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1623
颗粒名称: 風雅頌
分类号: I109.2
页数: 2
页码: 十九至二十二
摘要: 呂祖謙對風雅頌作的註解。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古代散文

内容

大序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諌言之
  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至於王道衰禮
  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
  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
  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逹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
  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
  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是以一國之事繫一人
  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
  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
  成功告於神明者也
  鄭氏詩譜序文武時詩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鳴文
  王之屬及成王周公致太平制禮作樂而有頌
  聲興焉盛之至也本之由此風雅而來故皆録
  之謂之詩之正經孔子録懿王夷王時詩訖於
  陳靈公淫亂之事謂之變風變雅孔氏曰變風/之作齊衛爲
  先陳最在後變雅則處其間齊哀公當懿王衛/頃公當夷王陳靈公魯宣公十年爲其臣夏徴
  舒所弑變雅始於厲王變雅亦稱雅者王政仍/被邦國所以亦名爲雅及平王東遷其政才行
  境內是以/變爲風焉
  孔氏曰王道衰諸侯有變風王道盛諸侯無正風
  王道明盛政出一人諸侯不得有風王道旣衰
  政出諸侯故各從其國有美刺之別也正經述
  大政爲大雅述小政爲小雅有大雅小雅之聲
  王政旣衰變雅兼作取大雅之音歌其政事之
  變者謂之變大雅取小雅之音歌其政事之變
  者謂之變小雅故變雅之美刺皆由音體有小
  大不復由政事之小大也頌者美盛德之形容
  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惟周頌爾商頌雖是
  祭祀之歌祭其先王之廟述其功德非以成功
  告神魯頌頌僖公功德纔如變風之美者爾又
  與商頌異也
  王道之盛陳列國之詩以觀民風其可采者
  大師播之音律以風天下如汝墳江有汜之
  在二南是也禮樂出於一故不得國別爲風
  爾
  蘇氏曰衛武衛文鄭武秦襄之風宣王之雅皆美
  之然猶不免爲變詩何也曰昔周之興也積仁
  行義凢數百年至於文武風俗純備是以其詩
  發而爲正詩自成康以來周室不競至幽厲而
  大壞其敗亦數百年其蓄之也亦厚矣是以其
  詩不復其舊而謂之變夫自其正而至乎變其
  敗之也甚難其間必有幽厲大亂之君爲之而
  後能自其變而復于正其反之也亦難必有后
  稷公劉文武積累之勤而後能今夫五人者其
  善之積未若其變之厚矣是以不免於變也
  李氏曰小雅則主一事而言大雅則泛言天下之
  事如鹿鳴之燕嘉賔四牡之勞使臣皇皇者華
  之遣使臣是主一事而言之也至於大雅則泛
  言天下之事如文王之詩言文王受命作周大
  明之詩言文王有明德之朱氏曰正小雅二/十二篇皆王政之
  一事正大雅十八篇言王政之大體以其規模/氣象考之意其音節亦有不同者及其變也則
  各以其聲/而繫之與

知识出处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

诗经注本。三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著有《东莱集》等。此书是宋代汉学家的《诗经》代表著作,它坚守序、传、笺、疏,按序说诗。在诗篇正文之前,首列《诗序》。各章之后,分列诸家之说,自毛苌以后,凡引四十四家。书中所称“朱氏曰”者,即所采朱熹早期的见解,其后朱熹疑序,自变前说,吕祖谦则仍坚守毛、郑,成为宋代汉学的最后壁垒。陈振孙称其博采诸家,存其名氏,先列训诂,后陈文义,剪裁贯穿,如出一手,有所发明,则别出之。按汉学诗经学,在《毛诗正义》颁行以后,似已告一段落,宋代汉学家虽然作些零碎修补,少有重大发明。此书语言浅显,条理清晰,可以看作宋代汉学《诗经》注释的普及读本。书中名物训诂,较为详悉,于此尚有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宋代诗经学史的重要资料。《吕氏家塾读诗记》有明嘉靖刻本、清嘉庆中听彝堂刊本、《四库全书》本、《经苑》本、《墨海金壶》本、《金华丛书》本、收入《丛书集成初编》和《百部丛书集成》。丛书本以《墨海金壶》本为佳。

阅读

相关人物

呂祖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