言皆不足聽此句與
  觀海相連一般說第二節言聖人之道有本故用
  不窮第三節言學者當學聖人然當以漸而進不
  可躐等也觀海觀水流水雖三節皆言水自是三
  様意思比喻
  楊子取為我章
  權稱錘也物輕重不齊權與物相凖方得其平君子
  應事當隨事取中而應之譬之稱錙兩斤鈞石物
  之輕重各有當其平處今以銖兩為輕鈞石為重
  例以斤稱之其可乎是子莫之執中也
  栁下惠章
  栁下惠不羞汚君不卑小官袒裼祼程焉能凂我和
  也至於不怨不憫三黜而不改其道介也人惟知
  其和而不知其介故孟子表而出之所謂三公當
  時必有命惠為此任者不可知矣
  堯舜性之章
  性之者謂得於天者氣質清明義理純粹而終身行
  之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假修治者也身之者謂
  氣稟防有不同而自修其身體道而行自思勉以
  至於不思不勉者也至於五霸假借仁義之規模亦以尊天子安同
  盟為名而實欲自行其威富其國久於此道亦不
  自知其非仁義
  予不狎章
  不狎不順有二義伊尹謂我見桀不順今又習見太
  甲不順乃就桀與太甲二人言之此一義也或言
  伊尹見太甲行事日日不合於理義不欲習慣見
  此不順理之事乃就太甲一人言之又一義也王
  文憲謂伊尹放太甲善用權者也孟子明其事而
  言曰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簒善語權
  者也倘孟子居於彼時則必行伊尹之事業
  士何事
  尚志者髙尚其心之所之士無位未得行其道故且
  只髙尚其志向非仁非義一節謂有此志而待他
  日得位而行之者也兩惡在卻是目今居者由者
  則雖未得大人之位而大人之事已預全備矣當
  如此作兩節看
  仲子不義章
  金先生曰仲子不義當句乃先斷其為不義之人下
  則曰若有與之齊國必不肯受人皆信其廉殊不
  知此乃舎簞食豆羮之小義爾何足道哉彼有辟
  兄離母之大不義豈可以其小義即許其大不義而
  名之曰賢哉
  食而勿愛章
  恭敬者之恭敬以發於心者言恭敬而無實之恭敬
  以幣帛言
  君子之于物章
  愛之而弗仁之愛愛惜之義不輕用物不暴殄天物
  之意仁民之仁乃愛之本義親又重於仁
  程子嘗言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而此卻言
  仁推己及人似有不同蓋此章四仁字皆言仁之
  用不言仁之體程子所謂推己及人正訓此章之
  仁字推字亦要輕看以己所有推出行去爾

知识出处

读四书丛说八卷

《读四书丛说八卷》

元许谦撰。谦有《诗集传名物钞》,已著录。案《元史》本传:“谦读《四书章句集注》,有《丛说》二十卷。谓学者曰:‘学以圣人为准的,然必得圣人之心而后可学圣人之事。圣贤之心具在《四书》,而《四书》之义备於朱子。顾辞约意广,读者安可易心求之乎?’”黄溍作谦《墓志》,亦称是书敦绎义理,惟务平实。所载卷数与本传相同。明钱溥《秘阁书目》尚有《四书丛说》四册。至朱彝尊《经义考》则但据《一斋书目》编入其名,而注云“未见”。盖久在若存若亡间矣。此本凡《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二卷。《中庸》阙其半,《论语》则已全阙,亦非完书。然约计所存,犹有十之五六。即益以所阙之帙,亦不能足原目二十卷之数,殆后来已有所合并欤?书中发挥义理,皆言简义该。或有难晓,则为图以明之,务使无所凝滞而后已。其於训诂名物,亦颇考证,有足补《章句》所未备。於朱子一家之学,可谓有所发明矣。

阅读

相关人物

許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