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县电力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831
颗粒名称: 一、文化教育
分类号: D412.63
页数: 2
页码: 193-194
摘要: 50年代,德清县各地方电厂职工文化教育,主要是参加当地县、镇工会举办的业余夜校学习,有扫盲班和补习班,文盲半文盲参加扫盲班学习,先识1500个常用字;原来未达到小学毕业的参加小学补习;未达到初中毕业的参加初中补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职工教育被迫停顿,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工教育重被提上议事日程。据嘉兴电力局统一部署,县电力公司35岁以下青年职工进行文化普测。德清县供电局35岁以下青年职工70名,1982年4月,对初中2年制毕业和初中肄业的44人进行文化补课,先学习数学、物理2门课。经考试,双课合格32名,单课合格12名。此后,德清县供电局职工普遍重视成人学历教育,学习专业从单一工业类,扩展到经济类、文科类。
关键词: 德清县 职工教育 文化教育

内容

50年代,德清县各地方电厂职工文化教育,主要是参加当地县、镇工会举办的业余夜校学习,有扫盲班和补习班,文盲半文盲参加扫盲班学习,先识1500个常用字;原来未达到小学毕业的参加小学补习;未达到初中毕业的参加初中补习。
  进入60年代初,各类职工教育开展有序,职工学习文化的自觉性普遍高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职工教育被迫停顿,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工教育重被提上议事日程。据嘉兴电力局统一部署,县电力公司35岁以下青年职工进行文化普测。根据不及格率近60%的实情,嘉兴电力局着手制订1982~1985年职工教育规划,安排3年时间进行职工文化补课,以35岁以下青年工人为主要对象,以普及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为目的,配合完成青工岗位技术训练,进行“双补”教育。德清县供电局35岁以下青年职工70名,1982年4月,对初中2年制毕业和初中肄业的44人进行文化补课,先学习数学、物理2门课。经考试,双课合格32名,单课合格12名。与此同时,大力开展职工成人高校、电大、中专学历教育,根据专业对口、学用结合、保证质量、控制数量、业余为主、统一办理的原则,分期分批选送部分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实践经验,具有培养前途的在职年青职工。经入学考试后,参加广播电视大学、上海电力专科学校函授,去杭州电力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此后,德清县供电局职工普遍重视成人学历教育,学习专业从单一工业类,扩展到经济类、文科类。学习方式主要以业余函授为主,兼有少量脱产学习,县供电局制订学习管理和学习奖惩制度,鼓励学员学习积极性。到1997年末,先后有42人大、中、专函授毕业,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成为业务骨干,部分担任中层干部,甚至局级领导。

知识出处

德清县电力工业志

《德清县电力工业志》

出版者:中国电力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1918~1997年德清县电力工业的发展情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记载德清县电力工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