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舉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20002192
颗粒名称: 陳君舉曰
分类号: K224.06
页数: 2
页码: 七至八
摘要: 王与之所写的《东岩周礼订义》中的一篇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古代史料

内容

陳君舉曰周禮設官分職大抵朝廷之事治官掌之邦畿
  之事教官掌之邦國之事司馬掌之今自朝廷以上纎
  悉皆歸於大宰自國中以及近郊逺郊小都大都皆屬
  教官而職方土方撢人凡邦國之事皆屬司馬此其大
  略也其有截然一定不可易者若司寇之屬凡朝廷之
  獄大小司寇士師掌之六鄉之獄鄉士掌之六遂之獄
  遂士掌之甸稍縣都之獄縣士掌之邦國之獄方士掌
  之四方之獄訝士掌之謂其皆刑獄之事故雖自鄉遂
  之外甸稍縣都郡國四方一皆聯絡而盡屬諸司寇其
  他又有不然者如大史内史掌六典八法八則八柄之
  貳宜屬天官乃屬春官大小行人司儀掌客宜屬春官
  乃屬秋官宰夫掌臣民之復逆矣則大僕小臣御僕之
  掌復逆宜屬天官乃屬夏官宰夫掌治朝之位矣則司
  士正朝儀之位宜屬天官乃屬夏官地官掌邦畿之事
  凡造都邑建社稷設封疆既悉掌之矣而掌固司險掌
  疆候人又見於夏官天官掌財用之事自大府至掌皮
  既悉領之矣而泉府廩人倉人又見於地官自膳夫至
  腊人不過充君之庖者悉領於天官至外朝百官之廩
  禄府史胥徒之稍食畨上宿衛之廩給乃見於地官自
  内司服至屨人凡王宫服餙之用悉領於天官而司服
  司常典瑞巾車之屬乃見春官此其分職皆有不可曉
  者自漢以來凡禮事皆屬大常兵事皆屬將軍光禄勲
  中尉刑事皆屬廷尉其分量職守較然不紊然臨事之
  際反不免遺闕先王設官如此當時不見文移回復職
  事侵紊之患何也六官之設雖各有司存然錯綜互見
  事必相闗春秋時叔孫豹卒杜洩將以輅葬季孫不從
  杜洩曰夫子受命於朝而聘於王王賜之輅復命而致
  之君君不敢逆王命而復賜之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
  徒實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孟孫為司空書勲
  夫諸侯之國惟三卿耳一人受賜三卿皆與從周法也
  後世禮官専治禮刑官専治刑兵官専治兵財官専治
  財並不相闗雖有遺失他官不得撙節而廢曠多矣

知识出处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出版地:温州

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书前有真德秀序和赵汝腾后序。赵汝腾称,真德秀殁后王与之又删繁取要,由博得约,此书“精粹无疵”。《周礼订义》采录旧说共五十一家,唐以前为杜子春、郑兴、郑重、郑玄、崔灵思、贾公彦六家,其余四十五家均为宋人,资料博详,凡文集语录无不搜采。以当时诸儒为主,前儒古义仅特为附存而已,实际是取宋人的学说。解经以义理为本,典制为末,言义理者多,考典制者少。其注《考工记》,认为《冬官》不亡,与宋俞庭椿《周礼复古编》观点一致,但俞庭椿易改经文,王与之仅持其观点而不移改经文。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极为不满,当谈及邱葵《周礼》序中讲,王与之作《周官补遗》、《周礼》之六官全,而此书无此补遗,不知因何时说,“然凭空臆改经之说,正以不存为最善,因无庸深考也”,颇为偏激。认为《周礼订义》不及李鼎祚《周易集解》能存古义,则颇中肯。然而,宋时四十五家之书,已佚十之八九,是赖以《周礼订义》而得以流传,可见其对宋文献功不可没。版本有:宋刻本,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间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與之
责任者