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阁(附:“吴山大观”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湖楹聯與景典》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079
颗粒名称: 城隍阁(附:“吴山大观”联)
分类号: I269;K928.7
页数: 3
页码: 327-329
摘要: 清景慰心期,柳浪荷风,三秋桂雨;高楼凭指顾,襟江袖海,一勺西湖。装点湖山,呼来上下几重阁;打量吴越,换了东南第一州。八百里河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画阁好凭栏,分香万井留春住;倚窗宜品茗,倒影千峰携翠来。吴楚东南,远睇沧溟如带;大好河山,正宜画阁留云、琼台邀月;无边风景,还待雄文纪胜、绝唱传神。阁影上摩空,纵目喜迎崭新世纪;涛声时排岸,披襟饱览大好湖山。迹著台徨,身置九霄迎瑞气;胸惺禹甸,神驰千载仰千贤。城隍阁位于吴山中部北麓,是以原都城隍庙为主体的建筑群,分城隍阁、周新祠、戏台、仪门、文昌阁、碑亭、龙神庙及大观台等八处。鸿雁归携春色去,凤凰飞入郡城来。
关键词: 西湖 楹联 城隍阁

内容

城隍阁(沈鹏)
  清景慰心期,柳浪荷风,三秋桂雨;
  高楼凭指顾,襟江袖海,一勺西湖。(王翼奇撰 金鉴才书)
  装点湖山,呼来上下几重阁;
  打量吴越,换了东南第一州。(叶一苇撰 邢名举书)
  八百里河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徐渭句 林剑丹重书)
  湖山信美(顾毓秀)
  画阁好凭栏,分香万井留春住;
  倚窗宜品茗,倒影千峰携翠来。(王其煌撰 王冬龄书)
  东南形胜(沈定庵)
  吴楚东南,远睇沧溟如带;
  晨昏钟鼓,惯看舟壑潜移。(选堂)
  高耸天风(刘江)
  大好河山,正宜画阁留云、琼台邀月;
  无边风景,还待雄文纪胜、绝唱传神。(吴亚卿撰 马世晓书)
  舒卷云天(方传鑫) 高致自闲(周慧珺)
  阁影上摩空,纵目喜迎崭新世纪;
  涛声时排岸,披襟饱览大好湖山。(毛谷风撰 王伯敏书)
  风华竞茂(刘自犊)
  迹著台徨,身置九霄迎瑞气;
  胸惺禹甸,神驰千载仰千贤。(詹瀛生撰 陈巨锁书)
  玉宇辉华(尉天池)
  杰阁耸吴山,望东南潮来,素车白马,欲晤名臣夸盛世;
  高楼连玉宇,爱西湖月满,珠树星桥,妆留仙侣驻天堂。(徐元撰 赵淞滨书)
  纵横八极()
  登高阁以观沧海,借风浪逸情、乾坤纵志,长虹作线、新月为钩,继往开来,垂竿孰是钓鳌客;
  揽明月而瞰武林,有峰峦如画、光景无边,广厦连云、康衢匝地,驰怀骋目,倚栏宁忘伏虎人。(张学理撰 陈振濂书)
  繁欢接诗声,静观堂上文题、蔡欧并美;
  沧溟开画境,闲望山头景色、吴越双青。(叶玉超撰 王冬龄书)
  纵目揽无余,看宝石流霞、明珠溢彩、钱江涌碧、杭郡飞虹、越海起春潮,新阁笑迎新世纪;
  萦怀思有美,仰欧公写纪、苏子题诗、忠肃攻书、青藤作画、吴山多胜迹,古樟饱历古春秋。(戴盟撰 俞建华书)(以上题城隍阁)
  大观台(刘炳森)
  潮来一片白,山拥万重青。(朱馥生集句 刘艺书)
  律转鸿钧(郭伟)
  淑气迎人,湖上春山青历历;
  轻帆送客,越中秋水碧迢迢。(毛谷风撰 戴小晴书)
  江湖一览(周志高) 云山耸翠(段成桂) 神韵擎天(吴建贤)
  巫峡青峰(李卫题 张森重书) 酒仙楼(蒋伯根)
  湖开玉镜、江卷银涛、杰阁俯雄州,遍数东南,如此台隍能有几;
  槛列云峰、窗含海日、名山增胜概,远超往昔,这边风景已无双。(汤柏林撰徐道一书)
  风自远来闻语笑,水分流处见江湖。(朱馥生集句 何应辉书)
  浮岚叠阁(张海)
  湖光穿树直,江势抱城宽。(叶一苇集句)
  九野澄平(刘正成)
  观潮望海,远通世界;
  左江右湖,美甲东南。(翁闿运撰刘正成书)
  晴雨淡浓,与西子、钱塘,竞呈百媚;
  秀明峭雨,联桂林、阳朔,合足三奇。(欧阳诚)
  云辉颐和(仪泰)
  越曲吴腔,洒三秋桂雨;铜琶铁板,招八月江湖。()
  (以上题大观台)
  城隍阁位于吴山中部北麓,是以原都城隍庙为主体的建筑群,分城隍阁、周新祠(即城隍庙)、戏台、仪门、文昌阁、碑亭、龙神庙及大观台等八处。1998年动土,2000年2月竣工开放。
  城隍阁建筑恢弘,为高41.6米的七层仿古建筑,总面积近3.8万平方米,整体造型仿宋、元风格,飞层跳檐,跃势凌空,像仙山琼阁似耸立吴山之颠。登高瞭望,不仅可南眺钱江、东观市景、西览群山、北赏西湖,成为杭州的标志性景观建筑,更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洞庭岳阳楼、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五大名楼”。清雍正间李卫建“吴山大观”时,原有联:
  湖影长堤分内外,江流全浙划东西。(沈德潜)
  鸿雁归携春色去,凤凰飞入郡城来。(景星灼)

知识出处

西湖楹聯與景典

《西湖楹聯與景典》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本书由“西湖楹联”和“西湖景典”两部分组成,辑录湖上共计287处景点的掌故简介及古今楹联近2800余副、匾额(题字)约1200幅(处),其中包括了孤山线、北山线、西山线、南山线、湖滨线、凤凰山及之江路、吴山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