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三跳(省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报纸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909
颗粒名称: 湖州三跳(省级非遗项目)
分类号: F127;F426;F124
页数: 13
页码: 158-170
摘要: 湖州三跳因其伴奏乐器为“三跳板”而得名,是一种用【劝世调】单曲往复,使用湖州当地方言,说唱相间的地方曲艺品种,流行分布于浙北地区,因区域和唱腔流派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帮别”。20世纪初,德清县成立行会组织“正古社”,主要艺人有宋连忠、宋林法、张银林等等。解放后,三跳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艺人被组织起来,成立了德清县曲艺协会,队伍不断扩大,1954年,传统书目《李三宝救嫂》得以整理参加省会演并获演出奖。
关键词: 德清县 伴奏乐器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 唱腔流派

内容

湖州三跳因其伴奏乐器为“三跳板”而得名,是一种用【劝世调】单曲往复,使用湖州当地方言,说唱相间的地方曲艺品种,流行分布于浙北地区,因区域和唱腔流派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帮别”。20世纪初,德清县成立行会组织“正古社”,主要艺人有宋连忠、宋林法、张银林等等。解放后,三跳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艺人被组织起来,成立了德清县曲艺协会,队伍不断扩大,1954年,传统书目《李三宝救嫂》得以整理参加省会演并获演出奖。改革开放以来几近消亡的说唱活动又正常开展起来。常演曲目包括《小金钱》《天宝图》《九美图》《十美图》《万花楼》《三门街》《绿牡丹》等。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