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曰周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2305
颗粒名称: 吕氏曰周禮
分类号: K224.06
页数: 2
页码: 九至十
摘要: 王与之所写的《东岩周礼订义》中的一篇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古代史料

内容

吕氏曰周禮一部綱目盡在六典冡宰無所不統是宰相
  之職天下事須有總統㑹要處下面雖衆把握管鑰皆在
  者非官官而控制之也自百而歸之六自六而歸之一所
  操者至簡也所以調制之者非人人而稱量之也大者與
  之為大小者與之為小所居者至易也明乎簡易之理則
  相業無餘藴矣司徒自唐虞時命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在
  寛乃是以君臣父子夫婦朋友兄弟敷布之天下之常道
  惟此五者此古今之達教不可易也宗伯天地人之禮無
  所不掌正禮記所謂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天下之事
  有治以均之有教以擾之又以禮以和之其待天下之理
  亦已盡矣其間或有敗常干紀不循禮法者大則職之司
  馬小則職之司寇以此見王者之治不倚一偏欲有以開
  導之又有以警畏之如天地之有雨露必有霜雪有春夏
  必有秋冬天下之理未嘗不相對何嘗少一件得莊老乃
  謂徳衰然後有刑縁其不識天地隂陽之化所以如此說
  司空一官居終何故蓋有前五件了然後民可得其居得
  其養若無前五事民雖有棟宇無縁得居雖有穀粟無縁
  得食夫三公三孤天子所與共調精微之原而有所治者
  也欲萬事而分治之則有六卿之職焉六卿者萬事之綱
  也為天下者始於立綱紀故一曰邦治綱紀既立首教之
  以人道之大故二曰邦教人道立則必有節文之著故三
  曰邦禮教立禮行而猶有千紀亂常者則將帥兵事興故
  四曰邦政大罪陳之原野降此則有有司之法在故五曰邦刑民之遷善逺罪然後可永奠其居故六曰邦事終焉
  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為治之體上下
  相統内外交應本末具舉則絲牽繩聨無一節不相闗處
  天下雖廣㑹合都在六卿上冡宰相天子而統百官則司
  徒以下無非冡宰之所統乃均列一職而併數之為六卿
  何也網固在綱之中而首亦豈處身之外哉乾坤之與六
  子冡宰之與六卿並居六職一也

知识出处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出版地:温州

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书前有真德秀序和赵汝腾后序。赵汝腾称,真德秀殁后王与之又删繁取要,由博得约,此书“精粹无疵”。《周礼订义》采录旧说共五十一家,唐以前为杜子春、郑兴、郑重、郑玄、崔灵思、贾公彦六家,其余四十五家均为宋人,资料博详,凡文集语录无不搜采。以当时诸儒为主,前儒古义仅特为附存而已,实际是取宋人的学说。解经以义理为本,典制为末,言义理者多,考典制者少。其注《考工记》,认为《冬官》不亡,与宋俞庭椿《周礼复古编》观点一致,但俞庭椿易改经文,王与之仅持其观点而不移改经文。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极为不满,当谈及邱葵《周礼》序中讲,王与之作《周官补遗》、《周礼》之六官全,而此书无此补遗,不知因何时说,“然凭空臆改经之说,正以不存为最善,因无庸深考也”,颇为偏激。认为《周礼订义》不及李鼎祚《周易集解》能存古义,则颇中肯。然而,宋时四十五家之书,已佚十之八九,是赖以《周礼订义》而得以流传,可见其对宋文献功不可没。版本有:宋刻本,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间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與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